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上的私募基金大力促进了高科技产业化。过去几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为了预防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链断裂,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与运作应采取与国际化接轨的国际惯例,例如采取有限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的主流组织形式。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国际化问题,是中国相关学者几乎没有明确研究到的一个崭新的议题。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一方面私募股权投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研发带来企业可持续创新,在这两个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企业中,什么样的支持企业能力特征会带来企业的高研发投入,进而带来企业的可持续创新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以43家创业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7—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企业制造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盈利能力及企业综合能力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而企业成长能力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A股证券市场低迷,同时证监会暂停IPO的频率和时间提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将目光转向了并购市场,希望通过参与并购将自己的投资方式多元化,同时也能为基金投资退出探索新的方式。通过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企业并购的典型案例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并购上市将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退出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渠道,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应该积极探索自身所能扮演投资角色的多元性,提高自身在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从而才能最大化实现投资的收益和回报。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受到重创,原有的世界格局即将被重新洗牌.为使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调整期间迅速脱胎换骨,一场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如何组建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理利用好巨额储蓄与外汇储备,让其为产业结构调整服务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从本土私募股权基金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优势以及如何深度结合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0—2016年我国各省区市经济增长、创新能力等指标建立面板数据库,实证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影响,而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创新绩效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有着正影响,知识获取能力对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有着负影响。提出地方政府增强区域创新意识和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内部治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外资使用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庄芳 《科技广场》2012,(9):193-196
私募股权不仅可以给中小企业带来资金,还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上市,对中小企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立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和我国私募股权融资的动因,从宏观层面和中小企业层面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投资工具,因其非公开发行与私下募集的特性,从而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为了监测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所诱发的潜在风险,本文在知识引导决策的基础上,结合近邻混合案例检索决策规则的优点,提出了相似度加权投票组合的私募股权投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了私募股权投资风险的备选指标体系,并从清科集团(Zero2iPo)发布的年度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中选取了一些典型项目作为案例样本进行了实证评价。实证结果表明,私募股权投资风险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加而增加,并因此可能会导致投资项目的失败;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尽管私募股权投资风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其是能够被有效评估与准确预测的。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4,(6):117-120
分析了学术界关注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根源,归纳了家族治理与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互动关系,探讨了社会资本对家族治理与私募股权融资的互动关系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本领域未来的三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欧阳瑞 《科技广场》2007,(2):111-113
本文首先介绍了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历史和国际通行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治理机构,在比较国际和台湾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和现状、并结合我国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国内目前私人投资基金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是以非上市企业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一种投资方式,它的运作载体就是私募股权基金。私募股权基金作为金融中介工具,开辟了不同于银行和股市的直接投资渠道。私募股权投资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金融风险、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都有重大作用。但是,私募股权投资在我国仍徘徊于合法与非法的边缘,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缓慢,与我国多年来持续快速增长的经济不相称,不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和风险分散能力,不利于产业创新和转型。在我国当前存在融资格局不够优化、资本市场层次不丰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的大背景下,对私募股权基金进行深入分析,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私募股权投资时机的选择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私募股权投资时机对被投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选取深圳中小板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私募股权投资选择不同的时机进入,会对被投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同影响。初创期进入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扩张期进入则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成熟期却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入时机越早,对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作用越明显,企业的资金和资本越能够得到迅速增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企业、投资基金及科研组织的协同创新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如何通过对赌协议(亦称估值调整协议)等机制设计,解决合作研发中企业、投资基金及科研组织间的逆向选择问题,同时防范合作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并通过案例研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企业可在与投资基金的对赌协议中,将其最优市场投资在好市场环境下所获市场收益确定为目标收益,并承诺达不到目标收益就将其足够多份额的股份无偿转让给投资基金,同时,要求投资基金在其达到目标收益时无偿转让相应股份,以此将其与低赢利企业区分开来,促进合作研发达成,并最大化自身利润.  相似文献   

13.
郝颖  刘星 《科研管理》2008,29(5):126-137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研究视角,首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及其通过股权融资渠道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不同股权融资结果和融资规模下的公司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资本市场融资条件通过股权融资渠道对公司投资行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对于未取得股权融资的公司,股票市价与企业投资水平不相关。(3)对于取得了股权融资的公司,股票市价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4)股权融资的规模越小,企业投资水平对股票市价的敏感性越高。(5)股权融资的规模越大,内部人控制下的公司投资行为倾向于更大规模的扩张。  相似文献   

14.
对于活跃在中国的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家,刚刚过去的2005 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有多个以中国为投资市场的创业和私募基金募资成功, 也有众多企业和项目获得了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的青睐。软银亚洲在盛大项目上的暴富、华平投资“完美收购”哈药集团、“全球最具吸引力的赚钱机器”凯雷集团“收官”徐工以及新桥资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处处都可看得到私募股权基金的踪迹。而自2004年私募股权投资复苏以来,国内规模不等的私募股权投资论坛在北京、上海及深圳等国内私募股权投资比较活跃的地区相继召开,平均每月就有一次上规模的私募股权投资论坛召开。一时之间,人们突然发现“私募股权”迎市而动,浪潮激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小、风险高、无担保和盈利能力不足等特点进行分析,首先指出形成孵化器融资难题的内因与外因。其次,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优点,探讨了三种孵化器互联网股权融资模式。最后,建立起了适用于中国孵化器的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并进一步对平台的可行性、主要功能、业务流程与运营模式四方面进行全面剖析,从而提出科学有效的发展对策与风险监管措施。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有效拓宽了孵化器的融资渠道,为解决孵化器的融资难题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构建了"关系强度—合作模式—知识创造"的逻辑链条,研究企业间关系强度如何通过合作模式影响企业知识创造,以及环境不确定性对关系强度与合作模式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以我国305家制造类企业为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企业间关系强度对企业知识创造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股权式合作在关系强度与企业知识创造中起中介作用;股权式合作对企业知识创造的作用大于契约式合作;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关系强度与合作模式间的关系。其中,市场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关系强度与股权式合作模式间的关系;技术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关系强度与契约式合作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机械制造与零部件产业作为制造业的支撑,获得了私募股权投资的青睐。基于CVSource数据,对2011-2012年机械及零部件行业获得的股权投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测算,并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7)
近几年来,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风险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及私募股权公司等)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融资渠道不畅、融资门槛高,股权交易市场不完善、受惠面狭窄,创业风险投资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等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科技银行作为一种科技与金融合作的创新工具,将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资金瓶颈。本文通过对比科技银行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探讨适合我过科技银行发展的模式和策略,推动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企业对人才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股权激励作为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挽留人才的常用工具,也被广泛应用在互联网企业中.从股权激励要素特征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在2006—2020年实施过股权激励计划的25家互联网企业实施的65项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时主要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两种模式为主,激励对象更倾向于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激励额度整体偏小;同时股权激励计划在行权条件和激励期限的设计上偏向于"福利型",存在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同时实施的现象,并从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融资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顺序应遵循“啄食”理论(Pecking Order),即内源融资优先,债权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然而,我国上市公司却普遍存在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这与国外成熟市场的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如何抑制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优化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