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题目]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师傅独做10小时完成,师傅的工作效率是徒弟的11/2倍,完成时师傅做了这批零件的1/2还多12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师徒两人合做5000个零件,其中徒弟做2000个零件,合格率为95%,师傅做的零件全部合格。求师徒两人合做这批零件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师徒两人合做5000个零件,其中徒弟做2000个零件,合格率为95%,师傅做的零件全部合格。求师徒两人合做这批零件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上,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 师徒两人合做5000个零件,其中徒弟做2000个零件,合格率为95%,师傅做的零件全部合格。求师徒两人合做这批零件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要根据解题的需要,将原题的内容或形式加以变换,从而更有效地利用题目的不变实质,使问题获得顺畅而简捷的解答,这就是变换思想的应用。本文略举数例,仅供同行参考。 一、重构题目情节,变含混为清晰 例1 加工一批零件,单独做,师傅要10天,徒弟要15天。师徒2人合做,可以按计划完成任务。因为中途徒弟生病请假休息,结果工期推迟了2天。问徒弟请假多少天? 为了便于理解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我们不妨将原题情节作这样的变换:因为最后几天徒弟生病请假,徒弟假间积压下来的工作,由师傅用2天时间代替完成。显然,师傅2天可以完成这批零件的(1/10)×2=1/5;这1/5的工作量,即是徒弟生病请假期间留下的工作量,易见徒弟生病请假的天数是((1/5)÷(1/15))天。  相似文献   

6.
题目:一项工程,如果师傅、徒弟单独完成,徒弟比师傅多用4天;如果徒弟先做2天,然后再与师傅合做5天可以完工。求师傅、徒弟两人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  相似文献   

7.
一、代换法例1 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了5天,徒弟加工了6天,一共加工了320个。师傅1天加工的零件数等于徒弟2天加工的零件数。师徒两人每天各加工多少个零件? 分析与解答:我们可以用徒弟代换师傅(也可以用师傅代换徒弟),师傅5天加工的零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中,“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很多,如:一般法、假设法、比例法、份数法,等等。本文着重补充介绍以下三种方法。 一、转化法 例1.某工程,甲、乙两人合作一天可完成全工程的5/24,若此工程由甲独做2天,再由乙独做3天,能完成全工程的13/24,问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多少天? 解析:此项工程“由甲独做2天,再由乙独做3天”转化成“由甲、乙合做2天,再由乙独做一天”,他们完成了全工程的13/24,根据题意,甲乙合做一天可完成全  相似文献   

9.
在应用题教学中,加强一题发展、一题多变的训练,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例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做需6小时才能完成,徒弟单独做需12小时才能完成,师徒二人合做几小时可以完成? 这是一道典型的工程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1/6 1/12)。在此题的基础上,我不断变化条件和问题,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的解题能  相似文献   

10.
[题目]师徒两人一起加工一批零件,15天完成加工任务。师傅每天加工60个零件,完成任务时一共比徒弟多加工360个零件。徒弟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相似文献   

11.
1.分合调换有些工程问题的应用题,把条件中的“合做”“独做”,作适当的调换,易于建立起条件与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思路。例1 甲乙两人合修一件工程要12天完成。如果让甲先做8天,剩下的工作由乙独做14天做完。乙独做这项工程需要几天? 初看起来,所给的条件之间联系不上,思路不通。我指导学生把“甲先做8天,乙独做14天”改变成“甲乙合做8天,乙再独做(14-8)天”,使甲乙合做的工作效率和1/12得以使用,顿时发现了新的数量关系,展开了思路。列式1÷[1-1/12×8)÷(14-8)]=18(天) 例2 一项工程,如果由甲队单独做,正好在计划规定时间完成。如果由乙队单独做,要超出计划规定时间3天才能完成。如果先由甲乙两队合做2  相似文献   

12.
例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20天完成。现由甲队先独做50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独做5天正好完成。如果全部工程由甲队独做,要多少天完成?分析: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道工程问题。若按工程问题思考,一时思路难以畅通。如果合理转化题中的数量关系,我们把原题第二句话换一种说法,思路就明朗起来。原题第二句话可以这样说:“甲队先独做(50-5=)45天,然后甲乙合做5天正好完成。”再把这句话与原题第一句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得到下面两种解法。①原题可以转化成“甲乙合作(20-5=)15天的工作量甲独做要45天。照这样计…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完成某些工作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而为使工作完成得最快或最好,我们必须去寻求一种最合理的安排,也就是说,要选择最佳的方案。一些数学应用题,就是这类实际问题的模拟与抽象。例有甲、乙两项工作,张独做,完成甲工作要10天,完成乙工作要15天;李独做,完成甲工作要8天,完成乙工作要20天,若每项工作均可由二人合做,则这两项工作都完成,最少需要多少天?(1995年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分析和解:既然甲、乙两项工作均可由张、李二人合做,而二人从事这两项工作的能力又各不相同,那么,为使所费时间最短,就应当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4.
[题目]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5天完成,丙单 独做需20天完成。现在这项工作由 甲、乙、丙三人合做来完成,因为有事 甲中间休息了几天,结果三个人6天 完成了这项工程,问甲中间休息了几天?  相似文献   

15.
一、组合条件,发现关系。即从整体出发,将工程应用题中的局部要素进行有机重组、合并,以诱发、显示关系,发现解题突破口,使问题获解。例1:一项工程,甲乙合做10天能完成,乙丙合做6天能完成。现乙先做11天,余下的甲丙合做2天完成任务。这项工程若由乙独做需几天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6.
有些题目从所给的条件来分析,很难找出明显的数量关系.但是,如果运用假设思想,根据题目特点,选定适当的突破口,进行合理的假设,常能使问题迎刃而解.一、假设“静”例1、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丙独做15天完成.现在3人合做,甲中途因病休息几天,结果6天才完成.甲休息了几天?  相似文献   

17.
贵刊1996年第5期刊登的《要慎析学生奇特解法的思路》一文,文中所举例1“加工一批零件,李独做要8小时,王独要做10小时,现由两人同时合做,完成任务时,李加工了这批零件的一半还多80个,问这批零件是多少个?”学生列式:80×(8 10)=1440(个),作者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对此解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8.
一次,笔者让六年级的小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独立地解答一道应用题: “一件工程,甲独做需40天完成,乙独做需60天完成,现在由甲、乙两人合做,途中甲因故休息了几天,结果用了27天才完成。问甲休息了几天?”在批阅后,我发现多数学生的解答过程趋于一致:先算出甲乙合做的天数:1/(1/60+1/40)=24(天),再由此算出甲休息的天数,27-24=3(天),很  相似文献   

19.
典型题在教学中不但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它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还可避免题海战术,真可谓“事半功倍”。典型题用个“够”的具体做法是: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现就此阐述:一、一题多变,促进学生变通思维的发展对题目中的条件、问题进行改变,让学生在各种变化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数量关系。1.变条件。一项工作,甲独做需要12小时,乙独做需要10小时,丙独做需要15小时。若三人合做,几个小时可以完成?在本题里,其中“三人合做”可改为:①甲乙合做2小时后,剩下的由丙做。②甲先做3小时,剩下的由乙丙合做。…  相似文献   

20.
工程问题的一般解法为分数求解法。除这种解法外,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种巧妙的解法——份数法。例1.一项工程,由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由乙队独做要8天完成。两队合做多少天完成?[分析与解]把这项工程的工作总量看作(10×8)份。则甲队每天的工作效率为8份,乙队每天的工作效率为10份,两队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