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汉时属今辽宁的政区 公元9—23年是王莽统治时期,国号新,23—25年是刘玄统治时期,国号汉,年号更始。25年刘秀即帝位,都洛阳,通称东汉,又称后汉。220年曹丕代汉称魏帝。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某一姓帝王家族世袭统治时都有一个“国号”,循自后来,每一姓王朝每一个帝王在位时,又都有自己的纪年和“年号”。因此可以说,国号是某一姓王朝统治的标志,年号则是某一帝王个人统治的标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年,是西周时期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有人  相似文献   

3.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建都应天,国号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明朝共历16帝,统治277年.  相似文献   

4.
曹操     
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3月15日),中国古代军阀,东汉末年攫取政权,成为东汉倒数第二任丞相。作为三国时期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是魏国的奠  相似文献   

5.
东汉初兴,将星云集。冯异身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他谦让的人品。其实,无论谋略还是武功,冯异都有过人之处。(一)冯异字公孙,西汉末年颖川郡父城县(今河南宝丰)人。他喜欢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和《孙子兵法》。王莽新朝时,朝政混乱,终于引发了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公元23年,绿林军将士拥立刘玄做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年号"更始",从此绿  相似文献   

6.
东汉的藏书机构很多,有东观、兰台、仁寿阁、石室、宣明殿、鸿都门等,但自东汉章和之后,东观超越其他台阁,成为东汉最重要的官府藏书机构.东观集藏书、校正、著书、育人等功能于一身,对巩固东汉的统治,促进文化交流,保存古代典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907年耶律阿保机代遥辇氏为契丹主,并八部为一国,916年称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两年后建都皇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938年改国号为辽,以皇都为上京.983年辽圣宗复国号为契丹,1066年兴宗复称辽,至1125年天祚帝为金兵所擒,辽亡.  相似文献   

8.
《安徽史学》1984年第4期刊载徐修宜文章《曹操是三国时期人吗?》,文章指出: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在介绍曹操时,说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此说值得商榷。确切地说,曹操应为东汉末期人。其一,曹操生于东汉末年。他生前虽然掌握了东汉末期政  相似文献   

9.
蒋介石认为林彪最厉害之处是“谋定而后动” 提起黄埔岛,蒋介石就眉飞色舞,那是他一生事业之发祥地。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黄埔军校共毕业23期学员,但他最器重的,还是大革命时期的前5期。  相似文献   

10.
兰芳 《档案》2012,(3):36-38
夏、商、周时期,兰州属雍州地,为羌戎等少数民族所居.公元前722-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秦霸西戎,遂归属秦地.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7年)置陇西郡,兰州一带为其治下.西汉时置金城郡,归凉州刺史部所辖,延续至东汉、三国(魏)、西晋、东晋、十六国,郡治屡有变迁,仍原其名,直至北魏、北周.  相似文献   

11.
童泽 《湖北档案》2000,(4):38-40
北洋军阀是产生于清末的一个军事政治集团,袁世凯就是这个集团的总头子.从1912年起至1928年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12.
李寅  唐小艳 《湖南档案》2002,(11):41-42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建都应天,国号明。永乐十九年,明成祖迁都北京。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明朝共历16帝,统治277年。但其中建帝和嘉靖帝在两次宫廷政变中,均以失败告终,故明代不予承认,历代帝王像中没有他俩的画像。  相似文献   

13.
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荷枪实弹的我人民解放军气宇轩昂地将总统府踩在了脚下,在场的新华社记者邹健东摄下了这张经典的照片.  相似文献   

14.
何庄 《档案学通讯》2013,(4):101-104
两汉时期的文档官吏在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与统治思想的变迁息息相关。两汉文吏在西汉初年、西汉中期、西汉末年至东汉的儒法合流进程中呈现出法家思想主导、儒家思想开始受到重视和儒法思想合流影响下的不同状态,但是文吏中的少吏在这一进程中受儒学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5.
一、东汉末到西晋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 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东汉政权日趋衰落,而北方少数民族势力不断壮大.在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中,以地处辽西一带的乌丸实力最为强大.  相似文献   

16.
何涛 《北京档案》2012,(4):38-39
1940年,23岁的日本兵浅川今朝男随日本侵略军驻防在良乡县城,后又驻扎在河北镇河南村,日军在河南村驻扎了大约一年半时间.日伪统治下的河南村压抑、毫无生机,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组照片是日本侵华士兵浅川今朝男拍摄的,真实地记录了在日军占领时期河南村百姓们的生活状况,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日军对中国在军事、政治、文化上的侵略和渗透. 这组照片共54张,2003年9月9日,房山区档案馆将其征集入馆保存.  相似文献   

17.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唐朝第二位皇帝,高祖李渊之次子.他在位23年(626-649),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家强盛,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贞观之治"被公认为其中的一段黄金时期.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发展高度,与唐太宗以下用人治国之术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907年耶律阿保机代遥辇氏为契丹主,并八部为一国,916年称帝(即辽太祖),国号契丹。两年后建都皇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938年改国号为辽,以皇都为上京。983年辽圣宗复国号为契丹,1066年兴宗复称辽.至1125年天祚帝为金兵所擒,辽亡。  相似文献   

19.
2012年6月12日至8月30日,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考古所合作,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高峰镇朝阳村3组的熊绍福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计发掘墓葬14座,包括战国晚期、东汉晚期土坑墓各1座,东汉晚期砖室墓1座,东汉至南朝时期石室墓5座,东汉至南朝时期崖墓6座。虽然大部分墓葬被盗扰、破坏严重,发现很少或未发现随葬器物,但其中4座石室墓的墓壁发现一批石刻画像,包括鱼、马、骑行、鱼鹰抓鱼、蟾蜍、蛙、仓房等图像,除蟾蜍和蛙为浮雕外,其余图案均为阴线浅刻,工艺古拙、粗陋,反映了这一地区东汉至南朝时期的丧葬习俗。土坑竖穴墓M8仅存30-50厘米高的墓底,却出土了保存很好的四穿铜戈和较为完整、时代明确、明显带有楚文化特征的两套鼎、敦、豆、壶陶器组合。熊绍福墓群的发掘,为三峡地区古代物质文化研究增添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王建 《兰台世界》2013,(11):135-136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法治思想达到了先秦法家思想理论的最高峰,对秦以后的各个王朝的统治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