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范丽群  周祖城 《软科学》2006,20(4):117-121
通过实证研究,对企业伦理气氛和不道德行为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得出企业伦理气氛影响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并且遵循道德规范伦理气氛和遵循法律制度伦理气氛与不道德行为呈负相关关系,利己主义的伦理气氛与不道德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本文的结论为企业实际管理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叶文琴 《软科学》2004,18(4):75-77
传统上我们在评价企业的一项决策是否合理时,大都从政治、法律、经济、技术等角度进行评价。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日益重视,企业在评价一项决策是否合理时,加上伦理道德的考虑也就显得日益必要。根据西方学术界的已有研究成果,提炼出企业伦理决策过程的三个构成要素,即“伦理感知”、“伦理判断”和“伦理意图”,从理论上阐述了三者的关系并加以实证检验,说明三者构成企业伦理决策过程是可行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自从关系营销概念提出以来,“信任”与“承诺”是营销学界关于关系营销KMV模型中公认的两个中心维度,但KMV模型在实践中远不如理论那样具有影响力,因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关系营销KMV模型井对此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以期对企业走出关系营销的困境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夏春丽 《科教文汇》2007,(9X):157-157
企业管理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围绕人的伦理道德展开的历史。管理伦理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作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本文从企业管理效率的层面探讨了管理制度的伦理性,揭示了管理与伦理的内在契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企业伦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逐渐从“以物为本”或“以资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特别是在现代伦理型企业中,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企业伦理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基于此,论文论述了“以人为本”的企业伦理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伦理气氛及不道德行为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企业伦理气氛状况和不道德行为的差异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处于行业不同地位的企业、上市企业与非上市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在企业伦理气氛和不道德行为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管理者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应该注意这些方面对企业伦理气氛和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根据企业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伦理建设,提高伦理层次。  相似文献   

7.
陆伟华 《现代情报》2014,34(10):66-69
信息伦理是现代图书情报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信息伦理提出许多难题.本文主要阐明对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分析大数据时代所面临的信息伦理困境并提出如何走出困境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丁雪  杨忠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150-156
微创新产生于互联网行业,是帮助企业跨越“创新者困境”的有效策略。然而现有对于微创新的研究大多从理论分析出发聚焦微创新的概念与特性研究,对于微创新是如何帮助企业走出“创新者困境”的问题缺乏探讨。因此,本研究以微创新视角为切入点,结合互联网典型企业的核心产品——腾讯微信的案例,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通过使用案例研究方法,对相关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微创新的两个类型,即前摄性微创新与回应性微创新,并基于此探讨不同阶段两类腾讯微信是如何对两类微创新进行组合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加强对微创新的认识,在实践上对企业走出创新困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情景下企业伦理行为的消费者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深度访谈法,分析消费者是如何响应企业的伦理行为,以及形成不同消费者伦理响应结果的深层次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情景下消费者对企业伦理活动的响应可归结为5种类别,即抵制、质疑、无所谓、赞赏与支持响应;消费者对企业伦理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伦理意识、消费者伦理认知努力、伦理感知性公平、企业伦理动因推断、消费者规范理性,以及消费者CSR-CA信念。进一步,本文发展了一个消费者伦理响应的一般性框架,旨在对消费者伦理响应的影响过程与机制进行深刻的描述。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重要结论,并就企业如何刺激消费者支持伦理行为,并鼓励他们将其转化为真正积极的购买行为提供了一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叶明  鲁咏梅 《科研管理》2000,21(4):91-96
倪光南、王选被“炒”、彩电价格大战、伟哥开泰被禁等事件使人们日益认识到高技术企业伦理的深远影响。高技术企业伦理是其成长中与资本、技术、制度同样意义重大的方面;它把企业伦理学的研究落到实处,延伸到高技术企业;它与经济学研究中人精神回归的趋势相呼应,我们对企业伦理关系的研究是从高技术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及企业与社会之间三个方面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管理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围绕人的伦理道德展开的历史.管理伦理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作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本文从企业管理效率的层面探讨了管理制度的伦理性,揭示了管理与伦理的内在契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企业伦理化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自从关系营销概念提出以来,"信任"与"承诺"是营销学界关于关系营销KM V模型中公认的两个中心维度,但KM V模型在实践中远不如理论那样具有影响力,因此本文提出了改进的关系营销KMV模型并对此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以期对企业走出关系营销的困境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美好生活、政治与现代性--古典政治哲学的嬗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政治哲学关切何谓“真正的政治”,把回答什么是美好生活作为政治哲学的中心问题,现代政治哲学则丧失盘问何谓“真正的政治”,导致现代性危机,因此,为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与关注政治哲学,寻找现代政治哲学走出困境的思想资源,对古典政治哲学深入探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从“公正”、“契约”等方面对伦理道德进行探讨,发展到今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对而言,企业伦理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概念,并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仍是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干,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持。究竟何种伦理体系更适用于企业运作?我尝试过“求助”于专门的伦理学专著,发现整个过程是充满矛盾和缺乏依据的,且因为其笼统性的言词,失去了可信性。最后还是返回到经济学角度寻求到了一定的解答。面对浩如烟海的伦理学体系,在此仅分析功利主义在企业伦理方面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芒福德在探讨如何走出现代技术困境时,曾提出了把技术分为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他认为现代技术困境在于男性技术的过度发展而女性技术却被忽略了;要走出现代技术困境必须回归到以生活为导向的女性技术。但是芒福德的理论却面临着三大主要理论困境:一是女性技术在考古学上的困境;二是女性技术和男性技术的划界困难;三是一些女性主义理论对“女性”的解构。  相似文献   

16.
符合论的困境主要表现在 :1、在符合关系上 ,“主客分立前提下的符合是不可能的” ,“符合关系无法检验” ,“相似论是错误的” ,“不能用效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体” ;2、在对象的客观性上 ,“事实具有主观性” ,“没有纯粹客观的实在” ;3、在逻辑上 ,“符合论真理的定义本身有困境” ,“符合具有逻辑困境” ;4、以经验论为基础的符合论也是困难重重。符合论的这些困境 ,有些对符合论来说是致命的 ,为了拯救符合论 ,特以这些困境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田奋飞 《未来与发展》2007,28(11):36-39
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从战略决策文化、管理假设文化与伦理价值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不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模式、管理模式及企业伦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情报学立场——情报学走出困境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华  孙宁宁 《情报科学》2007,25(12):1769-1772,1822
情报学面临系列危机:情报学学科独立性危机、情报学理论功能危机以及情报学研究中人的缺场导致的“无人”危机;研究和明确情报学的立场是情报学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理论从科学与人文关系的视角看科学发展观宋海龙①自然选择的迷雾彭新武①从“马恩对立论”透视自然辩证法的当代价值袁方①科学的问题谢鸿昆①环境伦理学的价值论困境及其症结孙道进①语境的逃离与重建——从实用主义观点看环境伦理的话语建构姬志闯①近现代科技革命与传统思维方式博弈论萧成勇②“科学伦理”研究范式的转换谈际尊②解读信用理念形上原理及其伦理意涵的道德生态陈绪新②公共健康实践的伦理原则探析史军②环境物的“内在价值”——第三种思路曾小五②从生物多样性走向文化多样性盖光②“自然”何以“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9,(4):110-113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探讨员工—组织关系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性关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关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关系不显著;类亲情关系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显著负相关;经济性关系、社会性关系和类亲情关系的交互效应显著负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表明在中国情境下,员工会根据与组织关系的"亲疏远近"采取不同的伦理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