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全面平庸"里解放出来儿童写作文,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状态":才写了"事",又得写"人";才写了"人",又得写"景";才写了"景",又得"状物";才"状"了"物",又得写"建议"……  相似文献   

2.
古诗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古诗群文教学更是难上加难。要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学好古诗,就要在选文时既见"文",又见"生";课堂教学时既得"意",又得"法";在课堂延伸时,既要拓"知",又要延"学"。这样,就能使学生既入意境,又得内涵,还习得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内容包括:读"自编教材",写"读书笔记";读"当代名家",写"作品简介";读"泰州名人",写"名人传记";读"千里历程",写"山水游记";读"励才校园",写"母校留言";读"主题美文",写"升格作文";读"经典影片",写"微型作文";读"古典诗词",写"现代小诗";读"专题名言",写"凡人名言"。这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语文这门学科厚实丰盈起来了,激发了学生巨大的潜能,"共生"出了强大的精神磁场和语文学习力,达成了"读写共生"。  相似文献   

4.
中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由于学生刚刚迈人写作的门槛,而习作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于是很多学生便对习作产生了畏惧心理。如何帮助这一阶段的学生渡过习作起步的难关呢?  相似文献   

5.
向可镝 《教学随笔》2022,(2):123-125
小学语文绘本习作教学是指语文教师在习作课上利用绘本作为习作素材进行写作教学.小学语文习作课以"绘本"为支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和写作的"趣",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丰富写作素材的积累、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K教师在执教《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习作课时,借助绘本《怕浪费婆婆》,将绘本阅读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小学生尽快识字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只有识字量大了,学生才可能大量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提高表达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方面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低年级学生要会认1600~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800~1000)个.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这几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内容言之无物,或形式呆板拘谨;语言既不规范,文章又缺少灵气。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怕写、厌写、不会写、没东西可写的情况。习作,在学生眼里成了一件"苦差事",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了谈"文"色变的恐惧心理。习作教学投入颇多,但  相似文献   

8.
<正>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学生普遍感受到写作的困难,很多语文教师也感觉无从下手,以至于学生对作文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如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因此,我认为:作文的启蒙训练有如写字教学,要先描红、临摹,练多了才能独立创作,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习作训练,简而  相似文献   

9.
读苏教版六下习作2的习作要求,看到图上孩子们玩得那个开心劲儿,我仿佛又像一个小学生坐回到课堂上。"老师不在场的时候",那真叫一个热闹!——现在当老师了,怎么指导学生写好这篇作文呢?不由想起于永正老师"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的说写训练课:于老师故意迟到几分钟,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忽悠"得团团转。于老师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现在要想让六年级的孩子那  相似文献   

10.
<正>心理学家说:"人的生活首先也主要是由人的心理与行为支撑的。"心理学效应在习作教学中运用得恰当,就能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提高习作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它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低年级的起步写话,更应如此。比如,在辅导学生写《快乐的活动》一段话时,写之前进行了辅导,师生共同口头说了一段  相似文献   

11.
习作,是进行语文综合训练的主要途径,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而在小学阶段,习作就像是一个"门槛"、一道"鸿沟",很多学生在门槛外徘徊,在鸿沟前止步,不知道如何进行超越。提到教习作,很多教师也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进入三年级后,面对这个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让学  相似文献   

12.
<正>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目前,许多学生都是"眼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这一直都是小学生习作的一个难点。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素材就是习作的直通车,它能引导学生发现生活,贴近生活,走出书本的约束。学生常常在习作中不知道写什么,这就需要他们去亲身经历,深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他们自己的见解和真情实感。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13.
<正>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个性化学习,那么,学生作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一块首先得走出以往假、大、空的怪圈,竭力倡导"个性鲜明"的习作。因此,作文改革必须从构建习作评价的新体系开始。一、构建习作评价的新观念——转"千篇一律"为"个性鲜明"1.提倡真情作文欲要倡导个性鲜明的作文,就得提倡写真情作文,唯有真情表白的习作才是鲜活的,有个体生命力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真情作文更是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这就要求老师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小学生的学习、认知心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小学生养成观察生活和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通过三方面对小学生的习作教学进行了指导:首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小学生授之以"渔";其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积累习作知识;最后,注意训练学生进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学好语文对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然而什么才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本色?又如何让语文课堂能够"简单、扎实、有效"?并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去"伪"存"真",让教育教学回归"真"课堂?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从教学形式、教学情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语言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幼小衔接"阶段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规律,优化"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要基于学生起点,使教学目标"分解化";基于学生认知,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基于学生兴趣,使教学形式"游戏化",从而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高效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令很多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因为当前,很多小学生是"谈写色变",害怕习作,不知从何下笔,惧怕作文,甚至写起作文来也是空话、套话连篇,毫无创意。还有很多教师喜欢让学生死记硬背作文选,生搬硬套作文的"格式"与"套路",这些现象表面上是教给了学生习作技巧,实际上只是表面的"浮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习作教学应该更贴近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还学生习作以"纯真",才能写  相似文献   

18.
<正>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因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显得十分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段习作(写话)提出:"(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习作不感兴趣,缺乏热情。在练习过程中,不少高年段学生不能按照要求在40分钟完成一篇习作。说到底,就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小学生的习作常常千篇一律,千面一腔,好像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主要原因是许多老师只用僵化、一成不变的模式,培养出鹦鹉学舌式的学生。这些学生一下笔就言不由衷,在陈旧的套子里打转。笔者曾对小学生的作文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小学生习作的两大困惑是"不知写什么"及"不知怎么写";在不得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时,就套用一种模  相似文献   

20.
"乐知"语文,注重学习的高效率!具有两大优势:各个学习课程之间具有良好的过渡与衔接;学校奉行的"团队规范"教学模式。听、说、读、写是学好语言的基本步骤,只有"听得懂""读得明",才可能"说得清""写得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