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2年9月15日至17日在吉林工业大学召开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课题(高教系统)第一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育本课题负责人陈谟开同志及四个子课题组(《高教调查组》、《高教总结组》、《高教实验组》与《高教对策组》)负责人安洪溪同志、李志仁同志、  相似文献   

2.
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討論,是从艾恒武、林青山两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一文引起的。但是,从七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王中、郭佩衡两同志所写的《就“合二而一”問題和楊献珍同志商榷》一文来看,早在艾、  相似文献   

3.
《河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三期发表邱惕盈同志《粗议增订本〈红楼梦新证〉》,副题是《兼与张良皋同志商榷》。拜读之后,颇受教益。通观全篇,对《新证》并未具体提出可议之处,而是以与我商榷为主。我在《文学评论丛刊》第二辑发表了一篇《增订本〈红楼梦新证〉初读质疑》,得邱惕盈同志赐教,幸甚。邱文就《红楼梦》楔子、凡例、回目与版本名称的关系,对我作了一些驳难,本文也就大体在此范围之内与邱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读了宋建元同志的《谈鲁迅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很受启发。现在仅就《药》和《祝福》的结尾谈点看法,与宋建元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5.
《历史发展动力应是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的矛盾》在《理论学习月刊》1989年第11期发表后,人大资料中心《哲学原理》1990年第2期全文转载。1990年第三期《理论学习月刊》又刊出了杨平同志的文章:《也谈历史发展动力──兼与吉彦波同志商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由于工作关系,常和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同志打交道,当探讨起职业教育中的有关问题时,人们便要提到《教育与职业》上的一些文章和观点,会不由自主地称赞《教育与职业》杂志,觉得《教育与职业》在宣传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探讨职业教育改  相似文献   

7.
继《中国古典诗歌世艺术初探》等著作之后,王英志同志又推出《古典美学传统与诗论》(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我读英志同志这部著作后,感到这部书内容扎实;创见不少;语言流畅;体现了英志同志学术研究的新水准,在同类著作中也可以称得上是很有特色的一部。英志同志的这部书收集了他近几年撰写的二十余篇论文。近几年来,中国古典美学与诗论的研究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叶栋同志1981年发表的《敦煌曲谱研究》(以下简称《研究》),音乐界褒贬各异.陈应时同志的《评〈敦煌曲谱研究〉》(1983年第一期《中国音乐》,以下简称陈文)否定了《研究》的主要论点和论据.本文想与陈应时同志商榷.一、林谦三对《敦煌曲谱》的谱字和符号都作了解释吗?  相似文献   

9.
8月15日《江淮学刊》(第4期)李凡夫:《坚持斗争的哲学反对矛盾融合论——评杨献珍同志的“合二而一”论》作者指出,杨献珍同志在理论工作上的错误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而是长期的、一系列的。例如,在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上,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杨献珍同志都有过比较严重的错误。当然,问题不在于是不是有过错误,而是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从当前的事实来看,杨献珍同志并没有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是进一步发展了他的错误。问题的严重性就在这里。《江淮学刊》(第4期)马数鸣:《方以智的“合二而一”是辩证法吗?——与杨献珍同志商榷》《江淮学刊》(第4期)李双成:《在烦琐  相似文献   

10.
康世立同志是最高成本价格论的创始人。对最高成本价格论,我曾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上撰文商榷。1991年《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上发表了康世立同志的《就“最高成本价格”问题与唐国增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康文”),对我的异议给予回答,并进一步阐发了最高成本价格理论。反复拜读康文之后,我仍感最高成本价格论难以成立,故特撰此文与康世立同志再商榷,也望经济学界同仁参与争鸣。  相似文献   

11.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有的同志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价值导向提出了质疑,并试图证明个人主义也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高校理论战线》1993年第4期发表的魏新高同志的《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伦理思考》(简称《思  相似文献   

12.
前年《学术月刊》发表了拙著《宗法今解——兼与杨宽先生商榷》。杨宽教授没有亲自撰文赐答,而让他的两位研究生撰《对宗法今解一文的商讨》答复我。也没有用真名实姓,而署笔名智贻。我所以要指出这点,是让读者知道,我和智贻同志的讨论,仍是我和杨宽教授商榷的继续。宗法问题是两周史上的重大问题,欢迎史学界有更多同志参加讨论。但智贻同志不是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一生博览群书 ,知识渊博 ,他在读书学习中对工具书十分重视。一、重视编撰工具书毛泽东同志重视编撰工具书 ,具体表现在他提议重编《辞海》与修订《辞源》上。在中国的知识界 ,《辞海》、《辞源》过去一直是影响最大、使用率最高的两部辞书 ,但是毛泽东同志对这两部辞书都不甚满意。1957年 ,他见到《辞海》的主编之一舒新城时说 :“我20年前使用《辞海》到现在 ,在陕北打仗的时候也带着 ,后来在延安敌情紧急的情况下 ,不得不丢下埋藏起来 ,以后就找不到了。现在这部书太老了 ,比较旧 ,希望修改一下。”这次谈话是在北京。此…  相似文献   

14.
1980年12月25日,我在《四川日报》学术讨论栏,发表了一篇文章《也谈实事求是与哲学基本问题》,对孤闻同志的《对<实事求是与哲学基本问题>一文中的几个问题提出商榷》(以下简称孤文),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不久,《四川日报》又登载了王为超同志的一篇文章(以下简称王文)和我商榷。这个问题,涉及党的思想路线,我觉得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代末,史学界有些同志发表文章,认为《太平经》是“农民道教经典”,是“我国第一部农民革命的理论著作”,张角的太平道是“以《太平经》为经典的”,黄巾起义“在理论上就是依据《太平经》的”。不言而喻,作者是将《太平经》看成与黄巾紧密相联的。以后,又有同志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太平经》不是“农民道教经典”,它“与黄巾思想绝不相似,而是两种敌对的阶级意识的反映”,与黄巾无关。  相似文献   

16.
吴培德同志写的《评〈诗经全译〉》(以下简称《评文》),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后经《新华文摘》1987年3期转载。《诗经全译》(以下简称《全译》),是由袁愈荌同志译诗,笔者注释。吴培德同志另写有《〈诗经全译〉质疑》,载《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4期。吴培德同志两次撰文质疑和评论它存在的问题,是对这本书的热心关注。《全译》由袁愈荌同志《诗经新译》和笔者《诗经全译》两部译注稿合并而成,译诗以袁愈荌同志书稿为主,注释以笔者书稿为主。两稿所采各家之说未尽一致,出版社决定不求统一,注释中保留两说或诸说。(见《诗经全译·出版说明》)在综合编辑中,两稿裁并,各有取舍。虽旨在取二者之长,以臻完美,但在差异之处,注文与译诗照应不严和不调,以及校对上的文字错讹等,是存在的,也是需要向读者致歉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资本论》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运用《资本论》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考察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与当前我国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了两门选修课:《〈资本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资本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受到同学们的好评。我们请他们在本刊介绍他们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体会。孟氧同志的文章已于第三期发表,现再发表胡钧同志的文章,供正在进行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8.
鲁洁教授在1996年第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一文,提出并肯定了教育的超越性本质。之后有的同志在《教育研究》1997年3期上发表文章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为了促进这一问题的讨论与研究,特发表南京师大教科院方面的一组文字,并欢迎持不同观点的同志来稿。  相似文献   

19.
三位普教专家来我院讲学五月二日至五日,应我院与省教育学会、教科所和市教育局、教科所联合邀请,天津一中校长韦力、南京师大附中原校长李夜光和北京景山学校党支部书记贺鸿琛来我院讲学。韦力同志作了题为《围绕“三个面向”,改革学校内部管理的探索》和《在“三个面向”指导下,为学生成才打好坚实基础》的报告;李夜光同志作了题为《学生学习能力结构》和《实  相似文献   

20.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是理论界多年来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研究》1990年第5期发表的肖新生同志《马克思主义出发点探析》一文把马克思主义出发点归结为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该刊1991年第3期发表了易佑平同志与肖新生商榷的文章《也谈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992年第1期该刊又发表了肖新生同志答易佑平的《再探马克思主义出发点》一文,重申了原有的观点。笔者既有与肖文不同的观点,也有与易文不同的观点。因此,也就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并与肖、易二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