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2008,(7)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  相似文献   

2.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  相似文献   

3.
沈湘 《班主任之友》2006,(12):61-61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4.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  相似文献   

5.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但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于一个单亲家庭,听邻居多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父亲对于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开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却从未从那里得到过像同学们那样多的零花钱。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  相似文献   

7.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新妻子不在西安,他仍然一个人住,很孤独、很落魄的样子。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我们见母亲不理父亲,便也有意疏远他,偶尔喊一声“爸”,也会东张西望,极小声,生怕母亲听见。其实,母亲在我面前很少提父亲,但我看出她恨父亲。  相似文献   

8.
馒头里的爱     
原野 《家长》2004,(Z1)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仍然一个人住在重庆,很孤独,很落魄。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看到母亲不愿理父亲,我于是也有意疏远父亲,不喊他“爸”,不跟他接触,偶尔喊声“爸”,也会东张西望,声若蚊子叫,生怕被母亲听见。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母亲恨父亲,所以我觉得我也该恨父亲。一个夏天的晚上,天热得连星星都淌着汗,我和外公、外婆、母亲坐在院门外乘凉。我坐在小板凳上懒懒地靠着外婆———没有作业的负担,不知人世的沧桑,未尝生活的艰辛,10岁的我在那个夏天的晚上无忧无虑地乘着凉。“儿子!”是父亲的声音。当我看见父亲推…  相似文献   

9.
我家是一个单亲家庭。听隔壁的多暗花明莉太太说,我的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在生活与学  相似文献   

10.
无奈的选择     
“妹妹,我想有一天你会理解我这个做哥哥的选择。”那时,我十二岁,妹妹只有八岁。我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是一名军官。我也不知道这两个生活上有那么大差异的人,是怎样好上的。那一年,父亲有了外遇,跟母亲提出离婚。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哭。当时我和妹妹痛斥父亲,我们真的很恨他,很恨很恨。父亲说:“孩子愿意跟谁就跟谁吧!”我犹豫地看了一下妹妹,她狠狠地掷给父亲一个白眼,说:“鬼才跟你呢!”然后径直跑到母亲身边,帮母亲擦去泪水。我也往母亲那边走了几步,脚却僵住了。我不能,理智告诉我,母亲身体这么弱,如果孤身一人抚…  相似文献   

11.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新妻子在外地,他仍然一个人住,很孤独、很落魄的样子。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我们见母亲不理父亲,便也有  相似文献   

12.
学费     
“你想好吧!考上考不上,咱家都是拿不出钱的。”父亲叹息着说着这些话。母亲则在一旁忙着干自己的活,显得也很无奈。“嘭”,我使劲地关上门,到自己的房里一个人发呆,也把泪水往心里咽。我开始恨他了,没想到父亲竟然在我将参加中考前说这番话!我太恨我的父亲了!晚饭间,显然与以往大不一样。父亲只顾一个人坐在火旁吸闷烟,母亲也不唠唠叨叨的了。一切显得很平静,但每个人心里却很不平静。我只埋着头吃饭,吃完饭就一个人气冲冲地去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13.
深沉的父爱     
在我心目中,父亲一直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在他的身上,我似乎看不到一般人应有的七情六欲。而母亲相比起来,似乎更爱我们一些。直到三年前的一件事,才让我猛然发觉,父亲也很爱我,但他用的却是与母亲截然不同的方式。那是一次期末考试,母亲千叮咛万嘱咐我不要粗心,但对于这样的唠叨我却左耳入,右耳出。发试卷那天,我拿到试卷一看,果然由于粗心,错失了许多分。父亲一看,马上满腔怒火,犹如火山爆发,拿着棒子就对我边打边骂,我哭成了个泪人儿,我想着:我恨死父亲了,我再也不理他了!那天晚上,我彻夜未眠,一次上厕所经过父亲的房间时,透过门缝,看到父…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 1米 75 ,我的母亲 1米 6 8。父亲和母亲谈恋爱时 ,父亲剃着平头 ,母亲留着长发。认识父亲的人说 :“那是谁家的闺女 ,真漂亮 !这傻小子还真有眼光。”认识母亲的人见了说 :“小伙子真是体面 ,这姑娘福气好啊”。秋收的季节 ,母亲没带上什么嫁了过来。父亲和母亲从此生活在一起。父亲很勤劳 ,母亲很贤慧。父亲干完农活就到水田里去捉些鱼虾 ,用荷叶包着拿回家 ,煮了给母亲补身体。母亲怀了我 ,就在家里煮煮饭 ,给公公婆婆端点水。那个小阳春 ,我从娘胎里出来了 ,从此 ,家里多了个我。母亲把我托给了公公婆婆。母亲剪了长发 ,和父亲…  相似文献   

15.
时光的礼物     
<正>刚上初中的时候,母亲和父亲离了婚。父亲就此离开,母亲一个人带着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那个时候我还小,不是很懂大人的事情。但说句实话,当时的我很埋怨我的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走。我明明可以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和爸妈一起幸福生活,一起去游乐场,一起度过温馨的每一天。但那时的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可能拥有那种生活了。我只能在学校放学之后,匆匆地赶回家,和母亲两个人在空荡荡的家里沉默地吃完晚饭,然后伴着家里的旧钟"滴答滴答"的声响,匆匆  相似文献   

16.
母爱如空气     
方诗韵 《下一代》2008,(5):22-23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里,每一天我都觉得很充实。父亲工作繁忙,陪伴我最多的是我的母亲——一位严慈有度,懂得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7.
我不止一次地凭借烛光和高脚杯去想象当年父亲与母亲的罗曼史,但我不知道他们年轻时究竟是怎么一个样子! 母亲年轻的时候应该很漂亮,即使如今岁月已老去的时候,她脸上依然有当年的恬静和坦然。母亲将她的希望带给了父亲,在别人的叹息声中,与父亲走到了一起,义无反顾。父亲娶走母亲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风风光光,“连一挂爆竹也没有放。”母亲总是笑着告诉所有的人。仿佛那不是一件让人伤心的往事而是一种骄傲,事实上,母亲就是伴着这些骄傲与父亲走过了20年,也将走过又一个20年,再一个20年。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爱     
在我小的时候,初次见面的大人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喜欢爸爸还是喜欢妈妈?那时的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妈妈,因为在那时,“爸爸”这个词似乎离我很遥远,只有母亲经常向我念叨这个仿佛对我很重要的人。爸爸成为了儿时的我特别崇拜的人,因为母亲把他描述得完美无缺,我甚至想要成为像爸爸这样的大人物。更大的时候,我知道了“爸爸”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母亲的丈夫,我的父亲,我渴望着这个令我崇拜的人来到我的身边,这样我会更幸福。终于,父亲回来了,离开了他热爱的飞机回到了我的身边。我渐渐发现这个从前令我敬  相似文献   

19.
父亲是一个尽职、本分、坦白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并不比谁更愉快或更烦恼,也许是更沉默寡言一点。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在掌管着我们家,她天天都责备我们——姐姐、哥哥和我。但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父亲竟自己去定购了一条船。父亲对船要求很严格:小船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个人使用。母亲唠叨不停,牢骚满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渔夫吗?  相似文献   

20.
卢科 《成长》2005,(10):16-17
我是7岁那年才见到父亲的。恢复高考后父亲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母亲已经怀上了我,等母亲知道后写信告诉他,他一个字没有回,也再也没有回过乡下的家。见了面才知道,父亲在省城早已经又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小妹妹。他将我们安排在招待所里,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可是母亲的神惰很寂寥,我几次看到她背着我哭。在父亲的努力下,我们搬迂到省城,母亲被安排到了一个街道企业,而父亲,只能偷偷地偶尔来看看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