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有声读物版权纠纷中,权利人始终面临损害赔偿额难以计算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均难以计算、参照权利的使用费适用范围不统一、法定赔偿自由裁量权过大且损害赔偿额较低以及实际损失等适用比例较低、法定赔偿适用比例畸高等。为破解权利人损害赔偿额难以计算的问题,应进一步规范适用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权利人所受实际损失或侵权人违法所得时,应明确以市场价值作为计算标准,同时,以评估法作为确定其市场价值的具体计算方法;明确参照权利的使用费确定赔偿额的适用前提及范围;细化法定赔偿论证过程、提高法定赔偿额。此外,为改变实际损失等适用较少而法定赔偿适用畸高的现象,应认为上述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在适用顺序上具有强制性,不可随意选择。  相似文献   

2.
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著作权人身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文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论述了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主体、构成要件以及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字新闻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一般不超过5万元。同时,精神损害赔偿仅仅限于对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生命健康权等五项权利造成侵害而引发的案件。  相似文献   

4.
邢建 《大观周刊》2011,(23):20-20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英美法中的一种民事损害赔偿制度,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民事法律规定,通过法院判处的由侵害人向被侵害人支付超过实际损失的金额的一种损害赔偿。本文介绍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并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刘鹤挺 《今传媒》2012,(4):31-33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确立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致人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的原则。"精神损害"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规定,标志着公权领域中致公民精神损害赔偿方式和制度的建立,但人的精神世界的损害元素的认定与统一性往往要比人的物质世界的损害复杂和不确定的多,正确认识把握国家承担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功能和公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法理基础和形式,进而确立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分类分级制度,才能使这一制度走向完善。  相似文献   

6.
老山战斗英雄、歌手徐良名誉权受侵害一案,徐良获得赔偿共26○○元。法院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徐良不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可予准许;但徐良及其委托的律师因诉讼而往返北京和上海两地支出的合理的、必要的费用,两上诉人(指报社和作者)应酌情给予赔偿。”这就是说,这笔费用,不是赔偿徐良名誉受到损害的精神损失,也不是赔偿他因精神损失而直接导致的物质损失,而是赔偿他在打官司过程中支付的费用。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在“新闻官司”中,如果被告方报社和作者胜诉,是不是也可以要求败诉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闻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的立法现状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确认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该解释首次规定了精神损害的赔偿问题,适用于处于平等地位的公民之间民事侵权案件。根据“解释”,因侵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法院可以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同时判令侵权人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尽管其仅为司法解释,但它毕竟是在总结我国立法和审判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顺应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个人信息控制者违约赔偿责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晓娇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2):17-24,43
[目的/意义]建立个人信息控制者违约责任尤其是赔偿责任机制,为个人信息资源保护立法及个人信息资源的规范合理收集使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经济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以及规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个人信息资源的权利属性分析为基础,从个人信息收集使用行为的合同关系出发,以个人信息控制者违约责任构成、归责原则和责任方式为突破口,界定违约赔偿范围,最终提出违约赔偿标准解决方案。[结果/结论]通过研究发现,个人信息资源具有典型的财产权和人格权双重属性,个人信息收集和使用关系具有突出的合同属性,个人信息资源财产权具有许可使用费属性;个人信息控制者违约赔偿范围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赔偿标准应分为一般违约的补偿性赔偿和严重违约的惩罚性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应当财产化,财产损失补偿性赔偿的标准应为损失的全部;惩罚性赔偿的标准应为补偿性赔偿标准的3-5倍。本文提出的违约赔偿责任范围、赔偿标准等解决方案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万俊 《新闻界》2024,(2):73-85
数字藏品依托非同质化通证技术开辟新型交易模式的同时,也造成了著作权法适用争议。适用发行权的理论主张没有解释论正当性和立法论必要性,损害赔偿计算标准发行权化缺乏实证法支撑。数字藏品侵权损害赔偿既存在着一般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损害之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现实困境,也因新技术、新市场和产业态势而复杂化。应以市场交易机会损失为理论基础,在数字藏品市场环境下确定现实的或模拟的著作权许可使用费,再充分考虑数字藏品侵权行为的特殊性,综合侵权范围、侵权期间、点击率、浏览量、发售价格和数量以及转售次数、价格等因素予以个案考量,公允地计算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繁荣数字藏品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是一件很重要的法律文件,它的内容已经超越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有关精神损害赔偿,我们要到以后再来讨论,这里先说《解释》对于保护隐私权有这样一款规定:“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人们认为,这是我国法律文件第一次明文规定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来予以保护。隐私受到侵害,可以以侵权起诉索赔,这还不是一项权  相似文献   

11.
确定著作权赔偿损失的数额有三种计算方法,首先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其次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再次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可以按照作品正常许可使用价格的2~5倍确定,作品的正常许可使用价格可以按照国家版权局制定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确定。本文以具体案例阐释了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额的具体计算方法。实践中,部分作者和出版社对侵犯著作权损失赔偿问题存在认识上的误差。本文以案说法,对这个作者和出版社在著作权侵权纠纷中往往最关心的问题进行阐释。【案情介绍】2002年9月,B出版社出版了季怀银等人编写的…  相似文献   

12.
黄强 《大观周刊》2011,(22):75-76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责任承担比例是指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对于受害人的人身损害所应当承担的具体份额。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交通事故中损害赔偿责任问题、赔偿主体问题、赔偿标准问题。此外,法院一般按照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来确定其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3.
孙强 《图书馆》2014,(3):108-110
借书违约应从民法视角进行分析,是种合同行为,因图书丢失、损坏引起的违约应以采取补救措施、补偿损失为原则,适用惩罚性赔偿无法律依据。对超期借阅不适用赔偿损失这种责任制度,图书馆对超期者所收取的罚金既非赔偿损失、也非违约金,对长期借阅不还的读者可参照诉讼时效、合同解除制度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现代声像档案》2006,8(1):34-35
球场上球员撞伤记者、撞坏器材,摄影师的损失究竟该由谁承担?1月26日,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对国内首例球员撞伤记者案做出一审判决。根据判决,作为省港杯赛事组织者的广东省足协需向摄影记者王世儒支付32234.15元器材损失费并同时支付1299元的案件受理费。这是国内首起因体育赛事引起的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也是首例体育记者向赛事组织者索赔并得到法院相应支持的判例。但原告王世儒对法院判定的赔偿数额并不认同,于2月9日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15.
人事档案遗失救济属于民事救济,应当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范体系内展开。人事档案的国家所有权属性不应成为主张遗失损害赔偿的阻却事由,档案管理者违反档案管理法规造成档案遗失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人事档案遗失损害赔偿满足个人信息侵权的构成要件,适用过错推定归责原则,损害结果上包括财产性损害与非财产性损害。若人事档案可恢复原状,应当优先适用重置、补办档案等责任承担方式;财产损失包括预防后续损害所支出的费用与因档案遗失发生下游损害所受到的间接损失。因人事档案个人信息泄露而直接侵害人格权,或者单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情形均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具体数额的确定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酌定。  相似文献   

16.
读者如果将图书馆外借图书遗失,则理当进行相应赔偿。国内众多图书馆采用以图书原价为基数乘以一定倍数的方法计算赔偿额度,但是用这种简单倍率制计算出的赔偿金额往往与图书馆实际损失相去甚远。从重置成本视角分析外借遗失赔偿可厘清图书赔偿过程的真实成本构成,确定一个合理的赔偿额度,从而在图书馆和遗失者之间达成平衡,有助于构筑和谐的图书馆氛围。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2005,(2):9-9
台湾通过《滥发商业电子邮件管理条例草案》.规定滥发商业电子邮件侵害收信人权益者,须负损害赔偿责任.赔偿总额以每人每封邮件新台币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计算,总额最高以2000万元为限。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条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据此,《档案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四条作出相应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那么。实践中,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即当事人)应怎样要求并获得档案行政赔偿呢?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获得档案行政赔偿:  相似文献   

19.
基于重置成本视角的图书遗失赔偿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外借遗失,理当进行相应赔偿,国内众多图书馆采用以图书原价为基数乘以一定倍数的方法计算赔偿额,而用这种简单倍率制算出的赔偿额往往与图书馆实际损失相去甚远。而从重置成本角度分析图书遗失赔偿,则可厘清图书赔偿过程的真实成本构成,确定一个合理的赔偿额度,为图书馆和遗失者之间达成平衡,这有助于构筑和谐图书馆氛围。  相似文献   

20.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2001年修正的《婚姻法》所确立的一项离婚救济制度。因一方的法定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依法享有赔偿请求权。这使得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了法律保护,从而完善了婚姻法的立法体制。本文从分析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入手,探讨了婚姻法中的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进而对离婚损害赔偿立法的缺陷进行了一些讨论,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以期能引起对该制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