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从《中华武术》今年第1期上看到了旅加华人胡刚先生的一篇文章,胡先生说他考证出了“曹继武先生诈死弃官云游而传心意”的重大之谜。笔者自幼酷爱形意拳史研究,曾于1996年第11期《中华武术》、。1997年第12期《武魂》、2003年第5期《中华武术》、2004年第10期《搏击》公开发表文章指出曹继武与心意拳无关,将曹继武说成是心意拳一代传人纯属心意拳界的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到80年代,我国都没有出现一部中国武术史。但国外研究武术史却迈出了一步,而且重视有加。中华武术以其特有的魅力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世界需要武术的呼声日益高涨,研究中华武术是我国学者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习云太教授撰写的《中华武术史》一书,就是在这一呼声中完成的。习教授是一位武术工作者,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收集有关武术的史料,十分可惜的是那些宝贵的资料在“文革”中被抄缴尽毁。但习教授凭着对中华武术的一种热爱与追求,文革结束后,在成都体院有关领导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他重新鼓起勇气,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意拳”得名之来历王文清形意拳,古拳谱称“心意拳”、“六合拳”或“心意六合拳”,相传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形意拳是由心意拳发展演变而成的一个拳种,它与太级拳、少林拳、八卦掌并称为武林名拳,在中华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形意拳的得名,众说不一。...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1996年第9期刊登了山西农大王文清先生的《形意拳与心意拳的渊源》一文,此文的观点与程素仁先生主编的《形意拳术大全》的第一节《历史源流》的观点完全一致。对心意拳的创始者为姬际可一说我基本赞同,但对其  相似文献   

5.
李昌 《精武》2005,(12):30-31
心意拳的历史是一个深潭,让人看也看不穿;心意拳的历史是一团迷雾,让人走进走不出;心意拳的历史是一团乱麻,到处是难解的疙瘩。书读得愈多,愈是发现自己所知得愈少;资料掌握得越全,越是发现头绪更乱。当心意拳揭开三百年的神秘面纱时,人们看到一个光辉而朦胧的面容;当心意拳的独特魅力被更多的人们接受时,更多的疑问也在心中悬起;当越来越多的武林人士投身于拳学的体证和拳史的挖掘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拳史修正和讨论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6.
健身九段筋     
“健身九锻筋”是根据戴氏心意拳内功原理创编的养生功。此功法侧重于下肢功能的锻炼,适宜于中老年人及脑力劳动者,创编者是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戴氏心意拳第六代传人、祁县武术协会副主席曹继植。[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王善德  于株洲 《精武》2005,(12):28-29
某武刊刊登《心意拳源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文,对心意拳的源流提出了新观点,这个设想很新颖。由此联想起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形意拳术大全》(以下简称《大全》),书中考证得出结论,心意拳是姬隆丰祖师所创。《新探》则认为姬祖师的心意拳是由太祖门的红拳衍化而成,其理由是“姬隆丰如果不是在民间现有武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则无异于放着现成的针不用,却偏要去磨铁杵”。  相似文献   

8.
张源侠 《精武》2008,(1):28-28
最近武术网上有件不大不小的轰动事,某绵拳弟子与某心意拳名嘴公开比武,结果心意拳一方落败,此事起因是,那个绵拳弟子的老师在武术网上公开说:“打个比喻;心意是他中学学的课程,绵拳是他研究生专修科目。”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武术史的研究,对深入认识传统武学的价值有重要意义.中华武术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部来自民间的口传史,原始性与多元性交错并存.本文就武术史料来源的现状及武术期刊承载的任务、运作的方式,阐述了武术期刊如何进行武术史料的搜集与使用.  相似文献   

10.
马琳璋 《武当》2012,(11):2
张国庆,安徽蚌埠人,1950年生于蚌埠市怀远县。国家一级武术师,中国武术六段,中华道教正一派净明忠孝道道士,蚌埠市金刚八极拳武馆馆长。10岁拜蚌埠宋门心意拳老师刘福田为师,学习心意拳和各种器械。1982年拜上海八极拳名家王长典为师学习八极拳。1984年拜天津八极拳名家田金钟为师学习金刚八极拳。2006年拜河北沧州武术名家吴连枝学习八极拳及各种器械。张道长聪慧好学,少年时代就能协助刘福田老师授艺,替师传拳。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武术,于1988年发起成立蚌埠市金刚八极拳社,亲任社长兼总教练。曾多次  相似文献   

11.
白玉良 《武当》2013,(9):53-54
怎样指导初学者快速进入心意拳习练的门槛?享受心意拳演练的乐趣。我总结尤文明等先师"用意不用力"的教诲后,将双把的系列演练,作为心意拳入门训练的方法进行教学,让无论有无武术演练基础的初学者,当时即可领略心意拳的演练特点,培养了初学  相似文献   

12.
李涛 《中华武术》2006,(5):18-18
本人是一名青年武术教师,工作在大学教学的第一线。武术教学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武术事业的兴衰,我们比谁都关心。当看到由北京大学武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华武术》杂志等协办的北京大学第二届中华武术文化国际论坛将在九月份举办的消息,又从北京大学武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士信教授那里了解到本次“论坛”举办的内容和设想后,我心里很有感触。  相似文献   

13.
形意拳拳学特点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意拳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拳法上主要以象形取意、内外相合、三体功架、虎步单重、裹身低势、侧身调膀和势整劲巧为特点,构成了形意拳明显不同于心意拳和其他拳种的拳学特点,在中华武术流派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形意拳,是我国众多武术门派中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优秀拳种,与太极、八卦掌、少林拳并称为中国北方四大名拳。形意拳最早曾名"心意拳",亦称"心意六合拳",它扎根于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其形成与发展均受到传统文化的极深影响。在拳理拳法、功法技法、演练方法、套路编排、武德修养以及养生技击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又因本身所具的独特运动风格和深厚文化内涵,所以愈来愈受到海内外广大形意拳爱好者的青睐与瞩目。  相似文献   

15.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5,(1):60-60
我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在山东电视台卫星频道“中华武术”栏目上看到《中华武术》杂志,知道你们那里有武术书刊出售。不智能否介绍一下都卖到什么书籍和刊物,有散打和擒拿等书籍吗?我想购买。还有,我错过了订阅的时间,能否在你们那里邮购?  相似文献   

16.
刘伟 《武当》2012,(2):5
2011年12月26日至28日,中华武林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全球武林领袖论坛在珠海市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世界武术研究学会主办,中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武侠文学会及中华传统武医研究院等单位协办,《武当》杂志等多家媒体全力推广,是目前最高规格的非官方武术领域会议。本次论坛以"弘扬中华武医精粹"为主题。举行了"武医的奇迹"与"武林各拳派名家绝技演示"及"武医绝学展示"等活动,邀请了当代武术界与学界、金融、医学等各领域领袖人物联合探讨武术发展策略。北京梅花桩拳研究会会长、TVS职业联赛总裁判长韩建中,南武当武术研究会会长游玄德,青城派代表人物刘绥滨,心意拳代表人物李洳波,吴式太极拳代表人物玄智超,武当太乙铁松派刘铁成,武式太极孙建国,中华传统武医名家刘合斌,易学专家慧通等武易医名家及200百余位武医精英参加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7.
全民健身的大潮席卷全中国,在体育产业欣欣向荣的今天,作为中国人骄傲的国宝——中华武术,却被许多国人淡忘了。与之相反的是,跆拳道等洋武术却让广大的青少年和成年人趋之若鹜,武术专业学校开起了跆拳道课,武术馆里教起了跆拳道、空手道。连外国人都拍手叫好的中国功夫,现在却被我们一些自己人看不起,我为中华武术鸣不平。  相似文献   

18.
陈羲 《中华武术》2006,(5):57-57
重庆万州中学生向先友来信:我是一位武术迷,《中华武术》杂志我是今年开始订阅的,我想了解一下下半年的《中华武术》有什么不同。同时,我希望杂志能提供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方法,我们这里不是武术之乡,很难找到武术老师。我非常希望能得到明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社会需要与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武术,从其萌发、产生、演变和发展至今,都是受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影响和推动。在新的社会时期,武术如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并在国内、国外蓬勃发展起来,是我们武术工作目前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武术派别的形成必然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扬弃和发展的过程。心(形)意拳被列入中国四大名拳之一,与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拳相当,但让人们叹惋的是形意拳的根戴氏心意拳被形意的光芒所覆盖,日渐脱离人们的眼线,不为人们所了解。进一步挖掘并整理戴氏心意拳使之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得以更好的发展、传承,显得迫切重要。通过研究得出:政府的大力推广与支持是戴氏心意拳发展的坚强后盾,观念的更新是其发展的前提。戴氏要走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大众健身模式,产业化、市场化是其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