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包含了老子的思想和理论,是不朽的传世之作。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精华,从太极拳的原理依据上来看,两者颇有渊源。太极拳中的“柔”与“慢”的原理与《道德经》中的“守柔”与“道法自然”的紧密联系即是渊源的印证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学春 《武当》2011,(3):34-35
《内经图》又称《延寿仙图》,以山水人物为主要表现形式,既是一幅道家内丹修炼图,又蕴含老子的养生思想、岐黄和道家之文化。整体上看,此图犹如一个发育良好即将从母体分娩的胎儿,又如同一个正在打坐修炼者。《内经》所注诗文和图像,其中隐喻了《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两部经典著作基本理论及道教和中医养生学说。现存有明确出处的版本有四  相似文献   

3.
“先天(?)从虚无中来”,确实是丹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深邃理论问题。对这一理论,历代丹家众说纷纭,一般炼家不一定能知其所以然。《中国易经历史进化学原理》讲得很好:“天下一切深奥之理……本皆为简易”。据我研究丹经和三十多年修炼道家内丹术的实践探索,老子《道德经》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倒是点破了“先天(?)从虚无中来”的玄机。为了相互交流,探索争鸣,鄙人从下列三方面浅论。  相似文献   

4.
张天绪 《武当》2024,(2):4-6
<正>老子和他所著的《道德经》深奥无比,历久弥新。两千多年来,研读者不计其数,但又没有谁能够完全把握他的精神内核。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问道于老子。据说,有一次孔子出来后,弟子问他有何感受,孔子说,老子是云中的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神龙见首不见尾。这证明老子是大智慧,是哲学家、思想家。《道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被后人并称为道家三玄,高远神秘。《道德经》为什么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老子是站在云端看天下,  相似文献   

5.
我国俗称的老庄学派,系指以《老子》(又称《道德经》)和《庄子》两书为理论指导的学派。《老子》的作者,据考有多人,现公认者为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我国道家尊为鼻祖,道教尊为“玄玄上帝”。由于他一生中重视养生,所以成为我国古代的寿星,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老子列传》。其中说:“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庄子》(又称《南华经》)的作者公认为庄周及其门人,庄周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中心人物,他继承了老  相似文献   

6.
于冠英 《武当》2010,(5):50-50
《道德经》是中国道家文化开宗立基的经典著作,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尊为圭臬,奉若“圣经”。同时从“摄生之道”、“养生之道”、“站桩求物”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道德经》,《道德经》对于修身、修心、养生、摄生以及“物”之所状都有着前瞻而又精准的描述,于当世的修性养生都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家之“复归于无极”的基本思路,完全可以被作为传统武术之超级心理训练的根本原则;作为其“复归于无极”的彰显超验心的专业方式,道家炼养的技术与理念,分别被某些拳种吸收改造成了内功功法与技战术训练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是在人文对话与交融的历史背景下兴起的,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文化思想。现代武术则力图开创当代武术发展的新局面,积极促进中国体育学的建构与发展。道家以“健身、“形神兼修”、“尊道而贵德”等思想滋养着现代武术的发展。以道教文化的角度去审视现代武术,进而客观地认识它,可以充分发挥其功能,使古老的东方文化之一——现代武术显示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张兴洲  李仲良  赵峰 《武当》2004,(3):15-16
张祖意合太极拳正是依据太极图象之变化而创,太极拳与太极图理为一贯,太极理论是指导道家炼养的法则。太极来源于易经,其蕴含极其深广博大,堪称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总汇。它渗透到我国古代所有的学科领域,如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历法学、数学、文学、史学、哲学、民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先秦道家生命观进行梳理,并对其体育养生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周易》和《尚书》对先秦道家生命观及其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本性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等生命现形成了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自然朴真”、“阴阳气化”、“形神兼养”的体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11.
赋翁 《武当》2000,(1):45-46
先秦道家的重要著作《道德经》,从哲理、阴阳、修身、治国等多方面阐述了道教教义,是道教的圣典,历来亦为气功家奉为圣典。  相似文献   

12.
试论健身中的心灵养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国古代传统养生理论和瑜伽理论基础为依据,倡导健身中的心灵养护,使人们通过身心炼养获取健康的身体、高尚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当武术独特的思想特征、技术特征角度出发,同健身理论相结合,探析武当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理论依据,使武当武术为全民健身服务。同时寄希望于健身活动,促进武当武术进一步在世界的传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武当武术蕴涵丰富的道家思想“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形神相依”;“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还道”的技术特点;特有的“肥硕宽大,庄重威严”服饰美,仙骨拂尘、刚劲刀剑的“奇门兵器”,这些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健康理念的时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发展需要、心里需要,广泛影响着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简论》和《再论我国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上,作者以道教经典为依据,再对我国道教的内丹炼养、服食补养和房中卫生3类养生术的形成和指导思想以及主要方术进行剖析和论述,这样就使我国道教养生思想有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魏博 《武当》2023,(10):8-9
<正>《道德经》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性的经典著作,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它却玄奥精深、义理博大,被世人称之为哲理第一书。《道德经》蕴含深厚的哲理,涵盖自然和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朴素自然,但却包罗万象、发人深省,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这部经典学说思维辩证,蕴藏着无比精湛的智慧和清静无为的核心指导思想,这也正是太极拳以柔制刚的灵魂。细品起来,《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太极拳学术思想,堪称一部中华武术太极拳学的理论指导书,  相似文献   

16.
论元神     
林书立 《武当》2010,(7):45-47
元神是道家气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道家内丹修炼尤重元神,《金丹四百字序》说:“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元神的内涵呢?本文拟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它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康伟,陈式太极拳名家,现任北京太极山庄文化研究会副主席,自幼习武,系统习练太极拳及推手三十余年。他用二十余年的时间系统学习、研究《周易》《道德经》《中庸》等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对传统太极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道家易学与儒家易学来源于《周易》,其中道家易学中的一些思想对以“太极”得名的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试从道家易学“守和尚中”辩证思想对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进行探讨,揭示太极拳深层次思想、技术与内功修炼观与我国道教家易学融摄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武"释"道"论     
武术理论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而凝练了的武术理论同时也在诠释着道家哲学思想内核.文章从武术的拳理、技击战略、价值伦理、修炼理论以及意境理论分别对道家的哲学思想、辩证观、天人论、性命观及美学思想作了全面而完备地阐释.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认识论、方法论与道家思想发生了直接联系,形成了“以静制动,动静自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战略理论。道家思想被认为是武术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