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流是人们互相沟通的一种方式。交流能增进了解、传递情感,因而交流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教师与聋哑学生间一旦架起交流这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使其信任老师,敞开心扉,倾吐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开问题的结症。怎样的交流与沟通方式更能在聋生中产生较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深入了解式和书面语形式的交流与沟通便是两种成功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一、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小雨,男,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独子。通过和小雨妈妈及以前教过他的老师交流,了解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交往中,眼神的交流显得至关重要。而在上课过程中,要想学生注意力集中,听课认真,必须时刻做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体中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通过眼神与表情我们可以捕获到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要。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才能不断地调整课堂教学,让学生的目光聚焦于课堂。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一、“误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阅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活动,它是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包括学生集体)四者之间的对话交流的互动关系。“误读”便是学生在与读本作者、与编者、与教师对话交流中产生的理解结果,因此误读产生的原因与这四者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迅速了解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的个性,爱好;了解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就会很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以后的教学和师生交流打下基础,也可以及时发现该学生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但是,在目前的集体教学中,一个教师要面对好几个班的学生,想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效果也不见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认识地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谈地球 谈话导入:关于地球,同学们并不陌生。大家对地球有哪些了解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查阅一些资料,做一做卡片,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所了解到的地球。(学生交流,教师加以点拨)。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好的班主任,应是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诉说自己喜怒哀乐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博大的爱心,还要经常关心学生,与学生谈心交流,细心洞察学生心灵。一、爱心爱是一种奉献,是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真实的,是一种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的实实在在的感情。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每一位班主任都要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心中时刻想着学生,用心去爱护、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8.
期望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而对学习未来事件的预料或预想。期望效应是指因期望作用于某一事件或活动,引起相应结果的变化。教师的期望通过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一、全面了解学生,便于运用期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群体交流、实验操作等,结合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和推测学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与特点,掌握学生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个性特征,得出对学生的正确认识。同时,通过与学生的知识切磋和情感交流,了解教师本人在学…  相似文献   

9.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四年多了,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在家的情况。老师们不太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家长也知道不多。如果老师和家长能多交流、多沟通,做到家校衔接,情况就会大为改善。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了。  相似文献   

10.
许发胜 《中学文科》2006,(10):89-89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心理人格教育。 1.尽快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师生间“零距离”的交流 作为班主任,每当接受新的班级时都应对学生情况作一个详细的调查,这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通过各个环节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心中建立完备的学生档案。还要抓住各种机会贴近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脾气、个性并在生活上引导他们。不仅如此,师生还应敞开心扉,逐渐减少师生间心理距离。教师也可以通过批语、面谈等方式,明白地告诉学生自己的想法,从而营造师生“零距离”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口头上的交流,那么批阅作业就是师生书面上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全方位的:既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机会,也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机会。教师不但要通过批阅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学习状况,并且给以恰当的评价;还要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学习的态度等。所以,作业不应物化,而应“人化”——在教师的眼中,作业不应该是物,而应该是人,一本本作业就是一个个学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做作业是一种行为,通过行为,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动机。作业,就是教师观察学生行为的一条条通道;是教师解读学生心灵的一扇扇窗口。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教育交流展览会在成都举行 走过了三届的中国西部国际教育交流展览会已成为出国留学学生了解国外院校的窗口,也成为国外院校与中国学生沟通、交流、宣传形象的平台,是四川乃至西部教育国际交流的国际性盛会。同时它为孕育一个规范、成熟的留学市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国西部  相似文献   

13.
交流是人们互相沟通的一种方式。深入了解形式交流和书面语形式交流便是两种成功的办法。本文运用了三个教育隶例论述了这两种交流形式在聋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可行性: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使师生闻心心相通,在心与心的愉悦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思想升华了,灵魂净化了,成绩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14.
教师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程江南 《双语学习》2007,(11M):49-49,51
本文是笔者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四点体会:第一,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有“双主体性”意识,注重平等交流;第二,信息社会,教师要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第三,听说先行,读写强化,形成立体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第四,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矫正大学生心理偏向和行为偏向,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检查预习,请同学们交流自己从网络上了解的白血病及骨髓移植的相关知识 设计意图:“白血病”“骨髓移植”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词语,课前指导学生进入百度、Google等网站查找相关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多方面了解白血病的病症和治疗等情况及骨髓移植的过程、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听、说、读、写是对学习英语的学生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在交流过程中听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得到训练的不仅仅是听的能力,同时也使阅读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交往模式,运用日记交流,加深教学交往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路子,运用日记交流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为学生的学服务,同时还可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沟通师生感情,更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木头”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木头的特点。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木头,对木头也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正>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更好地了解学生,贴近学生,使你被学生接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的有效方法,我觉得应从望、闻、问、切四个环节入手。"望"即观察。通过认真细仔地观察了解学生,了解班级。首先,要对学生个体的观察,每个学生就是一个子系统,这个系统的开放是有限的,如果你不是孩子信任的人,他们是不会向敞开心扉的。每个学生通过与其他个体的联系、交流和自身的行为习惯发生信息,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所以,班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