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明朝嘉靖年间,倭患严重,军民联合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倭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抗倭过程中,少林僧兵在护国及积极入世思想的驱使下,积极参与,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不仅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入侵,而且也为自身赢得了声誉.  相似文献   

2.
明代中后期,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出现了旷日持久的倭患问题.在此次倭患中,倭寇与海商具有共同行动的表现,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本质上的不同点.从中国内部来看,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海商具有反海禁的进步性,而倭寇则是侵略性的.  相似文献   

3.
倭患问题是明代的一个严重问题.倭寇的骚扰,不仅使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正在高度发展的经济遭到了破坏,也使这一带人民的生命、财产直接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而且还使沿海诸港长期与海外建立的贸易关系受到了损害.本文试图阐明明代倭患产生以致猖獗的原因,并由此论证御倭战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古琉球王国与中国有着长期交往和密切联系。到明代,前后持续长达300余年的倭寇之惠对中琉关系影响巨大。倭患使明政府的册封和琉球使团在华朝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并影响到中琉之间封贡贸易的进行。琉球政府协助明朝驱逐、抗击倭寇,促进了中琉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倭寇在明代始终存在。明初倭患多在北方沿海地区。倭寇有真倭假倭之说,而此时为患者,绝大多数为真倭。明中后期,倭患渐移到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成份趋向复杂,倭乱也更加猖撅。本文拟就上述现象的分析,说明倭寇产生及其猖撅的原因。 一 倭寇在明代为患中国,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间,倭患的地区和程度亦不同。 前期,大约在洪武、永乐年间。被乱地区主要在辽东、山东及浙江等沿海地区。倭寇“时载方物、戎器出没海滨。得间则张其戎器而肆侵掠;不  相似文献   

6.
台州倭患始于元末明初 ,至英宗正统初年渐趋剧烈。 1 43 9年 ,倭船 40艘侵犯桃渚 ,焚劫杀掠 ,惨无人道。倭寇将人“束缨竿上 ,沃以沸汤 ,视其啼号 ,拍手笑乐” ,捕得孕妇 ,猜度男女 ,剖腹验看 ,猜中者胜 ,未猜中者罚酒。至嘉靖年间 ,台州倭患至为惨烈 ,史称 :“东南半壁 ,几无宁土 ,岁无宁日。”黄岩县城多次陷落 ,仙居全城除文庙外全遭焚毁 ,台州府城也危在旦夕。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1 5 5 9年 3月 ,倭寇大举入侵 ,台州六县同时告急。驻军宁波的戚继光奉命到台州抗倭。他看到台州各卫所 (卫所是明朝时的军队编制单位 ,台州有二卫六…  相似文献   

7.
明代嘉靖时期的倭患,是明史中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一、“倭寇”的民族成份,即主要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始终是一个有争论的伺题。二、对倭寇的阶级属性及其历史作用的评价,历来分歧也很大。 在过去发表的不少论著中,一般都把嘉靖倭患解释为主要是由日本海盗入侵引起的,认  相似文献   

8.
从嘉靖“倭寇”的成份看嘉靖“倭患”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明一朝,“倭患”不绝,而嘉靖时期尤为剧烈。然其性质却与此前“倭患”大相径庭,仅从此期“倭寇”的组成成份,便可窥其一斑。一史籍中对嘉靖时期“倭寇”的成份构成有大量记载。如,“真倭十之三,从倭者十之六七”。①“近日东南倭寇,类多中国之人”。②“闽浙江南...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史学界,所谓"倭寇",一般指明朝时期骚扰抢掠中国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如作为一般知识的《中国历史大辞典》有关"倭寇"的释义即是如此。然而事实上,这种有关"倭寇"的"一般知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数百年之后再次揭开历史的迷雾,会发现所谓"倭寇"之主体即"从倭"实际上是一群被世人误读的在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背景下产生的中国特殊群体,他们演绎了一场与明王朝传统小农经济之间的殊死抵抗。  相似文献   

10.
长江北三角平原上所遗存的二十余种记及明代倭患和抗倭战争的古代的碑石献,在数量上据全国各抗倭战区所存的同类献之首。在内容上,对补充旧史的阙失、订正传误、佐证史实、深化研究也有诸多帮助,尤其是对廓正对倭寇与倭患问题的认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