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0,(6):182-185
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岫岩地处辽东半岛北部,自古就以盛产美玉而闻名于世,是名扬世界的“中国毛都”。岫岩玉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华夏瑰宝。据考古发现证明,距今1.2万多年前,远古先民利用岫岩玉打制成工具使用。在距今5000~6000年之前的红山文化时期,岫岩玉被先民大量采集使用,并琢制了“中华第一玉龙”等精美神奇的史前玉器。历代以来岫岩玉流传有绪,世代传承,在玉文化史上成为中国三大古玉源头之一,也跻身四大传统名玉之列。  相似文献   

2.
正宋代湖田窑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饶玉,因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闪青似玉而得名。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陶埏》中评价湖田窑青白瓷曰:"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青白瓷胎色米白,质地细腻,有"玉骨"之态,釉质洁莹如玉,则有"素肌"之质。自五代创烧以来,景德镇便利的水路交通,陶瓷手工业的集聚、优质的瓷土资源和熟练  相似文献   

3.
泰山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杂质矿物有磁铁矿、碳酸盐、滑石、绿泥石、斜方辉石、云母、黄铁矿、褐铁矿、硫镍矿等。泰山玉矿床是由富镁超基性岩受高温气体要液体作用变质而成,属变质超基性岩浆矿床。泰山玉分为泰山碧玉、泰山墨玉及泰山花斑玉三种类型。泰山玉矿属变质超基性岩浆矿床,多呈不规则扁豆体,产于蛇纹石花、蛭石化强烈处,呈似板状断续赋存于蛇纹石岩与脉体的接触带。  相似文献   

4.
刘英杰 《收藏》2012,(13):88-89
在古玩市场见到几件据说是红山文化玉猪龙的藏品,经与真品对比分析后发现不过是仿品、赝品。虽然玉猪龙在红山文化中出土较多,但大多延续着同样的风格和形制,通过对比,仿品、赝品不难鉴识。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猪龙真品(图1)属红山文化后期玉器制品,为岫岩软玉雕琢而成,猪首龙身,通体呈鸡骨白色,局部有黄色的土沁。龙体卷曲如  相似文献   

5.
软玉的主要产地有中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和朝鲜等。我国的软玉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四川、辽宁、青海、江苏和台湾等多个地区均有产出。以产区来划分,我国的软玉品种有和田玉、青海玉、岫岩软玉、玛纳斯碧玉、龙溪玉、梅岭玉及丰田玉等,而其中以和田玉最为著名。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常见的外国软玉品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举国上下藏玉、玩玉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电视台"周末鉴宝"、"天下收藏"、"国宝档案"、"盘玉"、"赌石"、"新疆和田玉之谜"的系列报道,电视剧《玉碎》的热播,《收藏界》、《中国收藏》、《收藏》及各种玉  相似文献   

7.
徐灿 《收藏》2009,(4):140-144
郭兰香在乌鲁木齐最大的玉石贸易集散地——碾子沟白玉城考察了一个星期,得出一个结论:新疆玉石市场出售的玉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是把青海玉、俄罗斯玉、东北岫玉、河南独山玉、和田玉混为一谈;二是真正的和田玉其雕工很差,价值根本无法体现。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孩童的天真烂漫、稚气活泼常成为人们艺术创作的题材,宋人苏汉臣就最善于画"婴戏图"。另外,由于玉材的温润莹嫩能把童婴凝脂般的肌肤、稚拙活泼的神态表露无遗,"童婴"也常成为玉器雕塑的题材。造型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的玉雕童子是宋代世俗化玉  相似文献   

9.
苍璧礼天     
玉,因其与众不同的色彩和光泽及其温润通透的特性,自古以来就广受人们的尊重与珍爱。《礼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诗经》:"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几千年来,玉已不仅仅作为一种物质而存在,更上升到人们的精神领域了。以玉比德,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玉文化。可见炎黄子孙的崇玉、爱玉之情,确已根深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7,(6)
正玉为天地之精华,在古人的心目中有着很神秘的色彩,被认为是祥瑞之物,能驱凶辟邪。殓葬用玉,被赋予保佑死者亡灵,令尸骨不朽的功能。《周礼·春官宗伯·典瑞》:"大丧共饭玉,哈玉。"《说文解字》:"哈,送死者口中玉也。"这种葬俗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只是哈殓之物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而已。  相似文献   

11.
吕耀文 《收藏》2006,(10):121-121
灵璧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因产于安徽灵璧县而得名。灵璧石有着悠久的观赏历史,它“石理嶙峻,青润而坚,叩之铿然有声”(宋人杜绾《云林石谱》),又“色如漆,间有白文如玉,叩之声如玉”(明代文震亨《长物志》),其名贵之处在于诸美皆备,  相似文献   

12.
一张长305厘米、宽165厘米、高280厘米,约由二十余个大块和数百个小块碧绿岫岩玉制成的床,于1月15日惊现辽宁盘锦。此床受到辽宁省文物局领导和盘锦市各级领导及文物收藏爱好者的高度关注。玉龙床以本地岫岩玉制成,净重一吨半左右,传由张作霖当时为袁世凯称帝登基时制作。采用宫廷龙纹款式,耗玉料数吨。据说由张作霖密友张景惠委托刘某人承办。  相似文献   

13.
林猷熙 《集邮博览》2009,(12):22-23
每年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2006年5月18日澳门特区邮政发行《博物馆和收藏品(二)——通讯博物馆》邮票,全套8枚和1枚小型张,邮票画面都是澳门通讯博物馆的收藏品,如"1845年《澳门海邮》邮戳"(图1)、"邮秤"、"1910年《王冠》邮筒"等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玉石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辽宁、河南、青海等地都有玉石产出。品种有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青海玉等等,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常见的软玉品种。收藏玉器首要条件,一、历史价值,二、玉石的质地。优质玉石材料对于一件玉器来讲至关重要。由于各个时代用玉的产地、种类、质地都不相同,确定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对玉器的鉴定断代、评定价值等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1-12《云锦》邮票(图1),在当年最佳邮票评选中被评为"最佳设计邮票",也是许多邮人非常喜欢的一套邮票。云锦是我国传统的丝织手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云锦以缎纹为地组织,提花织成,产于南京。据山谦之(?~约454年)《丹阳记》记载,手工织造的南京云锦最迟始于东晋义熙年间(405年—418年),距今约有1600年的历史。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一书中赞叹云锦为"天孙机杼,传巧人间"(卷  相似文献   

16.
十戏九有马     
马是我国古代的主要交通工具,在邮驿、作战、运送粮草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立下"汗马功劳"。同时,马也是广大集邮者的"老朋友",在中外邮票上经常会面。如2007-9《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上的"驿使图"(图1)、2001-22《昭陵六  相似文献   

17.
藏艺阁公告     
《收藏》2006,(10):168-168
《中原奇石》;《瓷器收藏与鉴定》;《北京文物精粹大系——工艺品卷》;《玉器收藏与鉴定》;《如玉——爱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赵延梅 《收藏》2020,(1):46-55
古语说"孝为百行之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百行孝为先"(唐玄宗注《石台孝经》)、"百善孝为先"(清王永彬《围炉夜话》)。孝文化不仅存留于人们的精神层面,而且潜移默化于人们的日常思想和行为之中。从古至今,以"孝道"为核心的孝文化,尤其是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几乎家喻户晓,在历代陶瓷器上的刻绘更加精彩,现例举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8,(5)
正由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国画院、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中国画学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君子如玉——程征艺术展",3月18~30日在陕西美术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分为文献、绘画作品、木版年画捐赠三大板块,展出程征各个时期70余幅绘画作品,以及程征捐赠给陕西美术博物馆160幅墨线稿凤翔木版年画中的30幅精品。展览策展人张渝以程征的画作《玉》为启发,为展览定名:君子如玉。一来以玉寓程征之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0,(8):174-177
优秀的玉雕艺术品既能给人以感官之美的享受,也能给人以心灵之美的教化。美的享受会使人爱不释手却一览无余;美的教化妙不可言却铭刻于心。因而玉雕艺术品的设计创作同各类艺术一样,都十分重视立意,非常讲究意境,更强调要注入文化内涵。岫岩现代玉雕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厚土之中,闪耀着浓郁的中国古玉吉祥文化色彩,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华岫岩,吉祥如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