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正人们看到别人打哈欠时,明明自己并不困,也会不由自主地打起哈欠来。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打哈欠的信号会自动触发大脑运动皮质的原始反射,导致无意识的自动模仿,形成"传染"。被哈欠传染属于一种"模仿现象",即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人行为或语言、机械重复特定动作或语言。研究人员称,新发现将有助于理解与模仿现象有关的神经精神疾病,如自闭症、癫痫和妥  相似文献   

2.
一人打哈欠,会引发周围的人哈欠连天。东京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宠物狗也会传染打哈欠,而且比起陌生人,更容易受主人打的哈欠传染。研究小组认为,这表明狗具有高度的共鸣能力。  相似文献   

3.
知多少     
Q:为什么打哈欠会传染? A:如果你正在打哈欠,请继续,大家不会因此责怪你的。我们知道,打哈欠并不是因为你感到无聊,很可能只是因为你看到其他人呵欠,或者读到一些有关哈欠的文字,甚至只是想到了打哈欠这个词。也许,这是一件好事:我们的祖先在篝火边的哈欠让他们能活得更久。  相似文献   

4.
Q我们在疲劳的时候为什么会打哈欠?打哈欠好像能够传染,这又是为什么?(初二学生)人们对打哈欠的原因虽然还没有完全理解,但它似乎不仅仅是疲劳的信号,可能也是是反映人体状况改变的信号。研究表明,我们疲劳的时候会打哈欠,醒来的时候也会A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看手机也传染"变色龙效应"又称无意识模仿,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流时会相互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比如通常所说的"打哈欠会传染"。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看手机这种行为也会"传染"。研究人员观察了88名女性和96名男性在多种不同场合下,  相似文献   

6.
正打哈欠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仅人会打哈欠,许多动物也会打哈欠。打哈欠这一行为大多不受主观意志的控制,打完哈欠会有种轻松的感觉。当我们感到疲劳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做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哈欠来。  相似文献   

7.
正人在疲倦时,血液内的二氧化碳会增多,从而刺激大脑呼吸中枢,引起深呼吸活动,也就是打哈欠。通过一次大量补充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们身体能恢复血氧浓度,维持大脑正常工作。所谓哈欠的传染性,其实是一种心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04,(3):41-41
一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纷纷跟着他一起打,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史蒂文·普拉捷克认为,所谓的打哈欠传染更容易在“移情”人群,即那些喜欢将自己假想成他人的那些人中发生。为验证这一观点,普拉捷克和他在纽约州立大学的同行让志愿者观看了一段人们打哈欠的录像。结果有超过40%的志愿者会随着屏幕上的人一起打哈欠,而在这些受“传染”的人中,有60%的人不止打一个哈欠。研究人员随即让这部分人接受移情能力测试,他们的分数都非常高。普拉捷克说,这些人是那种在别人踩到尖东西时也喊“哎哟”的人。该结果正好解…  相似文献   

9.
哈欠声声     
当你较长时间工作,疲惫不堪;或者挑灯夜读,睡意袭来,你会不自主地做出以下动作: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发现怀孕12周的胎儿就会张嘴打哈欠了。打哈欠是人类的一种本能行为,非主观意志所能控制得了。美国马里兰大学生理学家普罗文和贝宁格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当一个人受到劳累、觉醒与睡意等因素的刺激时,激发相关分子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众》2009,(11):25-25
当我们睡眠不足、或者感到疲劳时,都会忍不住地连打几个哈欠。可就在我们张开嘴巴打哈欠时,却突然感觉昕不清别人讲话的声音了,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说说哈欠     
彭文 《百科知识》2003,(4):39-39
谁都打过哈欠。人的“哈欠初体验”甚至从母体发育仅3个月的胎儿就开始了。实际上,不仅人类,所有脊椎动物都会打哈欠。人们对打哈欠虽然还没有完全理解,但它似乎不仅仅是疲劳的信号,而且是反映人体状况改变的信号。研究表明,我们疲劳  相似文献   

12.
正当你在一场枯燥无味的演讲或音乐会期间打了一个很大且令人尴尬的哈欠时,你实际上是屈从于一种普遍存在于动物中的本能反应。查尔斯·达尔文在其考察笔记中提到过,"看到一条狗、一匹马和一个人打哈欠,会让我感到所有动物多少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睡眠不足、或者感到疲劳时,都会忍不住地连打几个哈欠。可就在我们张开嘴巴打哈欠时,却突然感觉听不清别人讲话的声音了,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14.
鱼会打哈欠     
一杯香浓的咖啡正冒着热气,一缕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书架上,怪博士坐在书桌旁闭目养神。一边的鱼缸里,几条金鱼正在水草边嬉戏。“怪博士怪博士,你的咖啡好香啊,我都流口水了。”铁蛋似乎总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出现。而怪博士眼镜后面那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终于闪开了一条缝。“原来是铁蛋啊,下午好。”怪博士打了一个哈欠。“怪博士也会打哈欠啊,你整天弄那些让人头疼的东西,你看你也有犯迷糊的时候吧。”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07,(1)
打哈欠本属人的自然反应,但打哈欠却有不小的保健作用。哈欠作为一种原始的反射机制,与生俱来。但要做到得心应手,还是有些窍门的。首先要全神贯注,精神放松,而后取坐位或卧位,闭住嘴巴,用鼻子轻轻呼吸几次,再改用张口呼吸,一个个香甜、自然的哈欠便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6.
人从一出生直到生命结束都会打哈欠。但人为什么要打哈欠却是众说纷纭。关于打哈欠,美科学家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称人打哈欠是为给大脑降温!科学家说,人类的大脑其实和电脑一样,在冷静的状态下,它们的运行效率最高。而且,人类的进化已使得身体总是在尽最大限度地冷却大脑。  相似文献   

17.
雷娟 《科技风》2012,(6):227
作为歌唱艺术,发声问题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和思想情感、咬字、吐字、音乐表现等诸方面紧密地、有机地联系着.它们即矛盾,又统一,所谓“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就是这一矛盾的统一体现.打哈欠毕竟是人们生活中,在疲倦时才会出现的一个下意识动作,与“哈欠”同时发出的“噢”音,气、声、共鸣配合的恰到好处,是自然、通畅、正确的声音.本文着重分析了学生歌唱的不正确方式,提出以“打哈欠”纠正错误发音,并就如何训练“打哈欠”做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8.
科技情报站     
基因变异让狗狗“变脸老鼠也能被同伴的痛苦所“传染”加拿大专家说,在一个笼子中生活过的两只老鼠,能相互“传染”它们所感受到的痛苦,这种现象与某人打哈欠可有会“传染”旁人类似。如果两只老鼠互不相识并同时被喂醋,它们并不会扭动得很厉害,这可能是为了避免在潜在对手面前  相似文献   

19.
正狗狗会为了得到一块饼干的奖赏而不厌其烦地配合主人做任何事。有时,人们会因此笑话它们"贪吃"。其实,人类也不例外,尤其是当面对甜食诱惑的时候,人类的自控能力简直瞬间沦为负值。大多数人"嗜糖",是因为当我们的味蕾感受到"甜"的时候,大脑的部分区域也会随之兴奋。甜不甜,问大脑但最近一项研究显示,糖在人们大脑中的反应也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因"糖"而感到"甜"。比如,患有进食障碍的人对糖的反应就与健康人有所不同。对此,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20.
正相信大部分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被吓了一跳的时候,突然会怔住,并且大脑一片空白,全身也动不了了……难道是大脑短路了?这背后有啥原理呢?原来,人在处于惊吓状态时,机体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心因性休克。当你受到惊吓时,短时间内心理上产生极大震撼,肾上腺素来不及分泌,此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心因性休克。休克会导致血压下降,继而大脑供血不足,影响思维能力,就会导致我们常说的"脑海中一片空白"。而随着短暂心因性休克结束,人的机体就会来到第二阶段"应急状态",医学上称为"应激反应"。此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