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寒暄语是社会实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以"吃了吗"这一传统的问候式寒暄语为例,分析了问候式寒暄语的历时变化,总结了寒暄语历时变化的原因和寒暄语历时变化的意义,指出了汉语中寒暄语的语言魅力和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2.
"寒暄"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但其具体内容和方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及社会心理的不同而各异。探讨日语寒暄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历史文化,才能正确透彻地理解和把握寒暄语,最终与日本人得心应手地交往。  相似文献   

3.
寒暄语是一类只是为了建立和保持社会接触的交际语,在人们生活中大量的使用.它具有程式性、民族性、对象性、平衡性等特征.由于其理性意义的中心地位被剥夺,种种原因导致留学生在掌握和使用寒暄语的过程中出现难题,这将阻碍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应该引起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汉语寒暄语的语用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问候语分为狭义问候语与广义问候语两大类,而广义问候语又可细分为招呼语和寒暄语.寒暄语是汉语问候语中最能体现其特色的一类.本文从语用学的理论角度分析汉语寒暄语与语境、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阐释了寒暄语的独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寒暄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具有清晰的内涵和缩短交际者之间社会距离的社会功能,带有极强的文化色彩。寒暄语的研究,有一个从界定到文化再到用语研究的过程,并有向认知方向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语言交际中的日常用语与社会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它源于社会发展的实践,又受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人际之间日常用语的变化直接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本文将从荚汉社会与文化异来讨论英汉日常用语中称谓语与寒暄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话语分析是新兴的语言学分支,而寒暄语又是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汉语中最典型的寒暄语“吃饭了吗?”。首先对寒暄语作了界定;其次就“吃饭了吗?”的历时变化和原因作了分析;最后,着重阐释了“吃饭了吗?”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有用的废话——从语用角度谈"寒暄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暄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其内涵和特点清晰明确,具有缩短交际者之间社会距离和维持、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功能。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了寒暄语的具体使用。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重新阐释了塞暄语。  相似文献   

9.
刘峰 《考试周刊》2010,(50):42-43
寒暄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但其具体内容和表达方式却因各民族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与社会心理不同而各异。分析日语寒暄语表达的独特性可以管窥到日本民族的深层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0.
"寒暄"是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一种交际方式,还是一种文化表现,而日语"寒暄语"固定化的特点恰好与"义理"意识相关。日本小说中无论是用于日常生活,还是用于特定场合的"寒暄语",都为研究日语"寒暄语"中的"义理"意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日语寒暄语的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语言及化的独特性引起了研究的日益浓厚兴趣,其寒暄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种独特性,分析、探讨日语中寒暄语的结构特点、语义特点,并与汉、英语言中的寒暄语相比照,展示了日本语言化之独特性所在。  相似文献   

12.
寒暄表达是全人类普遍存在的行为。无论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只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存在着某种社会关系.并需要维特这种关系,就存在寒暄表这以及非语言行为。求暄语是交谈的导入部分,也是交流的第一阶段。如果寒暄语使用不得当.后面的谈话也很难愉快进行。寒暄语与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中日两国虽是一衣带术的邻邦,但是在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却存在种种差异。因此。在寒暄语的表达及使用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浅析日语寒暄语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暄语是日语学习中最早导入的内容之一,但是学习者往往按照汉语的习惯使用寒暄语。这与不了解寒暄语背后的日本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与学习者不了解寒暄语本来的含义也有关。见面寒暄是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寒暄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指导项目。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一边和日本人接触一边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所以,有必要提供系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寒暄表达是全人类普遍存在的行为,无论哪个国家、哪个社会,只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存在着桌种社会关系,并需要维持这种关系,就存在寒暄表达以及非语言行为.寒暄语是交谈的导入部分,也是交流的第一阶段.如果寒喧语使用不得当,后面的谈话也很难愉快进行.寒暄语与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中日两国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是在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却存在种种差异.因此,在寒暄语的表达及使用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5,(A1):17-18
文章通过分析中英寒暄语在不同场合的运用、其不同的表现方式及得到的不同结果,对比中英寒暄语的差异,由此探讨中英寒暄语在其母语国家的具体来函,对比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表现不同价值观下文化对语言的不同影响,并加入当前新兴的网络寒暄语和问候语,旨在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日语初学时就会涉及到大量的寒暄语的运用,日语独特的寒暄语里含有大量的与天气,季节,言谢,道歉等有关系词语,日语寒暄语的大量运用与日本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寒暄语与日本岛国意识和集团意识的关系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为初学日语的学习者提供一些文化方面的依据。便于大家更好的学习日语。  相似文献   

17.
朴英花 《考试周刊》2012,(28):87-88
寒暄语代表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语句表达特点,一个国家的言语,可以充分展现其固有的文化特征。日语中常见的问候语,看似简单容易,却蕴含深厚的日本文化底蕴,表现了日本人的一种思维习惯和文化习俗。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承载着文化信息。日本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交往时都使用寒暄语,而且寒暄语在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学好寒暄语是更好地与日本人交往的必备条件之一。日本人有着极强的集团意识,"和"与"恩"的理念甚至影响到言语方面。本文通过日语寒暄语中的例句,找寻日本文化的一些踪影,为日语学习者熟悉和了解日本文化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语学习者的观点出发,对中日寒暄语的定义、种类、动机和功能以及日常寒暄语的特点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语言有“融洽人际关系,和谐日常生活”和“传递信息情报,表达思想感情”两方面的用途。言语行为表现是指:以这两方面为目的的我们所拥有的内在思想和感情,通过语言翻译出来,与非言语行为表现对应使用。从语言学角度看,寒暄语是一个礼貌言语行为,它的定义及理解模式与简单的语义编码解码过程有着差异;在会话过程中,寒暄语扮演着帮助人们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寒暄语与社会关系密不可分,中日两国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是在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却存在种种差异。  相似文献   

20.
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寒喧语在特定语境及行为对象中具有不同的取效含义。本文对寒暄语的涵义及形式进行介绍,结合语用学对寒暄语不同的取效进行探讨,探寻造成同一寒暄语取效差异性的种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