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鹿邑“长子口”墓的青铜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昱午 《寻根》2013,(4):56-58
1977年冬,河南考古工作者在鹿邑县太清宫镇清理了一座商末周初时期的大型墓葬,发掘者依据铜器铭文,称之为"长子口"墓。该墓出土各类文物共计千余件,其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有礼器68件、乐器6件、兵器及工具20余件。这批数量较多的青铜器,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豫东地区所仅见,在全国也不多见,无疑是上世纪末我国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相似文献   

2.
三门峡虢国墓地有重大考古发现不久前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在上村岭西周晚期虢国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四座墓地和一座车马坑中出土青铜器2400余件、玉器150余组共871件,对研究两周时期的宗法、族葬制度以及虢国历史、文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价值。虢国是西周初期的封国,曾建都于上阳(今三门峡市区)。虢国墓地位于上阳北4.5公里的上村岭一带,面积约58万平方米。1956年冬至1957年春,为配合三门峡水利工程建设,著名考古学家夏鼐等曾带领考古工作者在此地作过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以“虢太子”墓为主的大批墓葬。这些发掘以M2001号墓最为重要,专家确认为虢国国君墓。该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1954年春,内蒙古文物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自治区文物考古事业的开始。1986年,正式更名为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成为全区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工作的指导中心与科研机构。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现有专业人员49人,大专以上学历者26人。自六十年代始,一些大规模的文物考古工作相继开展,进入八十年代,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重大考古发现如:辽代陈国公主基(七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耶律羽之墓、宝山辽墓均获全国重大考古发现之称。科研工作的迅猛发展,使研究所如虎添翼,《鄂尔多斯青铜器)、《阴山…  相似文献   

4.
信息之页     
由中国湖北博物馆和美国沙可乐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孔子时代的音乐》文物展于2000年4月27日晚在华盛顿沙可乐美术馆举行开幕式。本次展览文物是孔子时代的曾侯乙墓和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大批音乐文物的精华部分。这些年代久远仍可演奏的展品,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音乐的高度水准,  相似文献   

5.
1996年9月中国“丝绸之路”古代艺术展在克罗地亚共和国首都萨格勒布市米玛拉博物馆隆重开幕,为中克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展览是由宁夏文物局、甘肃文物局与克罗地亚米玛拉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共有159件文物展品和6件文物复制品参展,展出时间4个月。参展的文物多是近几年出土的文物珍品,主要由反映战国时期游牧民族文化的青铜器、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墓地出土的陶源、西夏、宋、元时期的佛教艺术品、瓷器及反映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文物精品组成,其中许多文物都是第一次走出国门。“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120年前由德…  相似文献   

6.
刘厂镇距祥云县城东32公里,属坝区,海拔1960米;北至禾甸乡,南通下庄镇,西通云南驿镇、祥城镇,东至东山乡,为乡镇级的交通枢纽.在1964年,云南省博物馆清理发掘了刘厂镇大波那村北约1公里的战国早期木槨墓,出土了铜棺、铜鼓、编钟等近百件器物,1977年又在距"铜棺墓"约1公里处发掘了一座槨墓,出土了铜剑、铜釜、铜锄等40余件青铜器和锡器.大波那,当地白族语叫做"岛富脑",意为大老爷.  相似文献   

7.
蜀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蜀文化神秘面纱的揭开□李学勤11年前,中国考古学的一条新讯息迅速传遍了世界:四川广汉县的三星堆发现了两座时代相当商朝晚期的器物坑,出土了许许多多青铜器、金器、玉石器、陶器、骨器、象牙、海贝等文物,光怪陆离,得未曾有。大量文物经过整理修复,先后在本省、...  相似文献   

8.
蜀巫与滇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蜀与滇是我国西南的两个古国,关于它们的历史,古代献都只有一些简略的记载。因此,对蜀与滇这两个古国进行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其出土物。蜀与滇的青铜化都十分发达,出土的青铜器造型别致,制作精美,数量甚夥,种类繁多。虽然二的青铜器风格迥异,器物的用途也不尽相同,但同样都携带了大量远古的信息则是不争的事实。本从蜀滇青铜器上铸造和镂刻的人物、动物、植物形象及青铜器上装饰的图案入手,对古蜀国与古滇国的巫师及其宗教作一比较研究,并论及蜀滇巫师在各自社会中的地位、功能和由此窥视到的巫师与蜀滇社会结构的关系。虽然古蜀国与古滇国在历史时代上存在较大的时间差距,但蜀与滇在宗教上却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可比性,这种相似性与可比性正是本立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越王勾践宝剑、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150件出土于荆楚大地的珍贵文物从11月21日起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的文物涉及年代远至旧石器时代,近至明朝,全部展出文物中近90%为国家一级国宝。此次展出的文物涵盖了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等方面。文物全部来自湖北省博物馆及部分市、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共150件套,最著名的有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九连敦楚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分别藏有楚王孙鱼双戈戟的戈各一件,出土之后它们再没有在一起展出过,此次展览是它们首次共同与公众见面。越王勾…  相似文献   

10.
一、缘起与解题2002年10月21日,《北京晚报》上刊发一篇报道,介绍北京保利艺术馆收藏并展出的一件西周青铜器公及其铭文98字。我据刊发的铭文拓片,作了全文隶定解读,并亲赴保利艺术馆以观其庐山真面目。据介绍,这件公是2002年春天保利艺术馆的专家在海外文物市场上偶然发现的,然后将其带回北京审鉴真伪,确认真品后购买。在对其进行鉴定后,我相信李学勤、马承源等青铜器专家鉴定为真品是可信的。其铭文又一次证明禹、大禹治水、夏朝是信史,证明中国历史文献相关记载渊源有自。特别是作器者乃遂国国君,意义犹为重大。对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刘青彬 《寻根》2020,(1):125-131
2017年10-1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中原区三十里铺村南部发掘了一座唐代墓葬,据墓葬内所出土的两方墓志所记,墓主为张璀及夫人王氏。志文内容涉及郡县名称、人物、事件及官职等,为研究唐代中期的地望、◇墓葬俯视图人物、历史事件及职官等提供了实物资料。本文对墓志内容进行考释,结合史料对墓主身份和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作通过对金沙江流域丽江段20年的考古工作实践,在总结和归纳前人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对该流域的考古出土物作出了梳理和研究。以一批翔实可靠的物,论述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丽江人”及其后脉络清晰的新石器、青铜器、铁器时代的丽江地区古代化面貌,指出丽江是中国古代民族迁徙南北走廊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中国边疆民族古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珍藏在武汉市博物馆的国家一级文物——凤纹方罍,出土于蔡甸区(原汉阳县)永安街长征村竹林嘴。1966年秋,农民王体坤耕地,“凤纹方罍”被犁铧触击而被发现,“凤纹方”是出土的数件文物中仅存的一件,属商代晚期用于祭祀的青铜器皿。近两年来,笔者有幸陪同武汉电视台《都市写真》栏目和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的记者们造访竹林嘴。长征村的领导们热情好客,对采访安排十分周到,村民们积极配合,好奇的追问都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随着采访的深入,使我们知道了一些过去不曾知道的情况。凤纹方出土近40年,过去也未曾留下文字记载,当事…  相似文献   

14.
宋王山宋墓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祁家湾街张店村。2004年发掘的三座墓皆为长方形单室砖墓,为湖北武汉地区北宋时期较流行的墓葬形制。三座墓共出土器物17件,有瓷器、陶器、铁器、铜器和较多铜钱。瓷器中特别是两件影青瓷薄胎高足碗和一件莲瓣纹影青瓷高足碗,代表了北宋影青瓷的较高水平。三座墓出土的北宋时期的铜钱14种,共计85枚,为判定墓葬的下葬年代提供了参考。此次发掘对研究本地区在北宋时期的经济和文化习俗有一定价值,充实了本地区的宋墓资料。  相似文献   

15.
殷周青铜器怪异动物纹饰的意蕴●刘志荣据考古发现,青铜器最早出土于马家窑遗址,而青铜器纹饰最早出现于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纹饰渊源于石器时代。在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是正反两方面均刻有兽面纹饰的石器,与殷商时青铜器上的纹饰极为相似,从中可以看...  相似文献   

16.
1976年12月,在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一件铜盘.作此器人的名字叫"墙",是当时著名的微氏家族中的一员,其官职为"史"."墙"为纪念其先祖而作此铜盘,故此器名为<史墙盘>.现藏于陕西省周原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苏惠萍 《寻根》2011,(3):84-85
为配合敦煌机场扩建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5年7~11月,在敦煌市东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佛爷庙湾—新店台汉唐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一唐代模印砖墓M121出土了33块集龙、麒麟、猴、犬形象和特点于一身的模制花砖。因为它有龙、麒麟、犬的形象和特点,所以初始有人叫它麒麟,  相似文献   

18.
1991年9月,在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发现了大量烧制器物。经遂宁市博物馆专业人员现场发掘调查,认定为罕见的宋代瓷器窖藏。出土瓷器985件、青铜器18件、石器2件共计1005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大一处宋代瓷器窖藏,引起了文物考古界有关人士的极大重视。瓷器中包括13世纪中叶南宋时代的江西景德镇窑青白瓷(影青瓷)600件;浙江省龙泉窑青瓷350件;此外还有少量的定窑、耀州窑、磁峰窑、广元窑的烧制产品。1998年至且1999年,经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批准,由日本朝日新闻社、中国遂宁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南宋窖藏瓷器展》,先后在日本小田急美术馆。山口县立获美术馆、浦上纪念馆、京都文化博物馆、爱知县陶瓷资料馆等地巡回展出,引起日本学术界的重视。现将日本学者弓场纪知对遂宁金鱼村南宋瓷器窖藏现场考察后撰写的研究论文译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名称:妇好鸮尊时代:商材料:青铜类别:青铜器规格:高49.5厘米收藏处:中国历史博物馆作为容酒器的尊,从上可分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鸟兽尊三类。鸟兽尊因造型具有雕塑特点,身兼实用、美观两职,故备受人们青睐。殷墟曾出土过大量精美绝伦的青铜器,1976年妇好墓出土的鹗尊更是为世人所瞩目。此尊以鹗作生活原型,宽喙高冠,圆眼竖耳,头部略扬,挺胸直立,双翅敛羽,两足粗壮有力,同垂地的宽尾构成一个平面,给人沉稳之感。鹗首后部有一呈半圆形的盖子,其上饰以立鸟及龙形钮。装饰着兽首的鋬(即把手)安在鹗背。尊表面花纹满布,喙与胸颈部上饰出蝉纹,高冠外侧饰羽纹,内侧饰倒夔纹,两侧各饰一身双首的怪夔一  相似文献   

20.
1982年至1985年,浠水县先后发掘清理了5座宋墓,出土了部分陶器、瓷器、铜器、古钱币,其中4座宋墓中出土了石质地券文。华□娘地券。1982年4月23日,洗马镇小金山村樟树湾后山农民周某挖屋后沟时发现一座宋墓,经清理,出土了白瓷瓜棱执壶、白瓷六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