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根远 《收藏》2010,(11):95-97
陕西向称碑刻之渊薮。今存之古代书迹如以载体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甲金时代(商至西周)、碑石时代(秦至唐)和纸素时代(宋代及其以后)。而在整个碑石时代,从秦汉到西晋、前赵、前秦、夏、西魏、北间、隋、唐,由于皆曾建都在陕西关中的长安一带.  相似文献   

2.
陈根远 《收藏》2014,(21):107-110
清代考据学家丁溶有言:“字皆石经之字,句皆石经之句,读经而不读石经,饮水而忘其源。”(丁溶:《唐石经校文序》)这其中的“石经”指的是唐石经,即《开成石经》。《开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4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共刻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每碑上下分为8段,每段中每行刻10字,共刻经文650252字。碑石高约216厘米,面宽93厘米。下设方座,中插经碑。原碑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  相似文献   

3.
柴泽俊 《收藏》2007,(10):78-89
中国古代壁画起源甚早,流传很广,佳篇连绵。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国内各地佛寺林立,道观遍布,寺观壁画由此应运而兴。 山西省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之称。以山西现存的古建筑而论,数量之多和历史之久,是全国仅见的。这些古代建筑大多是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其中便遗存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许多珍贵壁画。  相似文献   

4.
正通常认为,象形字是中国画的起源。远古时代,文字与图画无歧异之分,都被认为是书画之先河,因此也就有了书画同源之说。从新时器时代的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等彩陶器具,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上出现的纹饰图案,都为佐证中国画的起源提供了有力依据。直至发展到古代帛画时,绘画技法已达到很高的水准,如现存最早的战国时期《龙凤引魂升仙帛画》和《人物驭龙帛画》(图1)。在现存的多幅帛画中,多以文学、宗教为题材,笔法上以线条勾勒主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中国画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5.
吴镇烽 《收藏》2010,(6):44-53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陕西在商代是商王朝版图的西域,境内分布着几个重要方国;周代是王都所在地,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又是秦人的发祥地和秦文化的孕育之区。因此,陕西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数量之大,精品之多,铭文内容之丰富,居全国首位,是中国青铜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为人们所瞩目。  相似文献   

6.
李心文 《收藏》2001,(5):60-61
1998年5月以来,笔者先后多次发现明清时期陕西合阳民间铸铁藏品。经调查,合阳县古代民间铸造业,从明成化年问开始,连续十几代,前后400年,其人数之众,时间之长,工艺之精,流传之广,在中国古代民间铸造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陈根远 《收藏》2016,(5):102-105
中国书法“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无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沈尹默语),堪称中国文化艺术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五)五脏 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各为心、肝、脾、肺、肾也。心属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属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属土,而有敦厚之势。肺属金,而有从革之能。肾属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意,而犹准之于气,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讲拳术者,要不能离乎斯也。其在于内,胸廓为肺经之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4,(19):162
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著名的中国古董收藏家安思远(Robert Hatfield.Ellsworth)于8月3日辞世,享年85岁。安思远的离世也反映着欧美上一代中国卉代艺术品收藏大家的渐次凋零,留下了一个时代远去的背影。安思远素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在美国乃至世界,谈及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安思  相似文献   

10.
董帅 《中国收藏》2020,(5):94-99
《泉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钱币学著作,作者为宋代人洪遵(1120年至1174年)。说到中国古代关于钱的专著,《泉志》并不是最早的。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南朝萧梁时期顾垣就已经编写了一部《钱谱》,也称《顾垣钱谱》。《泉志》序言云:“岁益久,类多湮没无传。梁顾垣始为之书。凡历代造立之原,若大小、重轻之度,皆有伦序,使后乎此者可以概见。”  相似文献   

11.
孙洪刚 《武当》2003,(7):38-39
《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在我国从古至今传习久远,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兵家广泛应用,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反映出那个时代敌对斗争中的用兵要诀。它将古代军事理论精华化为克敌制胜的计谋,把我国古代的军事谋略思想提纲挈领概括为三十六计,每计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实用价值。其广泛应用于社会、军事、人生  相似文献   

12.
6月28日《中国古代文学家》(第二组)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文学家。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方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决心去职归隐,安居家乡柴桑栗里(今九江县马回岭,332101,现存陶渊明祠和陶渊明墓等古迹)。长于诗文辞赋。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  相似文献   

13.
秦航 《收藏》2018,(11)
正我国古代石刻艺术历史悠久,特别是汉唐时期,其作品气势雄浑又生动精细,在古代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其中尤以汉唐之辉煌,最被世人瞩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宜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宜兴市博物馆、宜兴市美术馆合作承办,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协办并提供所有展品的"汉唐石韵——长安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于2018年9月  相似文献   

14.
汪运渠 《收藏》2011,(4):62-67
长安访古首碑林,翰墨家风四世存。 时尚空传新魏体,先生金石重周秦。 这首诗是前陕西书协主席刘自椟评价前辈段绍嘉的七言绝句。段绍嘉(1899~1981年),名泮森,字绍嘉,以字行,出生于累世经营碑石、碑帖的商贾之家。  相似文献   

15.
颜昌武 《精武》2006,(8):56-57
(接上期)示现流分类:综合武术剑术创立时期:室町时代后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流祖:东乡重位技术:剑术(太刀、小太刀)现代继承人:东乡重政(鹿儿岛县鹿儿岛市)野太刀自显流(俗称药丸派示现流)分类:剑术(是以野太刀技法为主的流派,野太刀即超长的巨型大太刀,类似于中国古代战阵中使用的斩马刀、  相似文献   

16.
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上起十六国,下至元代,连绵约千余年。现存五百多个洞窟,保存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塑像二千余身,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敦煌艺术中,数量惊人的壁画,无疑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它是一部我国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形象的史册。其中有许多我国古代体育的珍贵画面。它包括古代武术、射箭、举重、技巧、摔跤(相扑)、马术、博弈、游戏、舞蹈等各种形式的民族体育活动。这部分珍贵的体育资料,不仅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它是我们研究中国民族体育重要的史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力光 《收藏》2010,(6):130-136
西安碑林迄今已有920多年的悠久历史,向以收藏碑刻享誉海内外。院内碑石林立,名碑荟萃,所藏各类碑刻达4000余方,被誉为“书法艺术的圣殿”。与这4000余方碑刻藏品相映生辉的是同时收藏的众多古代石刻艺术品,它们大致可分为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和其他石刻三大类,均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其中的佛教石刻造像,总数达400余种,不仅时代跨度大、品类丰富、工艺精湛,而且其造型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关于柷和敔     
韩国在1974年曾发行《民族乐器》邮票一套5组共10枚。第二组两枚图案分别为柷(zhù)和敔(yǔ)。 柷(图1)和敔(图2)是中国古代乐器。宋徽宗时代传入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19.
杜文 《收藏》2014,(21):52-61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民窑体系,除了以往的磁州窑系概念外,学界也使用“磁州窑类型”这一称呼,统称具有磁州窑产品特征的其他窑场。在陕西的馆藏文物和出土文物中,有不少带有磁州窑风格的产品,这些产品的时代从宋至明清。在金元明时期,除了异省输入以外,也有本地烧制的产品,主要包括白地黑花瓷器、单色釉剔刻瓷器、低温三彩等。本文主要对陕西考古出土及馆藏的磁州窑系瓷器进行分类整理,并对部分磁州窑系陶瓷藏品源自山西窑口的推论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季节与五味     
许磊 《健身科学》2008,(4):38-39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观之五味调和(一)《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被誉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其主要部分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其研究价值不可估量,同时,虽然它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但是也不乏饮食养生之道,其中所占篇幅最大的莫过于五味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