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挫折,意味着失败、失利,人们对它无不厌恶。然而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种种的失败或失利。例如,升学、爱情、事业等等.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遭遇到一些挫折。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和愿望都是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可实现的.在实现目标和愿望的过程中每每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不过有的人遭遇挫折不自馁、不退缩:  相似文献   

2.
不容忽视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指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干扰、障碍,遭受到损失或失败,致使目标、目的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普遍存在,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挫折也具有偶然性,即挫折随时可能产生,难以预料。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人生道路,不难发现,他们无一不是从挫折与坎坷中成长起来的。因此,认识挫折、战胜挫折,是任何一个成功人士必备的心理素质。一、“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孕育着成功”。挫折能够增长人的聪明才智,激发人的进取精神,磨砺人的意志。人在…  相似文献   

3.
一、体育在挫折教育中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挫折”就是指个体在致力于达到某一目标的过程中受到干扰与阻力,使动机得不到实现而产生的失意、烦恼、沮丧等情绪。人对挫折容忍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心理学上把受挫折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叫做“挫折耐力”或“挫折的容忍力”,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抵抗挫折的能力。挫折容忍力可以说是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之一。它与个人的习惯态度等行为相似,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近年来,从学生逃学到离家不归,从打架斗殴到杀人,更有甚者用自杀的方法来逃避所面对的挫折与失败,骇人听闻之事屡见报端。透…  相似文献   

4.
《人生十六七》2013,(1):31-32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人一生走在康庄大道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家长在孩子面对挫折时,如何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克服人性的弱点,把孩子培养成情绪快乐、心态积极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有健康、成熟的心理去应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挫折,找到适于自己的社会立足点。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幼稚期彻生到七岁)...  相似文献   

5.
任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部会遭遇到挫折,分析起来,产生挫折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外部环境,一个是内在 机制。解决学习中挫折的办法:一要消除产生挫折的原因;二要积极对待挫折;三要提高挫折忍耐力。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背景 所谓挫折就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1]从某种意义上讲,挫折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挫折.因此,挫折是人一生的伴侣,认识挫折、适应挫折、学会理性地面对挫折和积极地解决挫折,是每个人终生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走进挫折教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挫折教育应渗透在平时的教育行为中,刻意营造挫折环境是不可取的。挫折教育不应回避教育过程中的惩罚制度,也不拒绝人生观的平凡取向。吃苦、劳动是健全的人格形成所必需的,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使人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问题是学生遭受到这些挫折后,正处在彷徨、徘徊的时候,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防忠于未然,培养他们的受挫承受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坦然对待挫折。  相似文献   

9.
浅谈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挫折的类型主要有环境挫折、学习挫折、情感挫折和就业挫折.开展抗挫折教育有利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预防大学生犯罪,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抗挫折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创设磨难环境、提高大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整体环境、建立正确的自尊认同等.  相似文献   

10.
挫折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或干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反应的强度大小往往取决于主体对挫折障碍的认知,不同的人对相同的挫折引起的认知和反应大相径庭:有的人"泰山压顶不弯腰",对挫折的打击泰然处之,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有的人一蹶不振,跌倒了再难爬起,产生心理问题。挫折教育是教育者采用一定的方式,引导受挫者正确  相似文献   

11.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向目标。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障碍,导致目标的难以实现,这就是挫折。挫折又分为挫折情境和心理挫折。现代人应当学会有效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降低挫折感受,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心理挫折是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个人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就表现形式分析,有愤怒、悲哀、怨恨、忧愁、抑郁、焦虑、冷漠等情绪体验;就挫折范围分析,可分为群体挫折和个体挫折;就挫折性质分析,可分为消极挫折和积极挫折。心理挫  相似文献   

13.
姚远 《教书育人》2010,(6):23-24
在人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伴随挫折。虽然学生的经历较浅显,但也会遇到诸多挫折。由于学生的经验浅,抗挫折能力弱。因此,教师应告诉学生,每个人的生活绝非一帆风顺,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使学生明白,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能是一个漫长、曲折和艰难的过程,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在生活、学习中不怕困苦,不怕挫折;使他们懂得,只有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勇敢面对挫折,才能够实现其目标。这样日积月累,学生抗挫折能力会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4.
挫折     
妈妈对我说:挫折是一种动力,只有利用挫折,成功才能离你不远。爸爸对我说:挫折是一笔财富,只有把握好挫折,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爷爷对我说:挫折是一位良师,经受住挫折的人,才是笑到最后的人。奶奶对我说:挫折是一块磨刀石,经受住磨砺的人,才能变得坚强。我想:人生的挫折只  相似文献   

15.
遭受挫折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事情,当代大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普遍偏低,所以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使他们正确地认识挫折,顽强地克服挫折,将挫折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并从中汲取积极的养分,为最终的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师的心理挫折及表现形式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动机不能实现,或与目的相联系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体验,这林体验更多地表现出一些负性情绪,如忧伤、悲痛、伤感、失望等。挫折所形成的体验在反应上因人而异,有强弱之别,时间上有持续的长短之分。同样一件事,在这个人可能是无所迎的.mj对另一个人就可能产生挫折感。一般的挫折可使人心中抑郁不安,极度的挫折会使人加不欲生。人如果长期处在由挫折产生的体验之中,则会导致种种身心疾病。当然.有的挫折也能…  相似文献   

17.
心理挫折是人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一种挫败、沮丧、失意、焦虑、紧张或愤懑的情绪状态。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人总是生活在客观现实之中,幼儿教师心理挫折产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1基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如分不到住房,造成家庭生活不便,而园领导又迟迟不予解决,教师难免在情绪上受到影响,产生挫折感。   2人际关系紧张,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如先进教师遭人诽谤打击,园领导任人唯亲,压制有才干的教师等,都容易导致心理挫折的产生。   3尊重需要得…  相似文献   

18.
邹敏  池丽萍  王练  陈虹 《学前教育》2010,(11):18-20
挫折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会对个体的生理、心理乃至人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性格或个性因素、对挫折的心理准备、过去的挫折经验及处理策略不同,挫折对人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就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幼儿园的儿童也会遇到一些挫折,那么,引发幼儿园儿童受挫的缘由有哪些?  相似文献   

19.
梦想的实现是每个人都孜孜以求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只有那些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之人,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胜利的甘果。人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其实少不了挫折。每个人都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像跑1000米,中途很想放弃,想想放弃也没什  相似文献   

20.
挫折,心理学上是指人在行为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导致个体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反应。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作为家长、学校和全社会,要明确一个认识:挫折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