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拉康颠覆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被当成生物学的自然性理论,他的无意识概念不是指被压抑的本能原欲,而是转喻成意识的发生--是在主体之外他处的一种建构机制.因为人的意识主体在原初只是空无,所以它的本体形式具有他者性.由此,拉康批判性地继承了弗洛伊德之后,终于用他自己特有的逻辑策略将精神分析理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文学关注主体在现代场景下的自我建构体验,探讨主体如何在征服性文明秩序的质询和真实界的逼问下,对生存意义进行自我救赎.主体的自我建构,也就是主体被撕裂于征服性的文明秩序和真实界的原初自我之间.个体融入社会文化秩序完成主体化的过程,首先意味着他被征服性文明秩序质询,沦为符号秩序的俘虏.意识形态为主体的自我建构编制欲望客体的幻象,从而把主体缝合到意识形态网络中.主体建构的结果就是主体远离真实界的本真自我,被符号秩序建构成一个社会化的我.而真实界对原初自我的坚持和对人生意义的叩问,使人拒绝征服性文明的质询、完成独特的人生建构成为可能.但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穿透符号秩序的主体只能作为一种残余而苟活着.人生就是人与大他者永无了结的纠结过程.人最终无法彻底摆脱文明的枷锁,因为人创造了这个枷锁.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是英国备受争议的现代主义小说先锋,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描绘了主人公保罗在畸形母爱下遭遇的情感纠葛、精神困惑和身份危机。学界常常用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来阐释保罗的悲剧命运,拉康由于颠覆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核心理念,将人自出生起就置于"他者"的世界,否定主体的自主性,更深刻地揭示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为现代人寻找迷失的主体、建构自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运用拉康的自我说和主体论,分析保罗身份危机和自我建构失败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谢林早期哲学的最高原则是同一性原则。按照这个原则 ,他构造了自己的同一哲学。同一哲学之作为一个体系 ,包含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两个部分。自然哲学的主要任务 ,是在把客观的东西设定为第一位的前提下 ,从客观的东西引申出主观的东西 ,即要表明自然是与理智同一的 ,客体就是主体 ;先验哲学则是把主观的东西作为第一位的 ,试图从主观的东西出发引申出客观的思想 ,即要说明理智或自我的实在性 ,说明自我同自然具有真正的同一性 ,主体就是客体。谢林的同一哲学在由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他用理智直观来界定绝对同一体的做法遭到黑格尔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拉康通过镜像理论和小他者理论揭示了儿童自我意象的虚假性,通过结构语言学和大他者理论揭示了近代哲学主体的空无性。拉康与近代哲学一样都把主体限定在社会心理文化层面,但拉康却解构了这个主体。拉康对主体虚无性的解析具有与佛学相似的效果,都设定了具有本体意蕴的实在界的存在,认为实在界是经验、理性或象征无法达到的。佛学认为通过修行人们可以实现对生命本体界的回归,拉康对此则无有说辞。  相似文献   

6.
谢林早期哲学的最高原则是同一性原则。按照这个原则,他构造了自己的同一哲学。同一哲学之作为一个体系,包含自然哲学和先验哲学两个部分。自然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把客观的东西设定为第一位的前提下,从客观的东西引申出主观的东西,即要表明自然是与理智同一的,客体就是主体,先验哲学则是把主观的东西作为第一位的,试图从主观的东西出发引申出客观的思想,即要说明理智或自我的实在性,说明自我同自然具有真正的同一性,主体就是客体。谢林的同一哲学在由费希特的主观唯心主义发展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他用理智直观来界定绝对同一体的做法遭到黑格尔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德国古典哲学关于“自我”的思辨哲学的建构,经历了康德的“先验自我”、费希特的“行动自我”、谢林的“绝对同一”的“自我”的逻辑发展过程,并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最高、最抽象的同一。德国古典哲学关于“自我”的思辨哲学的建构历程,实际上就是德国思辨哲学的发展史;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意味着整个思辨哲学的解体;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本质之处就是以“现实的个人”、以现实的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呈现出“先验自我”的现实根基。  相似文献   

8.
借助拉康关于语言与人的主体建构的理论对独幕诗剧<莎乐美>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作者通过对莎乐美自我身体欲望的书写,以一种反常规、反理性的诗意表达方式,颠覆了"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中的男性优势.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其他男性主体建立新的主体间关系,莎乐美超越了即时的两性冲突,摆脱了文学和历史对女性言说的限制,自由地探索自己的身体和无意识,并在这个完全敞开的建构过程中体验一种自我表达的极度愉悦,或曰"狂喜".  相似文献   

9.
在哲学上,费希特是直接从康德出发的,他企图在主观唯心主义“自我”哲学的基础上,解决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同一问题,提出了“自我设定自身”,自我设定非我;自我设定自我和非我的命题,开始把人的认识当作一个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加以考察,突出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理论和实践,必然和自由,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对后来哲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拉康的他者理论产生过很大影响,它促使我们将目光从主体需要转变到主体的行动或欲望上来。但是,这一理论也有一种消极性,因为任由主体欲望的释放,只会使得我们之间的交流距离越来越大,从而容易割裂我们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最终走向他者的反面或瓦解他者。哲学践行这一新的哲学范式,可以弥补他者理论的这种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一种逻辑分析,给出他者介入我们实际生活的哲学践行式的可能路径,从而使得哲学研究回归到人的实践本性上来。  相似文献   

11.
庄子所处的时代造成了他对祸患的恐惧和对人生的失意,这样的心理反应使他陷于无限的困苦和矛盾之中。他力图在精神领域以“无用之用”、“物我合一”、“游世”等为主要手段对现实问题进行某种程度的消解,流露出对生命的眷恋,由此显示出庄子哲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他对一系列哲学命题的思考正是由此而深入的,在此岸中追求超越现实苦难,进而与自然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2.
笨贼     
徐亚运 《海外英语》2014,(10):10-10
健忘的强盗 43岁的马库斯·伯恩斯坦走进一家食品杂货店,要洗劫收银机里的所有钱。收银员把钱交给他,他逃之天天,却把钱包丢在了柜台上。里面有他的所有个人信息。警察很快就在他家把他逮捕了。泡泡惹的祸 得克萨斯州的窃贼布拉德·斯金普顿闯入了一栋位于得克萨斯州休斯敦郊区的大房子。  相似文献   

13.
文化杂糅者的悲剧——《北迁季节》的后殖民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迁季节》叙述了男主人公穆的悲剧命运。穆掌握了英国的先进文明,却不能在英国生存下去。回到家乡又不能适应那种落后的现状。在一种扭曲的文化氛围中,他完成了心理、精神和现实世界的被殖民过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中的文化定位理论与穆的悲剧命运的成因不谋而合。这种杂糅的文化身份,使他永远难以将自己整合为单纯统一的个体,而时时处于自我身份的怀疑之中。  相似文献   

14.
服务于显赫的达林顿府的史蒂文斯完全栖息在自己扮演的"杰出的男管家"的角色中。他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使他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错失了情感生活这道人生风景。一次出行使他意识到了身份认同危机和失衡的内心。小说中达林顿府、管家配膳室、原野、村舍、光影、自然(达府户外)等空间意象隐喻并揭示了史蒂文斯的身份建构与无法克服的情感焦虑。  相似文献   

15.
论梁实秋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30年代社会革命和民族救亡的形势使梁实秋对自由主义学现代化建构的努力成了一种自己的私语和个人的呐喊。他以独立的立场和理性方式坚持对自由学的守望一方面要面对国民党政府的化专制压迫,另一方面他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以及脱离无产阶段群众的贵族姿态,又使他面对着无产阶级学的猛烈批判。抗日救亡与自己主义学坚守的两难所形成的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成了梁实秋所面对的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庄子所处的时代造成了他对祸患的恐惧和对人生的失意。这样的心理反应使他陷于无限的困苦和矛盾之中。由此,为了摆脱困境,获得在物质世界所无法实现的超越,他力图在精神领域以“无用之用”、“物我合一”、“游世”等为主要手段对实现问题进行某种程度的消解。他对一系列哲学命题的思考正是由此而深入的。并且显示出庄子哲学是关注现实人生的,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中国人对西班牙作家巴罗哈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译介的9篇西班牙作品全部出自巴罗哈笔下,又多次在译文的副文本等著述中给予巴罗哈高度评价。鲁迅关注的是巴罗哈弱小民族的出身及其作品中对于弱小民族品性和生活状貌的描摹,而同属于弱小民族的中国读者可以从中反观自身,鲁迅也在巴罗哈的文学世界里找到了异域的自我。  相似文献   

18.
惠特曼和郭沫若在对民族题材的运用和诗歌形式创新中完成诗歌“个体自我”向“民族自我”(“国家自我”)的转化,升华为一种“普遍自我”。惠特曼以美国作为投射对象,以第一人称“我”热情讴歌美国精神,在诗歌中完成自我身份构建。郭沫若诗歌应和“五四”的时代精神,高扬人的个体性,坚持对现实压迫的反抗,对祖国的热爱,把“五四”个性主义的时代精神在作品里成功地反映出来,由此给郭沫若的新诗带来了奔腾豪纵的情趣美。  相似文献   

19.
In these lines, Lord Tennyson might well have been writing of himself, and the title of the poem from which they are taken, “The Poet of Love,” readily applies to him, for he sang always “a song of undying love, multiplying truth on truth.” That he considered love the all-pervading influence of life is easily deduced from the fact that poem after poem of his has for its theme the immortality of love and its power “to shape or shatter a life till the life shall have fled.” To question whether or not he was the type of writer to deal adequately with the subject is hardly worthwhile since his poems bear silent witness to his artistic ability. Tennyson could have written “as one who loved his fellowmen” since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such as he has shown in treating with the subject of love are qualities of one whose heart and mind were mellowed by the emotion itself. Love is, as Tennyson himself said in a poem, a more ideal artist than a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