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我国民间将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合称为“四君子”,其中都少不了梅花。在我国诗、书、画界以梅为题材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难怪梅花有“花魁”之美誉。梅花,也是我国电话卡的重要题材。原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发行的中国名花IC卡中就有一枚以梅  相似文献   

2.
刘彬 《收藏》2006,(2):97-97
一次,在一个地摊上花5元钱购得一枚古币,当时并不知它确切的名称和铸造年代,只是觉得它极其精美。回到家中一查书才知道,它是“永安五男”,是一枚精美的花钱,钱背上刻的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被古人称为“四神”的灵物,为南北朝时的北魏孝庄帝永安年间所铸。  相似文献   

3.
梅花开在严冬,以韵胜、格高,临风傲骨、不畏艰险, 冰肌玉骨、傲然挺立而成为我国的传统名花。我非常喜 欢梅花特有的傲骨、清新、深邃,也收集了不少画家画的 梅花手绘封。其中"一代梅师"陆九畴的两枚手绘梅花封 为我所最爱。 在杭州市郊区住着"一代梅师"陆九畴,他淡泊名  相似文献   

4.
尹钊  吴鹏鹞  金光 《收藏》2020,(3):68-69
花钱中的文图千姿百态,称它为古代"铜版画"并不过分。花钱中丰富的内容,是各代民俗民风的缩影,代表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花钱中的吉祥图案,是花钱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象征。如牡丹表示富贵,莲花表示纯洁,月季表示长春等。二是谐音。如蝙蝠的"蝠",与"福"字读音同。喜上眉梢用喜鹊来表示"喜",梅花的"梅"则与"眉"同音。绶带的"绶"与"寿"同等。三是寓意。如葫芦蔓细长,寓延续不断;石榴籽多寓多子,松柏寓长青,龟高寿寓长寿,鸳鸯寓夫妻。四是标识。如符号"卍"代表"万",盘长结代表绵延不断,以及篆书的"寿"字、"喜"字等。吉祥图案的描述还以各种物像的组合来表达图案的寓意。如以龙凤组合的图案为"龙凤呈祥",以蝙蝠、绶带鸟、如意组成的图案称为"福寿如意"。吉祥图案的设计,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吉祥花钱的表现形式更是如此。笔者现选择一些吉祥图案的花钱以供鉴赏。  相似文献   

5.
樊中其 《收藏界》2013,(7):83-84
近年来,笔者在兰州钱币市场新发现一枚"洪武通宝",背面铸有马牛羊大花钱,此钱铸造精美,马牛羊形象生动,具有民族文化艺术风格和传统特色,又非常珍贵,受到笔者青睐。一、"洪武通宝"为太祖朱元璋年号钱"洪武"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31(1368-1398年)年。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全国统一,执行"养民生息、勤俭治国"施政方针,出现人口增  相似文献   

6.
古币二品     
段宝红 《收藏界》2013,(5):72-72
一枚"驱邪降福"花钱古钱币除流通币外,还有一种花钱,它不作流通,专以赏玩、佩带、馈赠等用。花钱大多取意吉祥,内容丰富,为藏家所珍爱,其对研究古代民俗、宗教等有很高的价值。笔者藏有一枚花钱,为传世品,包浆自然熟旧,黄铜质。钱径45毫米,穿径10毫米,厚2毫米,重20克,品相上乘。正面钱  相似文献   

7.
笔者到市郊农村收集古钱币,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枚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见图)。该刻花钱制作规范、工整,刻花细腻、美观,包浆老旧、自然,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刻花钱。刻花钱是厌胜钱,是俗称花钱或吉祥钱中的一种。通常是在铸钱局所铸造的普通钱币上,刻上花卉等图案,以增加观赏性。也有的刻花钱是民间铸币,民间刻花,和民间铸造的各种厌胜钱一样。该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就是许多刻花钱中很难见到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正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齐白石画梅花的数量最多(图1)。齐白石30岁左右曾刻有一方闲章"吾友梅花",表明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中国人喜梅、爱梅,赋梅以人格化的象征,将它尊为"四君子"之首。历代诗人都有咏梅的佳诗,画家们也留下了许多画梅的名作。齐白石最爱画梅,他画的梅花浓艳热烈、苍劲纵逸、格调高古,受到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宋康年 《收藏》2015,(3):98
异形花钱是相对非圆形花钱的总称,计有挂花钱及八卦形、梅花形、多菱形、锁形等花钱。追溯它的历史,亦甚悠久。据考,异形花钱始于汉代,历代均有铸造,尤其是明清以来更为流行。其质地有青铜、黄铜、紫铜及银等。特别是挂花钱的形制更是独具特色,其钱上外廓有挂柄及穿孔,且挂柄形制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有凤鸟形、喜鹊形、龙形、祥云形、花卉形等。笔者披露的这枚异形缕空花钱,是以人物为挂柄,故更加显  相似文献   

10.
魏咏柏 《收藏》2015,(3):99
笔者藏有一枚"洪武通宝"背牧童骑牛花钱,直径34毫米。正面为浑厚有力的"洪武通宝"四字。背面是牧童骑牛图,一光头牧童,手持横笛,骑在牛背,牛儿翘蹄回首,形象生动。"洪武通宝"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所铸制钱,形制同大中钱。"洪武通宝"背牧童骑牛图花钱,俗称"放牛洪武",多为清末所铸。形制有大有小,铜质有青铜、黄铜、淡红铜之分;牛有拖尾、摇尾之别;牧童有戴斗笠与光头两种。此既是民俗钱,又是吉祥钱。泉界关于"放牛洪武"花钱的争议颇多,有说是大明官方所铸,有说是民间私铸  相似文献   

11.
季英伦 《收藏》2014,(1):178-179
梅花,又名五福花,象征快乐、幸福、和平、长寿,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被赋予深厚的道德内涵。梅与兰、竹、菊尊称"四君子",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有花魁、花中气节最高坚之称。梅花还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人格的写照,有国魂之美誉。梅花凌风傲雪、先春而发的高尚品性,是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伟大精神的象征,也是历代画家经常采用和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题材。在我国,梅花入画自唐代有千年历史,到宋代有《梅谱》《梅花喜神谱》等描绘、研究梅花的专著岀现,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都岀现了诸多杰岀  相似文献   

12.
程思明 《收藏》2014,(7):120-120
清代川炉所铸花钱素以铸工精湛和工艺独到而闻名,其中以祈求多子多福为题材的吉语花钱更因其寓意吉祥、书法精美而备受藏家的青睐。笔者收藏的这枚"五男二女"合背吉语花钱(见图),直径25.5毫米,厚1.5毫米,正背两面均书有"五男二女"楷书字样,书法隽秀俊朗,颇具功底;铸工精湛,铜质细腻,形制规范,包浆熟旧,且穿口干净利落,与同时期川炉花钱铸造工艺特征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3.
朱彤 《集邮博览》2008,(3):18-19
徜徉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邮票特展厅中,你会被难得一见的精美邮票设计原图所吸引,其中放置在展柜中的三幅"菊花"邮票的原图是新近首次与广大观众见面。菊花被称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是我国传统名花。人们不仅欣赏它那千姿百态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清隽高雅的香气,更赞誉它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傲霜怒放的高洁秉性,它不畏寒霜欺凌的气节,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为此,国家邮政部门在1958  相似文献   

14.
老董答问     
《收藏界》2006,(9)
尊敬的董大勇先生:您好!前不久我集得一枚青铜大花钱。径72.9毫米,穿12毫米,厚3.8毫米,重89克。该钱铜质精良,包浆自然,似为传世品。钱面高浮雕四人像,是神?是将?寓意是什么不甚了解。由于没有钱文作参考更不好断代,故请教先生。说也巧,事隔不久,我又遇一面雕有与之完全相同的四人像白铜铜镜。铜镜内径61毫米,花钱内径也61毫米,同时,钮座与钱穿外径相等。现将铜镜彩照一同寄去,或许对分析花钱人物及断代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中,齐白石画菊花的数量不少,在数量上仅次于梅花,这跟菊花是可以祝寿的题材有关。中国自古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历代诗人都有咏菊的佳诗,画家们也留下了许多画菊的名作。齐白石爱画菊。他画的菊花色彩艳丽,寓意吉祥,格调清新,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恽寿平、吴昌硕之后,齐白石成为画菊的一大家。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7,(9)
正泉友家藏一枚清代龙凤纹大花钱(见图),直径58毫米,圆形圆孔,质地黄铜,铸制精美。正面为一条旋身而起腾云升飞的龙,张口戏珠;背面为一只色彩斑斓的凤,翩翩起舞。周围饰以云朵花卉,显示出一派祥和之气。其图像简约概括,富有艺术韵味。在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龙凤是广大民众最喜爱的一种纹样。由于它寓意吉祥,因此在古代各种器物上出现,屡见不鲜,钱币也不例外。据  相似文献   

17.
厌胜钱,亦名压胜、押胜钱,俗称花钱。追溯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自汉以来,就有铸造。它是我国古代钱币长河中一条重要支流。这枚顺风大吉纹厌胜钱,就是具有典型性的吉语钱。该钱,质地黄铜,圆形、圆穿、阔缘,直径4.7厘米,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6,(11)
正"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元代著名画家王冕的一首咏梅诗,道出了北宋王安石笔下《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那种超凡脱俗的魅力。梅花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又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开于岁末早春严寒之时,花色绚烂,以其所具有的忠贞、高洁品性而为历代文人雅士所钟爱,如北宋爱梅成痴的林逋,在草庐前遍植梅树,终年与梅、鹤相伴,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在我国绘画史上,历代画梅名家层出不穷,如被称为"墨梅始祖"的北宋衡州画僧释仲仁,还有南宋的扬无咎,元代的王冕,清代"扬州八怪"中的罗聘、金农、李方膺、汪士慎等。明代亦不乏画梅高手,且看——  相似文献   

19.
何谓课钱     
正课钱,就古钱币来说,也称卜钱,这在唐代诗歌中时有提及。杜甫诗云:"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关于课钱的文字资料极少,很多钱币书把它划归道教的咒语钱一类。泉友新入藏一枚"阴阳课圣"花钱(图1)。这种花钱应是明代的产物,同时代的还有"神灵课圣"(图2)、"阴阳神灵"(图3)、"照胆神课"(图4)等,这些都通称"课钱"。  相似文献   

20.
自然界的松、竹、梅,历来被文坛誉之为"岁寒三友"。尤其是梅,不畏冰雪的摧残,在百花凋零之时,唯其一花独秀。表达出一种刚毅不屈的坚强品质,故社会上常用梅来寓意人的品行、气节和情操,自古到今的文人墨客亦常以梅著文写诗,作书绘画。这里供奉给人家鉴赏的六幅画作,全是以梅花为主题之妙品,其作者是金俊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