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媒体大脑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型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探索成果,并催生出具有首创价值的"AI合成主播"(人工智能合成主播)。从最初的虚拟主持人到今天的"AI合成主播",人工智能技术不断为新闻播报领域进行科技赋能,实现了新闻播报的信息有效传播与互动性接收的双效推进。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播报创新,要通过以MGC促进传受关系的智能进化,以智媒融合提升新闻深度生产,以智慧传播推动媒体深度报道,从而实现智媒的深度融合与生长。  相似文献   

2.
苏凡博 《青年记者》2023,(24):113-115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呈现爆发性增长,网络主播人才需求强劲。智媒时代,网络主播与新媒体平台内容呈现出同构化特征,业界急需具备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深度复合型人才,传统人才培养体系面临来自现实的严峻挑战。需要从教师角色转换、课程体系再造、实践平台探索和主播价值重估四个方面进行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构建智媒时代网络主播人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3.
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推动社会各专业领域快速发展,对于电视新闻主播媒体行业而言亦是如此。在5G技术的持续推广应用的支持下,电视新闻传媒发展进入到大数据整合、智能感应、虚拟现实的新阶段,这对电视新闻主播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中充满机遇的同时,也不乏各类挑战。现阶段的电视新闻主播媒体是否有守正创新意识,促使其快速适应5G技术引领的高速发展新时代,已经成为相关电视新闻主播行业着重思考的课题。本文主要以电视新闻主播媒体意识为主题展开分析,基于5G视域分析了传媒产业的主要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在5G视域下电视新闻主播媒体意识守正创新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媒体生态环境急剧变化,以网络和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固有地位。作为电视媒体核心产品之一的电视新闻只有持续变革,才能牢牢坚守主流价值的舆论阵地。而电视新闻主播的价值一再被凸显,时代对主播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学界和业界广为倡导的"记者型"主播还是"编辑型"主播,抑或是"采编播一体型"的主播,都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以应对媒介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2019年7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节目,新闻联播主播走出电视荧幕,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短视频中,出现在网友们的手机屏幕上,持续点燃网络热度的同时,展现了主流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创新与探索,也为其它媒体转型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在2019年7月29日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以其独特的竖屏模式,以及生动活泼的“说新闻”方式,在抖音中赢得了很多忠实受众。《主播说联播》将以往严肃认真的新闻,用新闻主播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说”出来,无疑是增加了可看性和趣味性,也提高了新闻主播的知名度。笔者浏览、分析了抖音中《主播说联播》的大量视频,将新闻主播的形象作为切入点,分析其建构策略,为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主播形象建构方面的创新,提供自己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尧 《传媒》2023,(1):64-66
<正>随着算法、大数据、传感器、无人机、写作机器人、AI等智媒技术在传媒行业的深度应用,媒体智能化趋势越发明显,传媒行业逐步迈入了智媒体(AI Media)时代。从21世纪初传媒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虚拟主持人,到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变革推动“AI合成主播”走向荧屏,AI合成主播在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综艺节目中的出镜率不断提升,科技与现实的交融为大众带来了便利和惊喜。面对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传统主持人在智媒时代的价值与意义也将被重新审视。如今,大众对AI合成主播不再陌生,智媒时代对主持人素养能力的要求也陡然提升,倒逼主持人加速成长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客观、及时、公正是新闻节目的普遍性要求,这使得新闻节目主播的整体形象也呈现出了严谨、庄重的特色和风格。随着以央视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步伐加快,以康辉为代表的央视新闻主播也根据当下媒介融合的发展现状,慢慢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平民化发展道路。本文将以央视新闻主播康辉为例,从央视新闻平民化发展现状以及主播平民化形象塑造两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新闻主播平民化道路的转型特色。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下,众多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在互联网技术参与下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新闻事业再次进入到新时代,给电视新闻主播带来诸多机遇。此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诸多新兴媒体平台与行业,其新型工作方式对电视新闻主播而言更是—种巨大的挑战。在此情况下,电视新闻主播只有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水平,以更为专业、高效、客观、真实的态度对待电视报道与主播工作,落实自身责任,才能提升在新媒体时代下自身的竞争力,从而有效完成自身任务,提升自身水平。就当前而言,电视新闻主播在报道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因此,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播报工作已成为诸多电视新闻主播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程欣荣 《传媒》2021,(22):78-80
随着5G技术、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媒体发展进入了智慧化时代.智媒时代的到来不仅为媒体发展注入了动力,也为媒体在社会系统中发挥更多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中,作为电视媒体转型方向之一的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在智媒时代也逐渐发掘了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功能.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IPTV通过智慧化、社区化转型,开始在智慧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贵阳市的"智慧花果园"社区定制版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小漾”作为省级媒体推出的首个数字主持人,开创了AI虚拟主播常驻周播综艺节目的先河。通过对“小漾”进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电视媒体对AI虚拟主播的应用具有“视觉化消费”潮流下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机器人”身份认知下的共性与特性的交织以及“人格化”的人设塑造下现实与虚拟的接合等特点,但也存在着功能、建设、伦理、法律等层面的困境与局限,要打破技术壁垒实现人机协同、明确目标定位加强交流协作、重视媒介伦理避免技术滥用、完善法律规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的积极作用,推动智媒融合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惠文 《传媒》2021,(13):44-46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的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智能媒体应用中的虚拟播音主持技术迅速发展,AI主播即人工智能虚拟主播逐渐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广受关注的技术应用趋势.播音员主持人作为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中的传播者,广大受众是否会接受并适应其依托于智媒实现的虚拟播音主持模式,在虚拟播音主持的应用趋势下传统的播音主持如何创新发展等问题,还需学界业界共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一提到主播的声音生产实践,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字正腔圆的音声形式.这种代表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审美文化的声音生产实践的框架与惯例即为国家声音美学.它以社会主流文化为最大公约数,发声状态饱满,音声语势上扬,声音掷地有声,营造出宏大叙事和集体主义的声音景观.智媒时代,网络空间中喊麦、吐槽、恶搞配音以及谐音戏仿等声音形式与传统媒体主播的准确、规范、悦耳的有声语言表达风格不尽相同.一方面,这些亚文化的主播声音对象征文化领导权的"主流—精英"的国家声音美学造成干扰、解构及抵抗,形成反主流的音声符码——噪音;另一方面,受众的听觉接受模式和交往行为有可能在高倍语速、高分贝音量、剥离情感的AI语音播报等声音景观中被重塑.因此,再造具有审美影响力和文化领导权的专业主义主播声音景观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王旭 《青年记者》2020,(11):39-40
5G时代来临,物理现实和虚拟现实连接方式更加多样,催生出更多的应用场景,让用户能够体验到无限网络容量和沉浸式传播场景,人类社会也将全面迈入万物互联的智媒时代.而主流媒体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之中,面临着颠覆性的媒体融合、重构与发展契机.如何在5G时代推进媒体再融合,已成为主流媒体迫切需要探索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主播既是一种媒介形象,又是一种被符号化的社会角色。镜头前的新闻主播和其他职业从业者一样,都是在特定岗位上通过受社会规范所制约的表演行为塑造特定的角色形象,不同的是,新闻主播更肩负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作用,其代表的不仅是单独个体,更是党和国家的主流媒体形象。基于社会表演学三大核心矛盾,完整的新闻主播形象的塑造需要平衡好“自我”与“角色”形象、保持“前台”与“后台”表演的一致性、完成设定“脚本”与“即兴”发挥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在被动卷入媒体融合的道路上,受到"把关人"制度、传统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影响,面临着受众流失、广告份额下降等严峻形势。笔者认为,5G时代是新一轮媒体融合的重大机遇和分水岭,5G时代将极大地提升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城市电视台在5G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应该坚持守正创新,加快媒体融合,积极寻求5G时代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技术压缩时空,大量普通民众24小时全天候在线让机构媒体疲于应付,AI主播应运而生。就演变历程来看,AI主播脱胎于传统播音员,构成要素上动漫形象居于主要位置,在应用上,首次发端于游戏娱乐,再是信息传播,目前已扩展至电商直播。在发展困境上,AI主播在定位、链接以及人格化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未来AI主播应在明确目标,完成清晰定位;推动应用,形成粉丝社群;理清思路,重视文化创新等方面发力,以更好地演进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2019年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元年,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制定发布了人工智能白皮书和发展规划等,这次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给相关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AI主播的出现也给传统电视媒体中播音主持行业带来了冲击。那么对于电视镜头前的第一人——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如何加强自身优势、了解和分析AI主播的发展方向,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闫朝 《新闻知识》2012,(12):89-90
国内电视新闻主播印象整饬的国际化转变,是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对外宣传的导向中,树立对外良好形象的重要举措。由传统的主播形象到树立自身风格,并根据电视新闻节目的不同内容和定位来进行印象整饬,是我国电视新闻媒体人在Web2.0时代中,做出的与国际相接轨的努力之举。影响印象整饬向国际化转变的因素除了有受众的需求之外,新闻主播的形象定位和风格定位也与之息息相关。我们在进行印象整饬的过程中,TPO原则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本文就电视新闻主播印象整饬向国际化转变的原因、根据及表现等方面进行简单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昕 《视听纵横》2005,(5):72-73
仿佛还在昨天,人们听到“虚拟主播”一词,还会发愣,主播也分虚拟、现实?似乎仅在一夜之间,电视领域就冒出这么多的虚拟主播来,今天大有“虚拟主播”引领天下之势了。中国的电视媒体们自然也概莫能外,让人应接不暇。“虚拟主播”到底带来了什么,这恐怕并不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甚至于它本身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现在就让我们把频频出现的中国虚拟主播盘点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