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欧阳修撰集》非欧阳修所撰我在为某辞书审稿时遇到有一条目所列书证引用了欧阳修的《上皇帝万言书》。经查核,欧阳修虽然有几篇奏章,但都不长。查遍欧阳修的文集《欧阳文忠公文集》,不见《上皇帝万言书》。对照引文原句,才发现该万言书是宋末欧阳澈所撰。欧阳澈的文集叫《欧阳修撰集》。修撰是唐宋时的官名,当时史馆、学士院均设修撰官,掌修国史。欧阳澈曾任修撰官,后人为他编文集就尊称之为《欧阳修撰集》。某辞书编写人误以为《欧阳修撰集》就是欧阳修所撰的集子。张冠李戴,闹了笑话。不明古代文化常识,不知古代官职名,因而致误,尚…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身为韩愈的晚近之辈深受其影响,但又不为其所囿,而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大胆开拓创新,具体体现为学韩、似韩、变韩三种形态。不学韩难以成就欧阳修、不变韩也难以成就欧阳修。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早年经历了两次落第,直到第三次科考才得以及第。欧阳修落第之后,没有在京城逗留,而是沿水路,溯长江,铩羽而归。欧阳修在总结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改变了应试的策略,向当时的知汉阳军胥偃干谒。在胥偃的提携下,欧阳修不再走乡试取解的旧路,而是通过国子监取解,最终非常成功地以省元的身份通过了礼部贡举。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喻苏洵文似荀子不见于欧阳修文章,这是否为“戏言”?欧阳修之喻乃就苏洵《六经论》的性恶倾向和峭硬文风而言;欧阳修不在文中说苏洵似荀子意涵很深——有四重原因。  相似文献   

5.
聂鑫森 《湖南教育》2010,(10):58-59
四十多年前,我在湘潭市四中读初三,教语文的老师忽然换了,是外校调来的,叫欧阳觉悟。这名字让我想起写《醉翁亭记》的那位老先生欧阳修。我没事时读过这篇文章,所有的印象就是欧阳修很爱喝酒,整天是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这位欧阳觉悟老师是不是醉翁的后裔?是不是也爱喝酒?或者也喜欢写诗?有没有一把花白的胡子?  相似文献   

6.
四十多年前.我在湘潭市四中读到初中三年级时,教语文的老师忽然换了,是外校调来的,叫欧阳觉悟。这名字叫人觉得挺神,也让人充满了好奇,因为写《醉翁亭记》的那位老先生叫欧阳修。我读这篇文章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欧阳修很爱喝酒,整天一副醉醺醺的样子。这位欧阳觉悟老师是不是醉翁的后裔?是不是也爱喝酒?  相似文献   

7.
惠联芳 《现代语文》2008,(3):124-124
作为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欧阳修在诗、文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如果说欧阳修正直敢言的性格在诗文中得以物化,那么他在词中则"聊佐清欢",优游惬意.这首词则是欧阳修词的代表作,其中描绘了远行人与闺中人的"一种相思,两地闲愁",将抽象的愁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可感、可触.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为官清廉,对亲属要求也极为严格,不允许在朝廷做官的后代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因为欧阳修为人耿直,为官清廉,所以他不仅在官场上受人敬重,而且在家庭中也有极高的威望,甚至在外任职的侄子也把叔叔当成楷模,经常写信向他请教从政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一次,在外地当官的侄子欧阳通理给欧阳修写来一封信。欧阳修打开信札,见书信字迹工整清秀,甚是高兴。侄子欧阳通理在信中向叔叔欧阳修详细汇报了自己在外地做官的情况。他说自己秉公执法,办事认真,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还说自己在为人处事方面总是以叔叔为榜样,因此…  相似文献   

9.
蔡平 《现代语文》2005,(3):29-29
一、文言句子中的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官职名后面应作停顿。 例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虞山"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 娃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 子的美称。 例2、《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是欧阳修的姓,"文忠"是 谥号,"公"是人们对欧阳修的尊称, "集"是他的著作汇编。 二、"夫"、"盖"、"若夫"等句首发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吉安人。本期刊登一篇欧阳修改文章的故事,供小读者们借鉴,写作文时一定要推敲字句,力求精练。  相似文献   

11.
嘉祐二年(1057)正月,大宋王朝礼部主持“高考”——省试。朝廷任命翰林学士欧阳修担任考试的主考官,梅尧臣等负责点检试卷。欧阳修作为此次考试主考官,另外苏洵的好朋友梅圣俞是副主考,这对于苏洵而言,真是一件幸运到极点的事。十多年含辛茹苦的教育,不断以欧阳先生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的唐诗观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欧阳修的唐诗观及其对北宋诗学的影响.认为欧阳修推崇韩愈及中晚唐诗的用意在于抵制西昆习尚,开创一代新风;又认为欧阳修推崇李杜诗歌,但并无扬李抑杜之说,后人以为欧阳修将李杜分出优劣,是不符合欧阳修本意的.欧阳修的唐诗观并不全面和系统,但对北宋诗学起到引导的作用,滋养了一代的诗歌学者.  相似文献   

13.
苏伟雄 《考试周刊》2010,(10):188-190
晋江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东濒台湾海峡,与金、台隔海相望,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胞主要祖籍地,是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晋江名人、企业家很多,一些家族发展壮大,控制着当地的大型企业和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地方性姓氏特色经济。比如丁、洪、柯、陈四大姓多见于晋江企业界,这四大姓企业几乎占了晋江GDP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清代晋江店铺买卖契约文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搜集到的清代福建晋江六十余份店铺买卖契约文书作了分析,揭示了晋江商业活动的若干特点.具体表现在:店铺买卖频繁,物权转移也很迅速,在店铺买卖活动中,中外货币相互补充,几乎形成了公认的比率;家族因素和国家政权等非经济因素仍在店铺买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科学地激励学生,首先要把握好评价标准。传统评价的‘尺子’过于强调横向比较,分出你高我低,这当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们换一个思维角度,把‘尺子’竖起来看学生,则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是福建晋江一中陈燎原校长的观点。在福建晋江一中,这把“竖起来的尺子”就是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这把“尺子”给了学生自信,给了学生成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苏洵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山(今属四川)人。年二十余始发愤读书,后得欧阳修推荐,以文章著名于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为“三苏”,同列入“唐宋八大家”。请看他在《上欧阳内翰(即欧阳修)第一书》中是怎样介绍自己的治学情况的——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而又  相似文献   

17.
不少人,管对福建海岸的形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由于缺乏全面系统的海岸调查工作,到目前为止仍然不能掌握海岸形成全部过程.王宠于1956年曾初步推断过福建海岸形成过程.企图从断裂构造、沉积、古地理和地貌等方面入手.虽然肯定了海岸的形成和若干特点与断裂构造有密切联系的.但存在着不少不足和不妥之处.近年来作者先后分别在东山岛、古雷半岛、云霄、漳浦、海澄、厦门、南安、晋江、福清、莆田、平潭、福州、长乐、福鼎等地区的沿海.进行了一些观察,搜集了一些有关的地质地貌资料.主要的,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关于书法的理论很值得重视,是欧阳修整个文艺理论与审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体有以下八点:寓心自适说;熟能生巧说;自成一家说;得意忘形说;风格放逸说;人品贵于书品说;自然可喜说;法可法,而无定法说。  相似文献   

19.
在芙蓉争艳,桂果飘香的季节,我来到福建,访问了晋江和厦门的几所中学。这几所学校十分重视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们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晋江是著名的侨乡,厦门则已开辟为经济特区。随着特区的建立,港口的对外开放,福建省的党政领导、教育部门清醒地估计到: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在北宋文坛和中国散文史上有着公认的崇高的地位,其文学活动对宋文和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嘉祐二年(1057),欧知贡举,力挽狂澜,扭转时风,使古文运动获得重大的胜利,历来学者对此论述颇多。有一种模糊的认识,以为欧是在知贡举后被公认为文坛领袖的。事实是这样的吗?欧阳修究竟是何时入主文坛的呢? 学界对这个问题讨论得并不多。王水照先生认为:“从景祐元年(1034)到庆历五年(1045),是欧阳修政治道路和文学道路上又一个重要时期。”“欧阳修在文坛的地位也日益提高,终于成为公认的领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