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迷雾之一:小岗当年实行的是包产到户吗? 时过30年,直到今日,不少人还认为小岗农民当年搞的是包产到户.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起码是含糊其辞,似是而非的.小岗当年秘密盟誓搞的是包干到户.  相似文献   

2.
史霖 《传媒》2001,(10):26-30
我专程来到小岗,采访这个曾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地方. 在大包干发起人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学家中,我见到了一张张小岗村和小岗人20年来珍贵的历史照片,其艺术性、新闻性和历史价值让人震颤."这都是汪强拍的."严宏昌向我说明.  相似文献   

3.
从2007年7月正式进报社,至今已经快两年了。回首两年记者生涯,我总结出一句话:只有小记者,没有小岗位。  相似文献   

4.
镜头铸永恒 1979年春,我作为地区电影公司的宣传干事,来到小溪河检查农村电影队宣传工作。未去前就听说梨园公社严岗大队小岗生产队在偷偷地搞包产到户,效果很好,正引起社会各界的争议。人民日报发表强浩的来信以后,很多干部心有余悸,不知所措,但是县委书记陈庭元却在坚定支持着小岗人的干法。我带着好奇心理去了小岗,正好在田间碰上队长严俊昌,会计严立学、社员严立坤。严宏昌不在家,被公社批评后,不服气到县里  相似文献   

5.
小岗村:分与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两个著名的村庄——小岗和南街走到了一起。小岗村的新当家人沈浩来到南街村,写下了这样的话:“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走“集体”道路的南街富了,相形之下,当年走“包干”道路的小岗却穷了。20多年前南街曾学小岗,20多年后小岗想学南街。像南街村一样仍然坚持着集体经济的村庄有2000多个,它们只是中国68万个村庄中的沧海一粟,但却因其较发达的经济而引人注目。它们中的另一个代表华西村,正以每年培训1万名村支书的速度试图推广自己的经验或模式。这一现象,发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也许有特别的意义:联产承包责任制能给中国农民带来更多的财富吗?改革后的集体经济是否有机会重显光辉?新农村建设描绘了美好的未来,但中国农民眼下应怎样选择脚下的路?或许,中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模式也并非惟一,它们可以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共存与竞争。更重要的,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让农民有选择的自由——而这种选择,必须建基于农民民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落实,且必须如28年前一样,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和创造。  相似文献   

6.
【作者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40年来,小岗村应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脉搏,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次又一次跨越,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上的重要标志。追寻改革地标,重温改革精神,安徽新媒体集团中安在线网站制作推出了《小岗大道》大型可视化网络专题。专题策划制作过程中,采编团队按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敬业奉献,尽责担当,交上了一份新媒体人守正创新的改革答卷。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两个著名的村庄——小岗和南街走到了一起。小岗村的新当家人沈浩来到南街村,写下了这样的话:“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走“集体”道路的南街富了,相形之下,当年走“包干”道路的小岗却穷了。20多年前南街曾学小岗,20多年后小岗想学南街。像南街村一样仍然坚持着集体经济的村庄有2000多个,它们只是中国68万个村庄中的沧海一粟,但却因其较发达的经济而引人注目。它们中的另一个代表华西村,正以每年培训1万名村支书的速度试图推广自己的经验或模式。这一现象,发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也许有特别的意义:联产承包责任制能给中国农民带来更多的财富吗?改革后的集体经济是否有机会重显光辉?新农村建设描绘了美好的未来,但中国农民眼下应怎样选择脚下的路?或许,中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模式也并非惟一,它们可以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共存与竞争。更重要的,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让农民有选择的自由——而这种选择,必须建基于农民民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落实,且必须如28年前一样,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和创造。  相似文献   

8.
金秋八月,瓜果飘香。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600余亩葡萄成熟了.一串串硕果累累,一颗颗赛似明珠。经过30年改革春风秋雨的吹打,被小岗人称为“荣誉村民”的汪强也由一个当年的年轻小伙子成长为一位著名的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阴,我路过老年义务巡逻队队长石登高的“小岗亭”时,听到大喇叭声,又看到“家庭广播室”字样,就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两个著名的村庄——小岗和南街走到了一起。小岗村的新当家人沈浩来到南街村,写下了这样的话:“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从2007年7月正式进报社,至今已经快两年了.回首两年记者生涯,我总结出一句话:只有小记者,没有小岗位. 两年来,我干过娱记,也跑过社区.最近,又来到生活日报最年轻的一个部门--经济新闻部.两年时间,三个部门,多个报道领域,这样的经历在年轻记者中恐怕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出版陷入了困境,陷入了低谷。有人这么说。出版真的陷入了困境?真的跌入了低谷?似乎未必尽然。这些年街头巷尾书摊林立,五花八门的杂志看了都让人头晕。个体户的生意做得十分红火,早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缩微工作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宏 《图书馆学刊》2009,31(9):55-56
叙述了图书馆缩微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缩微工作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有效解决这些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2004年开始,“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展到林地,从田地延伸到山上”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江西试行。这场“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被评价为“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江西武宁等地考察后指出:“要大力宣传江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就像宣传当年的‘小岗村大包干’一样。”  相似文献   

15.
重访小岗村     
金秋十月,笔者又一次访问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20年前,这里发生了一桩举世瞩目的事件:1978年12月的一具寒夜,这个村庄的18户饥饿的农民,秘密集会,盟誓“瞒上不瞒下”,偷偷地搞起“包产到户”经过几年的激烈争辩,反复斗争,从这里开始萌发的包产到户,终于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新体制。 我们不会忘记小岗农民的这一历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人民喜迎2008新年的日子里,当年敢为天下先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人也迎来了他们"大包干"三十周年。如今,小岗村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可是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却依然单调。全村村民只能通过无线方式收看模拟电视节目,频道数量只有3套,且收看效果不佳,刮风下雨等天气变化都会影响电视效果,而风阳县的15万户居民也和小岗村的村民一样,只能收看屈指可数的几套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我国西部县区图书馆,由于经费的不足,面临着许多困境,要摆脱这些困境,必须加大投入,并进一步加大我国图书馆体制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18.
王雪莲  王雷 《新闻界》2008,(1):155-157
本文从我国手机报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手机报在行业政策、盈利模式、内容定位和营销方式等方面面临的困境,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服务创新是当前高校学报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6,18(1):47-48
高校学报的生存与发展目前面临一系列困境,服务创新是走出这些困境的必然选择.服务创新应将作者服务创新与读者服务创新作为2个重要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刘静 《新闻前哨》2001,(11):43-45
随着电视的兴盛,曾经辉煌一时的广播陷入了困境,“广老三”的称呼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广播的尴尬。有人认为广播的衰落是由于电视声像传播手段的优势,我认为不尽然。否则如何解释广播这些年在报纸面前也“直不起腰杆”?广播的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发挥出广播的优势。 广播的优势是什么?是“快”!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手持移动电话的出现和普及,广播在传播技术手段上比电视理应更快、更经济、更简便。但是,这些年由于一些非技术性原因,广播的“快”不尽如人意。人所有的你没有,你所有的却又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广播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