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业,教师也是一份幸福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培养幸福人的基础,是教育活动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有无职业幸福感以及教师对幸福不同程度的追求,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和对幸福的认识。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引领、创造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笔者结合自己在蒙山中学的办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如果幸福缺席,教育将不再成为教育.黄梅县教育局局长何兰田说:"一个教育人只有其思想和行动真正回归到教育人的位置上,体味教育职业的幸福才会成为可能."构筑教育职业幸福感的道路需要找到一个起点.黄梅县教育局选择的起点是抓实作风,把转变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的作风纳入培育教育职业幸福感的系统,使优良作风不只是教育职业的需要.更是追求教育职业幸福的需要.从作风转变到享受幸福,黄梅县教育局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教师成长之路.  相似文献   

3.
鄂璠 《教师博览》2014,(5):18-19
<正>在中国公众眼中,教师是最具幸福感的职业,而在《小康》访问的百位教师中,却有一半教师坦言"不幸福",八成教师甚至想到了"转行"。其实,教师本不需要"被崇高"与"被幸福"的教育人生,他们更希望贴着教育的地平线,寻找个体与职业的幸福。  相似文献   

4.
有幸福感的教师才会教出幸福的学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研究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教育事业的成败。因此,关于教师幸福感的研究非常有价值,作为科研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撰写了研究综述,以期对推进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中央电视台曾拍摄一档走基层的调查节目。天南地北,记者背着摄影机拿着话筒到处问:"你幸福吗?"看了央视的这个假日调查,让我再一次感受到:正因为当代人幸福感的缺失,央视才会苦心孤诣地做这档节目。且不论节目如何,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提升当代人的幸福感?就一所学校而言,即如何更好地创建一所幸福的理想学校。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学校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只有教师感到了幸福,他们才会把幸福的感受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以幸福唤醒幸福,以幸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但审视现实,教师的职业压力日益增大,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在悄然地蔓延,幸福似乎正在远离教师的职业生活。教育幸福是教师职业的幸福不同于其他职业幸福的特殊性。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培养和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有效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减少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谈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因为教师是否有职业幸福感,关键在于是否确立了职业理想。我想,教师的职业理想应该就是享受职业幸福的"教师梦",也就是要"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该源于自己、源于学生,同时也应该源于阅读。教师的职业幸福应该来源于自己,要带着梦想出发。"如果有梦想,就会有一颗乐观的心,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去奋斗,去奋斗才会有成果,而实干终究成就梦想。"这是马云对阿里巴巴集团CEO生涯的体会。我们为人师者要有梦想,这个终极梦想应该是达到"众里寻她千百  相似文献   

8.
人们常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来凸显教师的地位崇高;用"红烛精神""春蚕精神""人梯精神"来赞誉教师的品格崇高。但教育工作的琐碎、繁重,教学任务的机械、枯燥,使得许多教师职业倦怠、激情消退,心中的幸福感正在悄然流失。我们深知,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更应是幸福的事业。没有教师在工作中的幸福感辐射,学生不可能在学校中得到学  相似文献   

9.
李伟 《辽宁教育》2013,(6X):89-90
<正>最近有很多关于教师幸福指数的调查,结果无一例外显示:大多数教师觉得自己不幸福。按照传统观念,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应该拥有精神上的巨大幸福感;国家日益重视教育,教师的收入日益提高、社会地  相似文献   

10.
蔡军 《教育探索》2009,(5):92-93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面对一度缺失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育要回归原点,回归对生命的尊重.在生命关怀视野下重新审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结合职业特点,从逻辑上理顺幸福的内在联系,如创造与享受、物质与精神、过程与结果、教师与幼儿、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等,这是认识和重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职业应当是一种幸福的职业。影响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成就。教师如果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展示自身的价值,并获得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与尊重,就容易产生职业幸福感。教师培训让中小学教师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幸福,触动了他们深刻思考的神经,使其增强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信心,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教育本身就是为了人的幸福而存在,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不仅是学生快乐成长的保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愿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幸福感有快乐、幸福、心理健康等含义。目前,心理学家倾向于合成词Subjective Well—being(SWB),这个词直译就是主观好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职业应当是一种幸福的职业。影响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成就。教师如果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展示自身的价值,并获得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与尊重,就容易产生职业幸福感。教师培训让中小学教师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幸福,触动了他们深刻思考的神经,使其增强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信心,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前期,全国很多地方都做了关于"教师幸福感"的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让人担优,各地普遍仅不到20%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高.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会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是什么造成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消退或缺失?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本文想就此与同仁作一探讨,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增强职业幸福感有一点点作用,让教育回归正道:用幸福培养幸福.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和前提条件。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是不可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来追求的,也就不可能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不可能耐心细致地关心和帮助学生。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是很难胜任教育工作的,也难以教出幸福的学生。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只把教学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全部力量,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职业幸福感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要自己调整心态,自我体味的。那么教师职业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专家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幸福进行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也有人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初,"2015年中国最具幸福感职业"揭晓,教师成为排名第二的最具幸福感职业。教师入选最具幸福感职业,不是因为教师拥有不菲的经济收入、优越的社会地位、诱人的福利待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定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对本职工作的无私付出、对课堂学生的无限呵护。来自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的刘玉斌老师正是如此,他在淡泊名利中坚守教育阵地,在默默耕耘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倾情奉献中收获真心真意,成就了一名中学政治教师的璀璨人生。如今,教师的工资福利正不断改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正日益浓厚,做一名幸福的教师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让我们像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那样,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就是培养幸福的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决定着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度、投入度和工作意义。所以,从学校管理层面讲,要使教师具有职业幸福感,最主要的就是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使教师因和谐而幸福,因幸福而热爱,因热爱而投入。我认为学校管理者应把握以下几点。一、处事平等公正,关心教师首先,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教师视为鲜活的生命个体,从生命的角度看待教师,不要视教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增强职业认同感、克服职业倦怠、培养积极人格、提升专业素养、开展幸福管理五个方面探讨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提升策略,明确了教育职业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把与他相关的主客体内在统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历史教师要有职业幸福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挖掘人文精神,崇尚理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师就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幸福课堂",实现教与学双重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