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传统的游记散文,珍品满目。如宋代苏东坡的《石钟山记》、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都是传世之作。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则是这个时期游记散文的最高成就。它以写山水而寄寓政治感怀,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高度的哲理性。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后赤壁赋》、苏舜钦的《苏州洞庭山水月禅院记》和王勃的《滕王阁序》等一大批游记散文,融写景、写情、抒情、托志、阐哲理于一体,达到艺术和思想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
苏轼游记散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全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苏轼游记散文的艺术特色与精神,然后从四个时期阐述了苏轼游记散文及文化背景:初出茅庐、入京为官、出任地方、被贬黄州。  相似文献   

3.
构成游记的要素游记,一般由游踪、风貌、观感这三个要素组成。游踪,是指作品中记叙的具体游程,它是游记的骨骼;风貌,是指游记对象的风情状貌,是作者所见所闻的具体描述,它是游记的血肉;观感,是作者在游记过程中思想感情的跃动,是作者从美学角度对自然景色、地方...  相似文献   

4.
周荣寿撰文认为,新闻游记不仅要求事新、景真、情深、而且要短小,能吸引读者、听众。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仔细观察,详细占有材料。在游览山水风光时,不仅要观察它的全貌、也要观察它的局部,才能抓住它的特色,领略它的自然美。如果看不真切,动笔时凭主观臆测去写,难免浮光掠影。二、立意新颖,确定中心思想。报纸、电台要传播新闻,由于篇幅有限,因此发的游记要短小精悍,要在写景写情写人中,写出新意来。这就要求记者和通讯员能运用捕捉新闻的敏锐嗅觉,立意新颖,确定好游记的中心思想,满怀激情地讴歌我们变革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先谈广播游记。各类游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写作的主要对象是地理风光。我国的文字游记产生很早,渊远流长。历代文人在游记中展现出了描山绣水的娴熟本领,赢得了人们长久地广泛地喜爱。广播这个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出现之初,主要播送报刊上的各种文章。以后,根据自己以声音传播事实和感情的特性,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些文章体裁和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6.
晚起的电视游记,以迅猛不及掩耳之势,闯入人们的生活,《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万里长城》,以及许多精巧的短片,一部又一部,使人们观之着迷,美不胜收。陕西电视台拍摄的电视游记系列片《蜀道》(十集),就是我国电视游记崛起的浪潮中诞生的。它内容清新,顺畅自然,古今交融,历史性、趣味性、知识性兼备,富有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是一部比较成功的系列游记片。  相似文献   

7.
杂谈游记     
一游记是属于散文的一种文体,也是一种优美的、多样的、灵活的文体。它能够超速地反映现实并且引人入胜,具有比较强烈的战斗性。它所表现的内容,也是无所不包的,它可以描绘名山大川之胜,也可以记录风土习俗之异;它可以报道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生活和命运;也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件国际上的重大政治事件。它所采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一首文笔优美的抒情诗,也可以是一封感情奔放夹叙夹议的书简;它可以是像小说一样完整的故事或富有传奇性的  相似文献   

8.
游记文学,是用文学手法记述游历的文章。这种文体专门用来记述作者的游踪,描写山光水色、奇花异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乃至社会变革、伟人功绩。优秀游记作品,可以使人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和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得到文学艺术美的享受,还可以受到广博的海阔天空的知识启迪。正因为此,人们往往喜欢游记。  相似文献   

9.
漫话游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篇优秀的游记,就像是散文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它能以其优美的语言、迷人的画面而赢得人们的喜爱.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人人都登上万里长城最高处,去饱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风光;不可能人人都亲临首  相似文献   

10.
唐宋散文大家及其他名家的散文,最受欢迎和最具文学审美价值的是山水游记。唐宋山水游记或为情趣、或为理趣,是中国古代山水游记史上的双子星座,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最璀璨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必须处理好生态和文学、生态真实和艺术创造的关系。《飞屋环游记》以艺术想象性和创造力与生态进行对话,并将它转换为动画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文本。动画让生态的整体诉求和冒险、爱情追求互相抵牾,在充满辩证式的张力之感中凸显生态的意义。动画的张力之美主要体现在叙述主旨的转向、人物灵魂的升华以及音乐的转换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热不断升温的今天,广播游记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这是因为它通过声音向人们展示了景观的诗画美,产生美的吸引、爱的共鸣、情的陶冶,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热不断升温的今天,广播游记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喜爱.这是因为它通过听觉感触向人们展示了景观的诗画美、联想美、哲理美,给人以画的赏心、诗的品味,产生美的吸引、爱的共鸣、情的陶冶.  相似文献   

14.
李倩  刘力莹 《兰台世界》2014,(11):98-99
晚明之际,出现了众多的山水诗人和游记小品作家,袁宏道作为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可谓其中之翘楚。袁宏道一生性耽山水,不仅创作了大量山水诗文、游记小品,还在旅游方面具有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15.
游记,不是写物采风的流水帐。作者借山水之游,或赞美自然,或褒贬世情,或张扬哲理,或追求理想-总有所寄托。成熟的游记,通过描写自然风情,无不在表达一种思想,寄寓一种感情。衡量一篇游记的高下优劣,也就不只看它描写了什么,还要看它表达了什么,寄寓了什么。中外的优秀游记,往往笔在山水风情,而意在山水  相似文献   

16.
晚明之际,出现了众多的山水诗人和游记小品作家,袁宏道作为晚明著名的文学家,可谓其中之翘楚。袁宏道一生性耽山水,不仅创作了大量山水诗文、游记小品,还在旅游方面具有独特的体验与感悟。  相似文献   

17.
域外游记,亦称海外游记或旅外游记,指作者游历海外或出使异国时所作的笔记、日记、行记等作品,多为记述旅途见闻、考察异域风物、抒发旅行感受等。域外游记古已有之,到晚清蔚为大观。游记作者的身份呈多元化,主要有天主教徒、奉派使臣、留学生、自由文人四类。晚清政府为改变“全不知外之政事”的尴尬局面,规定出洋官员须以日记形式定期汇报驻外情况,以备查考,  相似文献   

18.
游记是一种重要的文献类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记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古代游记的研究状况进行简略综述,并指出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名,明南直隶江阴县(今江苏江阴市)马镇人。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我国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探险家、文学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不满明末的腐朽统治,毅然放弃任官,以毕生的精力从事艰苦卓绝的科学考察事业,是我国古代罕见的旷世独步的奇人。在旅游考察中,他主要以日记的形式,撰写了我国历史上篇幅最大、最为杰出的游记著作——《徐霞客游记》。钱谦益曾称:"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乃千古奇书。"国际著名科技史权威李约瑟博士赞美他有"惊人"的地理考察能力;我国学术界名流梁启超称他为中国学术史上的创新者;毛泽东曾在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号召大家学习徐霞客的求真考实精神;李先念则在纪念徐霞客诞辰四百周年之际欣然题辞:"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徐霞客游记》有多少版本?各有什么特色?它们是怎样演变的?这是深入研究《徐霞客游记》这部历史名著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旅行研究对游记文学研究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行:跨文化想像》,郭少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类,游记内容博杂,无所不涉,一向是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有用材料。各门学科对游记文献的使用本身,自然地说明了各自研究游记的视野和方法。然而从文学角度研究游记,却一直有所不足。传统上,人们往往从所谓“文学性”着眼,选取那些文辞优美、叙述雅洁、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