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Q型聚类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参加亚洲足球俱乐部联赛(以下简称:亚冠联赛)的32支队伍、126场比赛的进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球队之间在传球成功率、突破成功率、射门次数等9项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射门次数、射正次数、传中数、关键传球、角球次数5项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可见运用Q型聚类分析对球队的各项进攻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各球队的进攻能力,同时,揭示现代足球进攻的发展趋势,并探索出一种比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进攻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对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绵标赛各球队进攻能力的技战术指标进行量化评价.通过研究得出: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进攻能力rsr值,伊朗队最高,卡塔尔队最低;第26届亚训男子篮球绵标赛各球队进攻能力的等级可以分为3级;运用秩和比综合评价法能够直观地量化评价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球队进攻能力,为各球队进攻基本技术、进攻基本战术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11届全运会男子篮球前8名球队46场比赛的6项主要进攻指标的聚类,并对各聚类指标的差异性进行方差分析,对8支球队进攻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全运会男子篮球的进攻发展趋势,并探索一种较合理有效的量化评价球队进攻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对2009年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前8名球队进攻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得出:2009年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前8名球队进攻能力伊朗队最强,韩国队最弱;各队进攻能力与名次呈高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第19届足球世界杯参赛队技术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参加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的32支球队进行分析比较,对各球队技术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强弱队在进攻能力方面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场均进球、角球、助攻、传中、传球成功率、突破和控球率7个方面,防守能力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拦截、断球和解围3个方面;多元发展的欧洲球队在与南美球队的对抗中占据明显优势,攻守平衡是现代足球技战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秩和比综合评价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球队进攻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得出: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前8名球队进攻能力中国队最高,约旦队最低;进攻RSR值与第16届亚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名次具有高度显著关系,RSR值越大;进攻能力的等级分为3个等级,中国队和韩国队处于上级,朝鲜队处于下级,朝鲜队、菲律宾队、日本队、伊朗队和卡塔尔队进攻能力相对较弱,处于中级水平。各队教练员可以根据本届亚运会的进攻指标统计及等级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劫I练计划,为本球队的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对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支球队32场比赛的90个进球的进攻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阵地进攻进球数位列各进攻形式之首;中路进攻是主要进攻路线;进球前通过传切配合是进球数最多的技、战术手段;经过2次传球的进球数最多。  相似文献   

8.
金旭 《体育风尚》2020,(1):212-212
为评价2018-19德甲各球队攻防实力,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TOPSIS法对德甲18支球队比赛中攻防能力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论:1.在进攻实力方面,各球队进攻C_i值与各球队比赛积分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r=0.0895(P<0.01),呈高度相关,进攻C_i值能够反映各支球队的进攻能力,并对球队比赛积分影响较大。2.在防守实力方面,各球队防守C_i值与各球队比赛积分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r=0.065(P>0.05),呈低相关,说明防守C_i值对球队比赛积分影响相对较小。3.在攻防实力方面,各球队攻防C_i值与各球队比赛积分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r=0.697(P<0.01),呈高度相关,说明攻防C_i值能够反映各支球队的攻防能力,并对比赛积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刘毅 《福建体育科技》2011,30(1):23-24,27
对代表2010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前16名球队进攻能力的6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与评价,运用Q型聚类、等级相关分析法、单因紊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等统计学方法片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运用Q型聚类等方法对2010年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前16名球队进攻能力指标进行童化评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能够客观反映各队的进攻能力;聚类...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总进球数量及场均进球数、进球时间、进球前进攻战术形式、进球前最后1传方式、进球方式以及进球区域6个指标对2021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2阶段争冠组8支球队共32场比赛73个进球进行特征分析,得出争冠组中8支球队的进球特征,为中超其他球队发展进攻与防守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女足与亚洲高水平女足进攻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亚洲实力最强的5支女子足球队的攻击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目前中国队在这5支球队当中攻击能力最弱,在进攻的各个技术环节上都落后于另外4支球队。因此通过进攻指标的数据比较来研究我国女足在进攻上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差距,为提高我国女足的进攻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04欧洲杯8 强进攻战术Q 型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8强参加的全部比赛中(不包括加时赛)所运用的进攻战术(不包括前场定位球射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所选择和确定的统计指标对比赛进行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后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由此来研究8强球队进攻战术运用的几种类型,认为在8强球队中有3类进攻战术:捷克、荷兰与法国、丹麦以及英格兰、瑞典式进攻战术;希腊队进攻战术运用自成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特的特征;葡萄牙队进攻战术运用与捷克、荷兰、英格兰、瑞典有一定的相近,但有其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优秀足球运动员年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参赛队员资料,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国家队参赛队员与17届世界杯足球赛8强球队以及韩国、日本国家队参赛队员从运动员平均年龄、位置年龄、主力运动员平均年龄的结构特征及足球运动员中各位置运动员高水平竞技能力持续的大致年龄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寻求我国足球运动员与世界足球强国之间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丁斌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6):724-725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亚洲球队与前八强、前四强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3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亚洲球队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与世界强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强对抗的形势下,很难正常发挥技、战及心理水平.亚洲球队要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应在选材、科学训练、外援引进等方面向足球先进国家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能力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中国13个优秀女子足球队(包括国家队)及8个外国队的比赛进行了研究,临场技、战术统计指标33项.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足球队运动员在比赛中全场40.9%~54.4%的时间在跑动.跑、走、停3者比例为1∶1.7∶0.28,运动员整场比赛活动距离平均为5 128 m.国内、外女子足球队在采用基本阵型上比较接近.阵地进攻是各队采用的主要打法,中路进攻突破运用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是边路进攻,进攻手段中传切配合效果最佳.快速对抗情况下传球技术运用质量较高.无论是快速、慢速、原地情况下接球,非对抗接球的次数都明显高于对抗中接球次数.快速情况下抢球的次数明显高于慢速、原地情况下抢球次数.中前场是运用传球、接球、抢球技术最多的场区.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第19届世界杯决赛阶段32支球队的失球数与时段失球规律和攻防技战术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求更好地把握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今后我国球队的科学训练、足球理论教学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雷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2):186-188
通过分析了德国世界杯足球决赛阶段亚洲球队与世界4强的技术统计,我们发现了亚洲足球与世界4强的巨大差距,并为中国足球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参加2003年女足世界杯各参赛队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世界各国女足水平差距在缩小,整体水平在快速提高。女子足球比赛的对抗性不断加强,打法趋向于快速、简洁。拥有强壮的身体及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在快速、激烈对抗的前提下稳定地发挥技战术水平是当今女足运动竞技水平发展的潮流及趋势。  相似文献   

19.
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中、日、韩3国足球队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通过对第 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中、日、韩 3国足球队技、战术统计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揭示中、日、韩 3国足球队的共性特征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对中、日、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体系中的培养途径、培养目标、教练员队伍建设、训练和教学理念、竞赛体系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比较研究,深入认识中、日、韩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体系的异同,分析各自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了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养应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培养体系,以推动我国青少年足球工作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