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范院校教师绩效评价对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对现行的评价体系的分析,提出构建多种评价方式综合应用的立体绩效评价体系应注意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反馈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重点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学生,而对教师绩效工作的评价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我国的教育体系还在不断完善当中,其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健全,使得我们不能按照同一套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来对所有的教师进行绩效评价,这会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慢慢地产生了分类教师评价方法.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现场调研的方法总结归纳出成熟型教师的群体特点有教学经验丰富、较容易感到职业疲倦、心理负担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稳定但缺乏创新意识,专业团队评价法的特点有评价过程民主化、互动化、评价内容专业化和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师;通过对专业团队法的含义、特点与专业团队法在高校成熟型教师绩效评价运用中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得出了在运用专业团队法评价成熟型教师绩效时应注意利益关系的影响、正确评价定位、提高评价团队的素质、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工作和树立发展性教师绩效评价观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提出了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基本素质、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工作成果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与评价办法。  相似文献   

4.
"双师型"教师的绩效评价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绩效评价体系。从师德师风、教学工作、专业能力、科研工作、社会认可、个人发展6个方面建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绩效评价模型,并结合改进的AHP与CRITIC法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应用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8位"双师型"教师进行绩效评价,证明综合两种权重方法的评价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5.
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是高职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构建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提出构建以教师政治思想素质、教学工作能力、教研与科研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为综合评价指标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教师绩效评价与专业发展是中小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要素。美国将教师绩效评价政策作为学校问责与教师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州已经开发并实施各种教师绩效评价政策。例如,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教师绩效评价政策的出发点在于促进与支持有效的学校领导、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就。北卡罗莱纳州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涉及到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该州教师绩效评价政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惠 《教育探索》2011,(11):61-62
健全和完善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对稳定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教师绩效评价应体现多因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而目前高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在克服评价内容单一及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考评体系,使其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绩效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美国密苏里州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推行的背景和主要做法.简析了美国密苏里州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价目的、教师绩效评价内容、教师绩效评价实施过程,并从中探寻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评价改革与研究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绩效评价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高职院校现状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本文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用该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反馈。  相似文献   

10.
高职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对学校、企业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实训基地绩效评价体系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评价内容不全面、评价指标可操作性不强、评价反馈机制缺乏。为弥补这些不足,从实训基地的规划、建设、影响力、管理、相关主体评价五个方面提出绩效评价体系,一共36个具体指标,并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分值。实际应用表明,该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较全面,评价指标可操作性较强,能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对实训基地绩效进行较客观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