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子竞技》2009,(3):12-15
如果算上富兰克林在雷雨之夜放的那个风筝,人类认识电现象到现在也不过200多年的时间。然后我们还要感谢库仑发现了静电基本定律、法拉第观察到了电磁感应现象.再近一点还要感谢麦克斯韦、赫兹、洛伦茨对于构建电磁学理论大厦的努力。但如果这样你就觉得离我们现在的电脑诞生算是近了的话那又是大错特错了.即便是现在看来反应异常迟钝的ENIAC(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相似文献   

2.
距离SC2内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是中国玩家首次能够亲身参与到暴雪的游戏测试中去,《电子竞技》杂志也和暴雪娱乐在清华北大为大学生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高校电子竞技对抗赛,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为一些幸运观众提供了内测激活码。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至少在我们揭开SC2的神秘面纱之前是这样。究竟SC2能否超越他的兄弟,继承伟大的电子竞技衣钵,至少在两年之后我们才能见其分晓,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款游戏肯定会卖得很火,玩的人也肯定会很多。说句心里话,我真的希望SC2能够整合世界,因为到目前为止,电子竞技项目各自为政的态势还是十分明显。地球村的年代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要带着这样的问题来思考这篇文章背后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电子竞技》2009,(6):20-21
距离SC2内测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这是中国玩家首次能够亲身参与到暴雪的游戏测试中去,《电子竞技》杂志也和暴雪娱乐在清华北大为大学生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高校电子竞技对抗赛,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为一些幸运观众提供了内测激活码。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至少在我们揭开SC2的神秘面纱之前是这样。究竟SC2能否超越他的兄弟,继承伟大的电子竞技衣钵,至少在两年之后我们才能见其分晓,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款游戏肯定会卖得很火,玩的人也肯定会很多。说句心里话,我真的希望SC2能够整台世界,因为到目前为止,电子竞技项目各自为政的态势还是十分明显。地球村的年代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要带着这样的问题来思考这篇文章背后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如果不是wNv和Sky分别入围,以及Sky最终获奖,可能作为游戏业界第一奖的金普雷奖不会象现在这样被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所知晓,在为电子竞技越来越得到各界认可感到欣慰的同时,笔者不禁想,我们的电子竞技何时才能有属于自己的业界奖呢?  相似文献   

5.
CS五大如果     
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如果…就"的伪命题了,大到"如果六千万年前陨石没有撞击地球",小到"如果昨天买彩票时选了那个号码"。不得不说,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假设。以下我所列举的这些"如果",如果其中有一个曾经成真,CS的历史就会彻底改变,《反恐精英》便不是我们现在的《反恐精英》,电子竞技也不是我们此刻的电子竞技。当然我并不保证我预想的事情一定会发生,但至少它们有这样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新电玩时代     
电子竞技≠电子游戏一提起电子竞技许多人就会这样说:“不就是电子游戏吗?”其实并非如此。在许多人眼中,对电子竞技的认识还停留在90年代初的红白机、后来的世佳、再后来的PS1,以至于现在的PS2。长时间来人们认为“电子游戏只不过是小孩子游戏罢了,把电子游戏叫做电子竞技也只不过是玩物丧志者的新借口罢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过这也与电子竞技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群众基础差有一定关系。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子竞技是在电子游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这种基础现在看来也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今天看来,电子竞技与电子游戏的本质区别在于,电…  相似文献   

7.
《电子竞技》2013,(13):52-53
电子竞技的经典之作CS 提到电子竞技,恐怕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传统,英雄联盟,Dota成为当今时代电子竞技的代名词,那我们还会记得那些曾经的经典么?电子竞技的开始最早始于1998年,而最初的具有代表性的游戏就是星际争霸,反恐精英CS,帝国时代。星际争霸经过韩国人发扬光大已经由星际争霸2继承了经典,而帝国时代则被时代淘汰,那CS呢?  相似文献   

8.
周奕 《电子竞技》2012,(5):26-27
如果给电子竞技定义一些时代的代表,相信段暄和李晓峰“Sky”是不能绕过的两个人。前者在2004年主持的《电子竞技世界》栏目是很多电竞爱好者最美好的回忆,直到现在,而且CCTV5播出电子竞技,也让2004年前后电子竞技产业显得格外有活力,人们都在假设,如果这个节目没有停播,那现在,也许……2004年过去了。而在之后的2005年和2006年,是Sky在WCG的两次夺冠让电子竞技行业又到了另一个巅峰。不过遗憾的是,至今电子竞技似乎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代表人物了。  相似文献   

9.
相信作为游戏玩家的大多数朋友同时也是不折不扣的硬件爱好者,在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发展5周年的时间里,大家对于硬件外设方面的体会和回忆也一定有很多。如果你想和同你一样喜欢电子竞技、喜欢硬件外设的朋友们分享你的故事,那就写信给我们吧。我们会在每个月的读者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一位,将他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0.
《电子竞技》2008,(19):6-6
有历史记载的电子竞技比赛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即便是电子竞技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第99项正式体育项目也过去了5年时间,但直到今天,关于电子竞技是否"脱离游戏"的辩论仍不绝于耳。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似乎存在着某种天然的宿怨,从广电总局下发《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央视5套《电子竞技世界》栏目停止播出起,电子竞技便与网络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那时起电子竞技就在为重新回归到主流媒体的怀抱做着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从2005年到现在,《电子竞技》杂志已经出了207期,数千篇文章。作为一家媒体,我们忠实地纪录了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间,电子竞技发展的每一个瞬间。从产业到游戏,从赛事到明星,无数人来了,无数人去了。回顾一期期杂志,我们能感受到电子竞技的十年起伏,也能感受到《电子竞技》的十年悲喜。  相似文献   

12.
《电子竞技》2009,(8):104-107
许多即时战略游戏的爱好者应该都有这样一段经历:由最初的《红色警戒》到《帝国时代》,然后的《星际争霸Ⅱ》再到现在的《魔兽争霸Ⅱ》以及将来的《星际争霸》,这些经典的即时战略类游戏都对电子竞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款经典游戏或者受欢迎的游戏并不一定就是优秀的电子竞技项目.但是一项优秀的电子竞技项目本身必定经典或者是非常受欢迎的。这一定论在电子竞技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证。举例来说,没有人会否认《极品飞车》,《实况足球》、《FIFA》、《NBA》是非常优秀的游戏.但是它们在电子竞技领域里的现状呢?别拿CEG说事.作为国家级的电子竞技赛事.它当然要顾及大多数电子竞技项目的百花齐放.但实际上就目前为止.最热门的电子竞技项目无非只有《星际争霸》、《反恐精英》以及《魔兽争霸3》,那么为什么这三款游戏能够在电子竞技领域里获得成功?也许CS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纵观国际市场.CS在电子竞技的火热实际上是一种偶然现象,这要从CS的发迹史说起。2001年.CS已经占据了世界上大多数玩家的硬盘空间.在这一年.CS同时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舞台——CPL。而CPL决定选择CS作为主要比赛项目的起因.并不是CS有多么受欢迎,而是因为CS是一款免费游戏。因为CPL和id公司就版权使用费的纠纷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前者索性抛弃了陪伴了自己数个年头的Quake3.转而将CS揽入怀中.当时的Angel Mounz也没有想到CS竟然会如此火热。也正是在这一年,CS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规则和设置,虽然比赛方式一变再变.但最初5v5的比赛模式却一直保留到今天.CS的开发商Valve公司甚至也为了比赛而更改金钱系统。如果没有CPL和id公司的纠纷事件.也许到今天.CS仍然只是一款消磨时光的游戏.登不上竞技殿堂,更不会有一个个传奇人物和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所以一款经典或者受欢迎的游戏如果缺少了一个赛事组织的规范和系统运作.那它就算再经典再受欢迎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电子竞技项目。如今,WoW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毋庸置疑.WoW是一款经典而且非常受欢迎的游戏.作为世界上玩家数量最多的游戏.也理所当然的成为各大电子竞技赛事主办方的遐想目标.对于如此庞大的潜在受众群体.如何才能通过将WoW变成电子竞技项目.从而抓住这块市场呢?在这一点上.暴雪公司的态度非常明确,肥水不留外人甜。作为出产过数量最多的电子竞技项目的游戏制作商,电子竞技的发展给暴雪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从2003起.暴雪就通过暴雪全球精英邀请赛(Blizzard WorldWide Invitational简称WWI)尝试了电子竞技赛事运作.由此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子竞技选手前来参赛,但是对于WoW来说,能否成为一项优秀的电子竞技赛事还需要时间检验,起码从目前来看,有两个关键的因素不得不考虑。  相似文献   

14.
《电子竞技》2009,(1):I0009-I0009
相信作为游戏玩家的大多数朋友同时也是不折不扣的硬件爱好者。在中国电子竞技行业发展5周年的时间里,大家对于硬件外设方面的体会和回忆也一定有很多。如果你想和同你一样喜欢电子竞技、喜欢硬件外设的朋友们分享你的故事,那就写信给我们吧。傻鱼会在每个月的读者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一位,将他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5.
当电子竞技发展到今天,我们问自己一个问题,电子竞技的鼻祖游戏是哪一款?我想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的,星际争霸、红警等等,当然一定有人会回答格斗游戏。从各方面看,格斗游戏,尤其是KOF系列都是标准的电子竞技游戏,虽然他不利用电脑。当他慢慢被我们这些骄傲的魔兽玩家所遗忘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在背叛历史?也许没有那么严重,但我们应该承认KOF在电子竞技中的地位。就好像拳皇黑洞论坛上一位名叫苍空之翼的版主的签名:CS,我们距离欧美太多;星际,我们比不过韩国;魔兽,我们只有一个SKY;但是KOF,我们拥有梦之队,支持KOF,关注中国电子竞技!  相似文献   

16.
老师,你好     
《电子竞技》2008,(17):6-6
张琦:游戏和学习,在中国传统思想的背景下是无比尖锐的矛盾。两者作为矛盾两端的正反面,是每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都要面临的要与之划清界限的严酷问题。现在就连我们自己也无法分清电子竞技是体育还是游戏,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但就算是把电子竞技归类为体育,它又能逃脱得了游戏的罪  相似文献   

17.
这期的讨论话题,"电子竞技赛事,敢问路在何方"有些抽象,也有些沉重。很多朋友在讨论时真情流露,让我们非常感动。而且有些朋友的观点也非常在理,尤其是大家觉得电视解禁和与网络游戏划清界限是电子竞技想要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很同意大家的观点,因为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价值体系日趋多元化的今天,电子竞技却仍然面临着这样一个难题,就是社会认知度不高,甚至还存在着种种误解。所以电视的开禁和电子竞技成为一项体育产业而去游戏化,尤其是和网络游戏划清界线,将提高整个社会的认知度。电子竞技是年轻人的运动,但不能片面的理解为只有年轻人才能参与,只有各个年龄层的人都能认可并关注电子竞技,电子竞技才能算真正的成功,举个电子竞技可以类比的对象:极限运动。大家在讨论时更多的去关注了电子竞技本身,虽然与我这次讨论的主题有些偏离,但我觉得朋友们讨论时的一个潜台词就是电子竞技赛事不如人意是因为电子竞技的大环境不好。这样的观点我很同意,因为我也是一个喜欢用背景去解释问题的人,但这不能成为我们电子竞技赛事止步不前的理由,相反,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在电视没有开禁,在社会认知不可求的现在,我们不能指望其他人去体恤电子竞技,去"哄"着电子竞技,而是应该去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做的不好,尤其是我们的赛事,被我誉为电子竞技的生命线的各种赛事也应该去明白一些道理,一些很浅显的道理。  相似文献   

18.
《电子竞技》2008,(21):18-18
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至今那些激动人心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在奥运会举办的那段时间内,我们这些电子竞技工作者似乎一下子变得清闲了许多,因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奥运会,却和我们没有太多的直接联系。关于奥运会能否接纳电子竞技成为比赛项目这件事已经不是第一次讨论了,这篇在Gotfrag上发表的文章,看起来更象是一种在电子竞技成为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无望后的一种发泄。泰德·欧文先生为了电子竞技能够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所做出的努力让人钦佩和感慨,但是我想要说的却是更根本的问题,那就是电子竞技究竟有没有必要进入奥运会。抛开罗格先生对于电子竞技否定的言论不谈,首先奥运会所选择的比赛项目几乎全部是能够提高人类身体素质和基于身体对抗的项目。有人曾经将电子竞技和棋类运动相提并论,那么棋类项目至今有没有成为奥运会项目呢?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F1、斯诺克、高尔夫、摩托GP、WRC、保龄球、橄榄球等等,你能说这些都不是优秀的体育项目吗?为什么得到奥运会的接纳会显得如此重要?我只能将其理解为一种盲目的追从。诚然,如果能够成为奥运会的表演项目,那么对于电子竞技本身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展示机会,但如果我们本身都是满目疮痍的话,这样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电子竞技》2008,(Z1):32-33
"通过今天这次座谈会,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对于电子竞技的种种,我们基本都想到一起了,不过我想后面的工作就是我们如何劲往一处使。在这里我代表王路生主任感谢大家出席本次座谈会。"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处王伟女士在会议结束后对与会的代表们说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20.
玩崩溃     
《电子竞技》2008,(7):78-79
继承钢铁的意志,提升思考的极限。在追求游戏乐趣最大化这一点上,没有一位玩家能够例外,甚至是游戏设计者们也都是这样的一群极端分子。没有极端的思想,如何成就极端的乐趣?不过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些东西可就不同寻常了,这些游戏工业里的畸形产物在我们的游戏记忆中也许未能抹下十分浓重的一笔,但是当你亲身接触并尝试这些游戏的时候,你的感觉恐怕只有一个词能够形容——崩溃,而且不是一般的崩溃。这些无厘头的游戏无论是原创作品学是修改作品,无论从游戏性和内容上来说我们都只能打出0分,不过在创意上我们就要给出满分了。我想这些游戏制作者让这些作品诞生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笑死人不偿命。下面我便向大家介绍一下其中三款让人笑到崩溃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