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斐  郑迅 《乒乓世界》2005,(9):34-35
她16岁才进专业队,此前每天只练三个小时的球,是个不折不扣的“二把刀”.她打球时从未中断过学业,从小学到高一.她在全日制的学校里上到16岁.她在九运会上率领广东女队异军突起.获得团体第四.并在女团半决赛中击败了张怡宁.她来去匆匆地在国家队待了不到两年.最终自己选择了离开.她曾有机会成为北京大学的一名学子,面对千载难逢的良机,最终却选择了放弃.她在27岁时被任命为广东女队的助理教练兼队员.拿到了学士学位后,她还想继续攻读一个在职研究生。  相似文献   

2.
刘绥滨 《武当》2006,(2):57-57
我幼时入川,在古堰长大。因赢弱多病,接受了最原始的青城武术熏陶,年少时不甘寂寞.外出求学。闯荡江湖,参师各大门派。寂寞一阵,热闹一阵,落魄一阵,风光一阵,每次失意,就回古堰,总看见李冰父子,以千年不变的昂扬斗志迎接我.每次退回青城,在山中小驻.一涤尘埃.让我重新鼓起勇气.再战江湖。很多年前.这片山水就成为了我精神的慰藉,疲惫时的港湾。  相似文献   

3.
宋斐 《乒乓世界》2005,(9):32-34
她并不爱打乒乓球.因为在她看来.自己更适合去做生意.她有着极佳的把握机遇和风险投资的能力;她爱美,以至于一度被认为在八十年代“领导了中国女队的流行潮流”;她战功卓越.征战乒坛十年.四获世乒赛冠军,她的高抛发球和反手推挡几乎成为了标志性的技术动作;她其实很脆弱,“汉城奥运会名单风波”让她不得不找了个理由西去意大利。十年之间与中国乒乓界彻底隔绝;她骨子里非常好胜,在亚平宁半岛上.她当过教练,做过玩具外贸,经营过中餐馆.因为她想证明自己在乒乓球之外的价值;她37岁时,生下了自己的儿子,为了他,她可以放弃一切;在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她终于回归到了乒乓球这个圆点上,她放弃了意大利的永久居留权.出任八—乒乓球队代理大队长一职。  相似文献   

4.
脚印     
《围棋天地》2011,(16):4-7
必须祝贺你们,因为你们已经是佼佼者.已经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争来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你们的脚下.正是一个小小的峰顶,然而你们应该已经看到,在这座山的后面.是更加雄伟更加高峻的另外一座。在不断前行的路上,你们还将一次又一次遇到这样的景象。每一次的成功.其实都只是为未来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而已。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然而,无论怎样,今天.在你们沿着棋道,沿着自己人生大道前进的路上,你们都已经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2011年.合肥的夏天.这段回忆确实值得你们珍藏。  相似文献   

5.
东东 《新疆体育》2001,(1):9-10
桑尼走了,彼德走了.涅波也走了,曾经叱咤世界足坛的风云人物却玩不转小小的中国足球。他们在这块土地有过欢乐,也有过失意.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结局的黯然离去.他们都在想,难道是我错了吗?  相似文献   

6.
我由于年龄的增大,脑子反应迟钝了,眼神也差了,动作也慢了,因此影响到垂钓的收获。在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弥补了以上缺陷.从而提高了上鱼率.现将采取的四点措施介绍如下.供老龄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宋斐 《乒乓世界》2005,(9):61-61
2005年7月21日.又一位乒坛巨星在经历了病魔的肆虐之后陨落了,我们的老对手、老朋友.波兰名将格鲁巴因患癌症久治无效,在波兰北部港口城市索波特的家中溘然离世.享年47岁,在此.我们将本文献给所有喜欢格鲁巴的球迷们.并以此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乒坛精英。  相似文献   

8.
谢崇文 《乒乓世界》2007,(12):I0015
新加坡过去乒乓球水平不高.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外来人才.特别是从中国引进了井俊泓,李佳薇等选手后.新加坡女队在国际大赛中战绩斐然,本地姜就成了配角.在新加坡国内对青少年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体育博览》2013,(10):6-6
冒险主义精神始终是一个生不逢时的概念.尤其在这个年代.危险都是自找的.被围观者喜闻乐见.无论你是大义凛然还是哭几赖尿,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一哄而散。你会发现.当没有冒险的生活被洗净铅华露出苍白的面色时,已经到嘴的鸭子也变得食之无味。没有了冒险的过程,肾上腺素结了冰.于是我们开始妥协,习惯了苟且偷生,满足于苟延残喘。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在第28、27,28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李富荣3次在单打决赛中遭遇庄则栋,3次让球给对方。而采访李富荣前.一名乒乓界人士告诉我.在双打比赛中.李富荣与王家声搭档,也两次让出世界冠军.分别让给了庄则栋,徐寅生组合和张燮林,王志良组合——前前后后,李富荣5让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全面、科学的分析了师资队伍建设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师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学科建设可以而且能够促进师资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师资培养在目前形势下究竟应该抓住那些重要环节,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在论述中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统计法.  相似文献   

12.
高春河.人并不高.中等身材.精明干练,无论什么时候看到他.总是精神抖擞.笑容可掬,在80年代末退休.退休前是镇党委书记.所以人们常称呼他高书记。他退休后从没放松锻炼身体.健康状况一直很好,只是很偶然的机会,他手中的宝剑就换成了鱼竿。  相似文献   

13.
李克非 《乒乓世界》2005,(10):82-83
王大勇.原为北京队教练.后到比利时国家队任教,经过多年努力.终于2001年将该队带上大阪世乒赛男团领奖台,堪称中国教练在海外执教的成功典范。2005年暑期.王大勇带着几个欧洲小队员到中国进行短期训练.并在天津组织了一个有中国队员参加的四国青少年邀请赛。他目前最得意的少年学生.比利时男孩Jean Lauric,年仅12岁.这次击败了不少同龄好手,最终夺冠。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王大勇说,他的下一个目标是2012年奥运会.甚至更远。  相似文献   

14.
张澍 《当代体育》2004,(1):63-63
第一次见到李晓勇时.长春的大街上盛开着灿烂的烟花,那是1999年的元宵夜.在长春自由大路旁一个叫白鹤的宾馆里.李晓勇和王守强,郭士强等几个队友在玩一个叫“红10”的扑克游戏.每人手晨都握着些钱,我去叫他.说明来意,李晓勇把手中的钱递给在旁观战的队友.“你玩,输赢无所谓”,李晓勇领我进了一个空着的房间。  相似文献   

15.
晏秋秋 《乒乓世界》2005,(10):58-58
(命运.像一只颠簸的小船.在船上远能.往往不知前路在何方。“文革”经历,是李富荣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当时全国知名的“帅小虎”.一下子成了“保皇派”.成了“修正主义苗子”。无奈,他放下了手中的乒乓球拍。)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2,(1):28-28
九运会之后,国家队教练组研究决定,对获得女团冠军、女单亚军、混双季军的张怡宁进行三条处罚:1、在全队作检查:国家女队专门召开两次会议,不仅仅让张怡宁做了自我检查.总教练蔡振华还要求教练员和队员发言表态,为张怡宁会诊把脉,找出问题的根源、女队主教练李晓东在会上也做了诚恳的自我批评。他说,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看运动员优点多.看缺点少。虽然也意识到了女队在思想教育、意志品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解决的方法和手段不够得力2、禁赛三个月取消了她代表国家队参加2001年最后两站国际公开赛和2001年总决赛的资格;3、在《乒乓世界》刊登书面检查、主动要求《乒乓世界》刊登世界冠军的检讨,这在国家队还是第一次.国家队副总教练陆元盛说.张怡宁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反省得比较深刻过去,有一些队员在队内比赛时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摔拍子,耍脾气.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如果我们现在不严加管理,就会影响这些年轻选手今后的发展.通过张怡宁这件事,我们想让队员们都认识到,比赛中不仅面对对手,还面对很多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他们的行为不仅仅代表个人,还代表了中国乒乓球队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要在《乒乓世界》刊登张怡宁的检讨,对其他人也是一个警示,要求他们必须加强文化修养,提高整体素质对于教练组的严厉处罚,张怡宁本人毫无怨言:“如果教练和队友现在不给我敲警钟,我将来很可能摔大跟头.”  相似文献   

17.
李佳 《新体育》2006,(8):34-35
梦想变得千疮百孔 在都灵备战时.人们看到我.都觉得我神情很轻松。这不奇怪,见惯了大大小小的比赛,就连规格最高的冬奥会都是第四次参加了,难免心里有些麻木,就像一部陈旧的机器.在潮湿的空气里发出缺乏激情的.惯性使然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秦犁 《钓鱼》2007,(7X):16-17
在苏州漕湖,“台钓”损失子线是家常便饭。1号母线配0.6号子线,断!改成0.8号还是断,就是换了1号也不顶事。子线涨,母线也跟着涨,可是母线到了1.5号就再不能涨了,因为以钓鲫为主,母线子线都不能太粗。考虑鲤鱼、草鱼,手竿有1.5号也够了。1.5号线的强力值是3.6千克,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5,(12):18-19
入选理由:一个是永远的乒乓王子.岁月流逝,他已不再年轻.从2000年开始到上海世乒赛前.他已经五年没有在三大赛的单项比赛中染指金牌.一个是当今的人气之星.青春洒脱,一年前饱尝奥运苦酒。十年前,孔令辉将中国乒坛带入到了偶像时代.他阳光.他充满活力.生活中的他却急躁倔犟.十年后.王皓接过了孔令辉手中的接力棒,偶像加实力的中国乒坛依旧生机勃勃.他英俊.他不善张扬.竞技场上却总让人感觉霸气不足,但他终于拿到了单项比赛的世界冠军。  相似文献   

20.
程正航 《收藏》2001,(1):44-46
赤峰程正航先生.“统和元宝—中京伯文”钱牌在本刊亮相了。这枚钱牌,诸谱无载,千百年来的史料,钱币论文亦未提及.是一枚孤品.创见品。既是“孤品”,在赝品充斥的今日.必然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取得泉界的共识,方可承认其珍贵的历史价值。我想,有兴趣的人们尽可在它身上“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是好事.是完全正常的学术讨论。我想.程正航先生和泉界人士都会理解.因为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骗不过行家的法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