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青年》并非一创刊就名扬天下,景从如流。今人的视线,早被"一代名刊"的光环所遮蔽,甚少注意陈独秀于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时,其实并没有什么高远的志怀和预设路径。《青年杂志》没有正式的"发刊词"。创刊号上只有一简单的"社告",内中除申言"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以及"于各国事情学术思潮尽心灌输"外,其他均属于编辑体例的具体说明。创刊号首篇是陈独秀撰写的《敬告青年》一文。该刊虽有几分"发刊词"的意味,但其所揭示的六条"新青年"准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  相似文献   

2.
《荷花淀》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青年妇女的群像,青年妇女们是主人公,小说的主要情节也应该紧紧围绕这群青年妇女来设置和展开。但在小说的核心事件——“伏击战”中,我们看到妇女们的介入完全是一种偶然,她们只是一种陪衬而非主体;换言之,即使没有水生嫂她们“弄拙成巧”的诱敌人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春日》诗流传广泛。本文通过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辨析提出笔者的观点:《春日》不是在曲阜或泉林写出的;诗中的“泗水”是朱熹家乡的泗水,而非源于山东的泗水;山东的泗水是淮河的支流,而非黄河的支流;《春日》是纪游之作,而非说理之诗。  相似文献   

4.
屈原《九歌》研究中,争议颇多。本文就四个问题提出个人看法,即认为《九歌》是屈原独立创作而非民间巫歌成分为主;是晚年所写而非早年所写;是楚国岁时常祀之祭歌,而非某一次祈战获福的祀歌;《九歌》中渗透有屈原的失意感情,但无明显的思想寄托和讽谏。文章着重内证,从《九歌》内容上论证了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对前人的论述,有所比较、吸取和商榷再议。  相似文献   

5.
李端《芜城怀古》实为绝句而非律诗,四库馆臣说法有误;《解颐新语》作者为皇甫汸,《明史·艺文志》误载为"皇甫循";《四库全书总目·解颐新语提要》中"黄金费尽教歌舞,留与他人乐少年"之作者应为司空曙,而非韩滉或顾况;《解颐新语》原文指"棹里自成歌,歌竟乘流去"之作者为李商隐,《提要》云:"今《义山集》中亦无之,不知所据为何本。"经考订,该句诗为孟浩然所作,而非版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二《招》(《招魂》《大招》)所招为屈原魂而非楚怀王魂(或其他楚王魂);二《招》为抒情言志之作,而非所谓实用的招魂辞;《招魂》以生活招,《大招》以政治图景招,《招魂》主要着眼于“己”,《大招》则更多着眼于“朝”;二《招》采取幻设以讽刺、对比以讽刺的手法,具体各不相同;二《招》寄意遥深,委婉曲折,与屈原正道直言截然不同。二《招》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应该得到新的认识与发掘。  相似文献   

7.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收录了177件书法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然在梁巘《行书四言诗轴》释文中,编者对梁巘生年、去官、著述的考释存在错误。梁巘约生于雍正五年(1727),而非康熙四十九年(1710);梁巘“丁父忧”期满后主动放弃候补机会,而非“辞官”;梁巘著作是《评书帖》和《承晋斋积闻录》,而非《论书笔记》。从印章、署款方式和书法风格看,梁巘《行书四言诗轴》应系伪作。  相似文献   

8.
薛涛所写的《离诗》,是《五离诗》,而非《十离诗》。写《离诗》的原因是得罪了韦皋,而非得罪元稹。  相似文献   

9.
时下或真或伪的“推荐书目”纷纷炮制出炉,有的话语客气,称为推荐;有的则硬邦邦地要求“必读”。说读书易,但读好书难,面对纷繁复杂的推荐书目迷局,三位专家如何看待呢——80年前《京报副刊》推荐“青年必读书”,许寿裳推荐了凯本特《爱的成年》、法布尔《昆虫记》、鲁迅《呐喊》、周作人《点滴》等,常维钧推荐了《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胡适文存》、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鲁迅《呐喊》、汪静之《蕙的风》等,吴曙天代祖父推荐的却是《孝经》、《论语》、《孟子》、《尔雅》等。文人学者人言人殊,共同的只有一点,即所推荐的都是经过时间筛选流传下来的书,而非新书广告。  相似文献   

10.
文化类节目《局部》通过展现世界各地的艺术作品,聚焦其中不易察觉的精彩细节,与观众分享艺术的美好。文化节目《局部》节目中蕴含对青年的美育价值,这对当代青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节目《局部》对青年进行美育,要理论结合实践,提升青年审美认知水平;结合节目叙事形式,引导青年审美意识形成;探索历史人文精神,发现人类文明之美。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青年婚育观问卷》和《圣克拉拉宗教信仰程度问卷》对福建省1192名青年施测,探讨闽南宗教文化对青年婚育价值观的影响。结果表明:闽南青年对于婚姻资源等价观和婚姻特质契合观有较高认同度,其宗教信仰程度显著高于非闽南青年;青年婚育观与宗教信仰程度显著相关;闽南青年宗教信仰程度对青年婚育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正>杨贤江(1895-1931)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他在二十年代撰写了教育论著《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并且经常在当时的《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国青年》上发表论文,其中大量是针对青年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成为青年的良师益友,对今天的青年和青年工作者仍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陆机作为一代文豪,著述甚富,除大量的文学作品外,史志目录还著录了他所撰写的晋朝第一部当代史《晋纪》。但综合史料加以考辨,此书的主要作者应为束皙,而非陆机;此书的正确名称应为《晋书》,而非《晋纪》。这部纪传体的晋史之所以误作编年体的史书,也是有因可寻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2014,(5):F0002-F0002
瞿建慧,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吉首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吉首大学青年科技之星。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省社科和省教育厅等项目8项;在《中国语文》、《民族语表》、《方言》、《语言科学》、《语言研究》,《汉语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相似文献   

15.
<正>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劝学》《师说》的“学习提示”部分这样提示:“阅读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来理解文章的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这强调了要开掘出荀子《劝学》、韩愈《师说》“议论的现实针对性”。只有全面而非片面、深刻而非肤浅的阐述,才能契合本单元学习任务“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笔者试着来阐释此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雄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和教育问题研究。研究的内容有: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青少年价值观;独生子女、青春期性教育问题;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少年儿童与家庭教育;中外青少年价值比较等。出版的专著有:《青年文化:回溯与思索》、《中国大学生部落》、《中国青春期教育研究》、《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摇滚与中国新生代》、《高起点上做父母》等。他还发表了许多论文:《当代青年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和谐教育”模式研究》、《独生子女的优势与缺点》、《第五代人的价值观》、《青春期与性》等60多篇。  相似文献   

17.
2015年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与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在内容上的联系有以下五点:一是大学生理想信念与青年抗日必胜信念的联系;二是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与青年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的联系;三是大学生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与青年科学认识中国革命的联系;四是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青年认识自身带头示范作用的联系;五是大学生参与中国梦的实践与青年参与抗日的实践的联系.对这些联系的把握有助于对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的理解和对2015年版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2013,(1):80-83
回顾2012,跟“PONIT·态度”合作过的校媒有:四川外国语学院《地平线》、中山大学《中大青年》、武汉大学青年传媒集团《珞珈青年报》、云南大学《新闻周刊》、深圳大学《深大青年》、南昌大学昂扬记者团、扬州大学“扬大青年》和中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通讯》。  相似文献   

19.
《隋书.经籍志》的相关记载并不能成为《礼记》并非戴圣所纂集的证据;汉代今古文之争多为利禄之争,而非学术之争,所以戴圣纂集《礼记》时收入古文经作品是完全可能的;《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记百三十一篇"便包括《礼记》四十九篇。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二心集·〈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解释作《希望》的动机时说:“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当时青年的消沉,是一种“时代病”。《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中说:“中国现今的一部分人,确是很有些苦闷。我想,这是古国青年的迟暮之感。世界的时代思潮早已六面袭来,而自己还拘禁在三千年陈的桎梏里。”拘禁青年、使青年“消沉”的“陈的桎梏”,不仅有延续了三千年的封建政治,还有封建主义的教育。《坟·寡妇主义》说:“在寡妇或拟寡妇所办的学校里,正当的青年是不能生活的。”青年们经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