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尤利乌斯·伏契克(190——1943)出身于旋工家庭,幼年喜爱演戏和文学,十五岁时曾参加过捷克工人反对奥匈帝国统治的游行。一九一八年,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捷克斯洛伐克解放了,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但是政权落在资产阶级手里。一九二一年,捷克共产党成立,伏契克刚满十八岁,就参加了共产党。这时,他在布拉格大学文学院学习,并开始为共产党报刊和进步报刊写文艺评论。一九二八年,捷克反动政府向捷克共产党发动全面进攻,伏契克担任党的政治评论刊物《创造》的总编辑和党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的编辑.  相似文献   

2.
啃书吧     
◆本期推荐:《绞刑架下的报告》(作者:捷克伏契克)◆推荐指数:★★★★内容简介《绞刑架下的报告》是伏契克最著名的在狱中写成的长篇特写。它揭露了法西斯匪徒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描述了狱中难友们的坚贞不屈与团结斗争。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作者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作品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关于作者伏契克,捷克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工人家庭,在俄国十月革命鼓舞下投身革命活动。18岁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曾任党刊《创造》和《红色权利报》的编辑。1942年…  相似文献   

3.
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是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员作家,伟大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伏契克出生于工人家庭,从小喜爱音乐、戏剧和文学。一九二一年参加捷克共产党,此后常常为捷共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文学杂志《创造》写政治论文、文艺短评、讽刺作品、小品文和特写。在德国法西斯侵占捷克的日子里,伏契克是捷共中央委员。一九四二年二月,捷克共产党第一地下中央遭到破坏,伏契克和同志们立即组织了第二地下中央,(?)  相似文献   

4.
《二六七号牢房》节选自长篇报告文学《绞刑架下的报告》。作者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的反法西斯战士、优秀共产党员和著名作家。他出生于布拉格一个工人家庭,后来全家迁居比尔森工业城市,使他从小就接触、了解、熟悉工人的生活、苦难、斗争。他自幼喜爱音乐和文学。在苏联十月革命影响下,1921年捷克共产党建立,18岁的伏契克立即加入。  相似文献   

5.
尤利乌斯·伏契克(1903—1943)捷克斯洛伐克作家、文艺评论家、民族英雄。1942年4月24曰,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入狱,遭到敌人的严  相似文献   

6.
回想起来,那已是三十七年以前的事啦。一九四九年年初,当北国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季节,我路经苏联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威),住在国际旅行社的切留斯金旅馆。就在这家旅馆近旁的一个小书店里,我买到了一本俄文的《临刑前的话》,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尤利乌斯·伏契克写的不朽著作《绞刑架下的报告》俄译本最初所用的书名。伏契克的这本最后遗著的篇幅并不很长,但它的每一页上都洋溢着和透散着革命英  相似文献   

7.
“人们,我爱你们。你们要警惕啊!”尤利乌斯·伏契克这句著名箴言与他的不朽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一起,永远留在为和平、正义,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人们心中。也正是由于这部闻名世界的著作使得伏契克的名字为千百万人们所熟知。伏契克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民族英雄、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卓越的作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用毕生的精力为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伏契克在他短暂的战斗生涯中用犀利的文笔写了许多特写、散文、政论、文学评论等,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被译成六十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本文仅就他的政论文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捷克斯洛伐克党和国家机关全面地研究了本国青年教育和教学的现状。在结论性文件中强调了加强教育过程思想工作的必要性、实现教育和教学的统一、教学与捷克和斯洛伐克民族生活之间的联系。已经确认,日益增强的科技进步对所需培养的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捷克斯洛伐克的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所和高等学校于1976年制定了《捷克斯洛伐克进一步发展教育体系草案》,该草案经党和国家机关通过实施。 未来所有儿童、少年和青年的教育和教学打算在十二个学年中实施。但是,这个想法还将逐步地贯彻。当前实  相似文献   

9.
1943年9月8日,伏契克被希特勒匪徒残酷地杀害于柏林的庞克拉茨监狱。在即将被送上绞刑架时,他仍豪迈地宣称:“我们为了欢乐而生,为了欢乐而死!”其临终遗言“人们,我爱你们!你们可要警惕啊!”已成为革命者的箴言。他的《绞刑架下的报告》自1945年出版以来,先后被译成了86种文字,成为捷克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悲壮颂歌。《绞刑架下的报告》是捷克共产党员作家伏契克在德国法西斯的监狱中秘密写成的札记,它是一部记载捷克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事迹的悲壮史诗,是作者用滴滴鲜血凝铸的丰碑。  相似文献   

10.
一、自学目的1、学习伏契克英勇斗争、坚强不屈的崇高品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认识德国法西斯匪徒残酷迫害捷克斯洛伐克爱国者的罪行及其凶残本质。2、掌握似淡实浓的抒情特点.3、学会运用反语修辞手法。二、自学提示1、本文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二六七号牢房》中的一个细节江苏/王昭甫伏契克的报告文学《二六七号牢房》中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即当“我”(可以说伏契克自己)被德国法西斯匪徒打得遍体鳞伤,不能移动,不能进食的时候,作为同监难友的捷克教师联合会主席老爸爸贝舍克,却利用监狱早晨半小时放...  相似文献   

12.
狱中诞生的世界名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因宣传革命思想,被沙俄当局逮捕,流放到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他写出了杰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法国作家伏尔泰因诗作讽刺了王室,被关进巴士底监狱。在狱中他写出了自己第一部悲剧《俄狄浦斯王》。●捷克斯洛伐克革命作家伏契克由于叛徒出卖,被德国法西斯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忍着酷刑留下的伤痛,写下了名著《绞刑架下的报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国后,在威尼斯与热那亚战争中被俘。他在热那亚的监狱中口述在东方的见闻,由别人代笔,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九个文件选译自苏联外交部和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联合编纂的文件集——《慕尼黑勾结历史文献》(1937—1939,1979)。该书收集了有关慕尼黑事件的文件共269篇,其中相当部分是首次公布的苏捷两国档案,对于研究慕尼黑事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选译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档案,揭露了在慕尼黑事件中,对捷克斯洛伐克这样一个小国,德国恣意宰割和英、法无耻叛卖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人物通讯是真实地反映三大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及其先进事迹的一种新闻文体,它是专门写英雄人物的。什么人是英雄?捷克斯洛伐克的反法西斯民族英雄尤利乌斯伏契克曾说过:“英雄,这是在决定性的关头,做人类事业所需要做的事的人。”无产阶级的英雄应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类解放而  相似文献   

15.
《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德国是于1939年3月15日出兵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战争阴云再度在欧洲上空翻滚。 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进一步加快侵略步伐。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把但泽“归还”德国的最后通牒。4月3日,希特勒下达代号为“白色方案”的密令,要求德军作好在9月1日以后入  相似文献   

16.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第十次代表大会向全体中学教师提出了在普通中学逐步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任务。就普通中学而言,实施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基础的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学校应当保证:①培养学生系统地了解科学基础知识,②用一定的高度熟练技能来武装学生,③使学生了解现代工农业生产的理论基础;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和体育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捷克斯洛伐克的教师热情地担负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他们学习和利用了苏联中学  相似文献   

17.
由内蒙古师范大学主持的《蒙古秘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30日至9月5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苏联、蒙古、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美国、加  相似文献   

18.
海洛夫斯基(Jaroslar Heyrovsky):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1890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1967年去世。他因发明和发展极谱法而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是“极谱学”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9.
<正>海洛夫斯基(Jaroslar Heyrovsky):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1890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1967年去世。他因发明和发展极谱法而获1959年诺贝尔化学奖,是“极谱学”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20.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主政权究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史学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和评论,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人民民主政权是通过革命战争建立的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捷克斯洛伐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通过什么道路建立的?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中,通过革命战争建立的。众所周知,1938年3月,西方帝国主义者与法西斯德国相勾结,签订了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慕尼黑协定,法西斯德国于一九三九年三月轻易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