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桑哲(以下简称桑):钟先生,您对"语文"这个概念是如何理解的?您认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钟振振(以下简称钟):"语文"这个概念,我的理解是语言文学."语"是语言,"文"是文学.中学语文教学要兼顾这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有语言,又要有文学.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普通话是我国各民族现在的共同语.汉语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文学是指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又分为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中学语文是学习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基础内容,中学语文暂时还没涉及到文艺学和文献学.中学语文教学直接关系到大学中文系学生的素质.如果基础教育阶段方向有偏差的话,以后要纠正就比较难了.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初,语文脱离经学,学习西方,独立成科.现代语文教育伴随儒家文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深刻的历史断层.在"断层"性变革中,在反封建、引进西方科学民主的呐喊声中,现代语文教育以"科学救国"为追求,开始了世纪之旅.  相似文献   

3.
自语文独立成科以来,阅读教学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优化阅读形式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出发,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谈谈如何对小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自语文独立成科以来,阅读教学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优化阅读形式是提高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出发,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谈谈如何对小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观念: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各国语文教学的发展历史,清晰地呈现出一条由文学熏陶到语言实际运用的运动轨迹。语文教学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无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教学实践也证明,那种单纯为培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语文教学同样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所以,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文学熏陶并重已成为各国语文教学的共同要求。如:美国在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占有重要的一环;法国的语文科中,文学课仍作为重要部分,教材精选了许多文学作品;西德由弗兰茨·海贝尔教授主编的一套语文教材指出: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会读、会说、会写、会交际,并且具有文学欣赏能力;苏联十年制学校使用的语文教科书更是分语言教材和文学教材两套,平分秋色;日本高中的“现代国语”课,课文也大多是  相似文献   

6.
我国母语教育有悠久的历史,现代语文课程也已百年,但至今并未真正独立成科.教学内容仍是相关学科的混杂物,教学方法更是混乱无序,教学思想还处于混沌状态,连"语文"的含义都无统一认识,"一语四文"竟成认识的主流!课程标准的所谓新理念,更让语文教师们莫衷一是,老教师们都不知该如何教学了.原因何在?我早已指出,背离汉母语教育自身规律盲目西化就是根源.百余年来西方的"主义、理论"害苦了汉母语教育.洋枪洋炮、洋科学洋经济比我们先进,洋文洋语也比我们先进?!我们的最富民族性的语文课程,也一次次西化,可悲啊!我们该学的不在于西方的什么理论、主义,而应学西方的科学-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用来对我们民族的语文课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少谈些主义多研究实际问题,才是语文教育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持续几年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已经"冷场"了,但热闹过后似应有个沉淀,本文算一个不像样的答卷吧. 一、偏了语言学,应重视文学 多少年来,现代中国语文教育一直有意无意地躲避着文学,文学在语文教育中一直背着骂名."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课"是流行于语文教育界的贬义语,语言(言语)学才似乎是语文教育的正统;"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的口号一直"广泛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眼下,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许多有个性、有思想的老师,纷纷通过自己的课堂,表达对语文教学的理解.这样的景象令人欣喜.但我们发现,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课堂:有的过于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课、情感课;有的十分在意文本中的文学因素,将语文课上成了文学赏析课、文学指导课;更有的过分展示教师自身的个性,热衷于上"另类语文课",仿佛越"新"越好,越"奇"越妙.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这门语言文学课太偏重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结果把语文课变成了文学知识课或文学评论课,从而大大弱化了语言的艺术这一文学本质。文学是人学,心学,美学,语文是一门极具文学色彩的实践性学科,因而现代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决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这门语言文学课太偏重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结果把语文课变成了文学知识课或文学评论课,从而大大弱化了"语言的艺术"这一文学本质。文学是人学,心学,美学,语文是一门极具文学色彩的实践性学科,因而现代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决不能靠单纯的记忆几个字词,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教育及其教材编写是随着历史不断演进的,我国的语文教育历史悠久,可划分为古代语文教育(1904年国文独立设课之前)、近代语文教育(1904年至1949年)、现代语文教育(1949年至"文革"结束)、当代语文教育("文革"结束至今)。语文教材是在古代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大体上可分为:蒙学教材、经学教材、诗文选本。我国语文教材历史  相似文献   

12.
1979年吕叔湘同志曾尖锐指出: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少。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一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学生的语文基本功虽然有所提高,但并没有真正达到过关的程度。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少有这样几个突出的问题值得讨论。1.把语文课上成了作品分析课、阅读欣赏课。我国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沿袭前苏联五十年代文学课的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50年代翻译的谢彼托娃《阅读教学法》把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1)初读课文.教学字词;(2)逐段分析,讲解课文;(3)总结巩固,练习作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前苏联五十年代的教学模式今天仍然是我国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语文这门语言文学课太偏重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结果把语文课变成了文学知识课或文学评论课,从而大大弱化了"语言的艺术"这一文学本质。文学是人学,心学,美学,语文是一门极具文学色彩的实践性学科,因而现代的语文教学,对语文能力的培养决不能靠单纯的记忆几个字词,  相似文献   

14.
说明:一、冒号前边的数字是期号,后边的数字是页码;二、消息、补白短文以及图片等均未收入本目录。 ·特别关注·语文教育百年1.3语文教育百年概述马豫星1.4语文教育百年教训张彬福1.6百年语文教育经验漫述曾洁1.8为语文真正独立成科(课)而奋斗余应源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2.3我为话题作文鸣冤屈王德银2.4话题作文面临的尴尬黄厚福2.5话题作文寿命几何祖建平2.5为话题作文叫好明道权2.6后退是没有出路的陈明体2.7“多样性”是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曹阳“非指示性教学”再思考3.3师生合作共同成长王尚文3.5“非…  相似文献   

15.
我理解的"语文味"是指"文化语境里的语言味和文学味"。文学在语文现行教材中有其相对独立的地位,不同类型体裁的课文在教学时是有区别的。我们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应该有"文学意识",重视文  相似文献   

16.
耿红卫 《教学与管理》2012,(33):104-105
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正规学制,史称"癸卯学制"。该学制在中小学堂中开设有"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课,从课程开设的规定中,可以看出两课程已经具备了以阅读和写作教学为主体的语文学科的特征,拉开了具有现代学科意义的语文教育的序幕。从此,语文教育从传统的文史哲不分的"大语  相似文献   

17.
<正>文言文的学习,向来都是注重在识记,记住作者,记住文学尝试,记住字词翻译,记住文章的中心,记住文句的分析,记住一些"为什么"和"答案"。其实,我认为,光靠记忆,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悲哀?初中文言文教学不好教,有的实词、虚词的释义不同的教学参考书给出的解释是不一样的,同一课的《语文教学参考书》因版本不同释义也不一样,这就给教学  相似文献   

18.
开卷     
<正>《感时忧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拓荒者"夏志清忆往追昔之散文集。书中以款款深情、细腻的笔触、深邃的思想回忆作者的求学之路,以及与众多文人的因缘际会,描绘了独特时代下的文人群像,更彰显了中国文学中"感时忧国"的伟大传统。作者在文学上的主张,已收入《中国现代小说史》和《中国古典小说》两书。此外有两篇名文,颇见他的独立见解,多已收入本书。在《人的文学》中,作者写道:"我认  相似文献   

19.
任富强 《现代语文》2004,(12):15-16
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为语文学科独立设科,将具有现代学科教学意义的语文科目从明道宗经征圣等传统教育中剥离出来,赋予它实用的品格.<学务纲要>明确规定:"其中同文学一科,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公私实用.但取理明词达而止……止贵明通."并认为:"惟近代文人,往往专习文藻,不讲实学,以致辞章之外,于时势经济,茫无所知."很明显,"癸卯学制"重视语文的实用功能,针对传统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不敷实用的弊端,提出了语文教学经世致用的教育主张,不论其实际效果如何,从学理上看,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进步.它在理论上摆脱了主宰传统教学灵魂的宗经征圣、代圣人立言的义理教育的束缚,还语文教学于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20.
字典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分别安排了音序和部首查字典教学内容.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认认同偏旁的字"的教学中,我惊喜地发现个别学生竟然"搬"出了<新华字典>.语文园地六"说说同偏旁的字"的教学中,我又发现很多学生都在使用字典.看来,小家伙们对这本书很好奇.考虑到字典对巩固拼音和独立识字的特殊作用,我在一年级上学期期末,上了一节"认识字典"的语文实践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