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球的正手击球动作是运动员练习网球运动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门课。为了帮助初学者掌握娴熟的动作要领,打下坚实的网球学习基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功能性训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普通网球正手击球动作和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动作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功能性训练对网球正手击球技术动作具有积极地影响。  相似文献   

2.
深泽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1,(6):104-104
上次活动李丽教练讲的是正手拦网,本次课的主题则为反手拦网。同正手一样,反手拦网也要使用东方式反手握拍。反手拦网一般情况下为单手,对于力量不足的女士来说,可选择使用双手。  相似文献   

3.
第一课:正手攻球 现代乒乓球,是以进攻为主的隔网对抗,而正手,往往是进攻最主要的发动点,中国乒乓球尤其强调正手进攻的重要性。因此,正手进攻往往是基础训练的起点,这样有助于强化练习者用正手进攻的意识,利于将来提高水平。但对缺乏系统训练条件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正手技术由于动作幅度较大,自学时可能掌握较慢,甚至容易"走形"--形成不合理的动作结构,而反手技术动作幅度相对较小,更便于自学,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也可能更快。到底从正手练起还是从反手练起,大家可以根据对球性的熟悉程度,自行把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8,(10):124-125
正手“逆旋转”发球是相对于“顺旋转”而言的,简单说,逆旋转发球就是右手运动员用正手发出逆时针(从发球者的正上方观察)旋转的球,左手运动员用正手发出顺时针旋转的球。  相似文献   

5.
针对武汉体育学院网球专选班学生底线正手击球的技术,设计相关的教学实验,将击球节奏方法运用到网球底线正手的教学中.通过实验对比和分析,探讨和揭示击球节奏在网球底线正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完善网球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网球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全面发展体育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和启动课程改革配套的先期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通过采用不同时机对羽毛球正手头顶高远球技术进行教学实验,发现从第一次实践课进行正手头顶高远球技术教学班级的成绩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的班级,而且能有效避免难以纠正的错误动作的产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14,(8):98-99
仅仅看标题并不能看出这个计划的特殊性,按一般的习惯,运动员正手位搓球后衔接的应该是侧身正手拉,而我们今天介绍的套路是正手搓后直接正手拉,这对于训练小队员的协调性是大有帮助的,因为一旦掌握不好的话,会出现像走路顺边那样的别扭感,正所谓:小药治大病。  相似文献   

8.
高校男女生乒乓球普通班技能考试标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二个学期乒乓球课的教学研究、考试实验研究和考试检验研究,在总结以往技能考试单纯计数所造成的练习速度、力量不强和技术运用能力差等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在1min内完成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球的考试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如果提出一个问题——你对自己的正手击球满意吗?恐怕回答“NO”的人比回答“YES”的人要多得多。的确,正手击球毕竟是网球比赛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一种技术。哪怕是击球技术水平已经很不错的人,也仍然希望自己的正手击球技术进一步提高。磨练自己的正手击球,是每个网球爱好者永远的追求,那么让我们从职业高手那里“窃取”一点击球的秘诀占为己有吧。 只要意识到这一点,你的击球失误就会惊人地减少 看看下面的这些照片,虽然都是大师级的技术,可是动作出奇的简单。然而这么简单的动作却蕴涵着击好球的奥妙。当你正手击球总是击不好或者感到动作变得十分僵硬时,最好的方法是回到基本技术,从最基础的击球要点上着手解决。这里刊载的职业高手们的连续动作照片,揭示着正手击球最基本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孔令辉接反手位短球,多用正手接,比如正手拉弧圈,正手搓,撇等,有时也会用反手来搓长、摆短控制对方。搓球的方法是在推挡的基础上,利用前臂和肘的弯曲与伸展力量,在手腕与球接触的瞬间,利用球拍的角度加以摩擦,以达到控制落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亚洲运动员的技术特点来看,正手进攻技术是最绝对的优势,也是最主要的得分手段。无论在进攻还是相持环节,每个运动员最基本的战术思路都是想抓住一切机会,尽量转为正手的相持。对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反手技术的单板质量虽然较高,但连续相持能力偏弱,因此他们在反手进攻或防守之后,都有强烈的转正手意识。  相似文献   

12.
黄国庆 《体育师友》2010,33(3):29-30
现在许多学校搞特色学校,创建国家级示范性学校,特别是成立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对我们老师和学生要求比较高,相应技术水平也要提高。但是在的乒乓球课中许多同学在正手攻球的练习,连最基本的发球都不会,训练的强度和密度不够,经常来回捡球,浪费时间,手感没有了,也没有成功的喜悦。这样同学们会逐渐产生厌恶,对中学生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标下的乒乓球选项课中怎样提高中学生的正手攻球的连续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场比赛的经典之处莫过于变化。头两局。老瓦的接发球有比较大的问题—一对波尔的正手逆旋转发球,起初以慢摆中间或中间偏正手居多,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第二时间而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发球。但是老瓦自己能意识到,“我这样是不行了”.接下来就配合正手搓侧旋长球,并适时利用反手的摆、挑去接正手位的球.再加上正手的挑打。在接发球中寻求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各项技术中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应及时纠正正手攻球的错误,以利于学生尽快正确地掌握这一技术。一、建立正确的正手攻球技术动作概念教师讲解示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初步给学生建立一个直观良好的技术动作表象,对防止错误出现非常重要。以右手为例讲解示范正手攻球。应从击球动作基本环节:准备姿势——移动脚步——挥拍击球——迅速还原来讲解示范。准备姿势是近台站位,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收腹,上体稍前倾。对方击球后,立即移动脚步到球从本台面弹起的合适位置上,向右转体引拍,重心落在右脚上。挥拍…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正手攻球是其它正手技术的基础,是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如何尽快使初学者掌握正确的正手攻球方法,必需按一定程序进行。本文在借鉴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初学正手攻球技术的教学练习方法做扼要归纳。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13,(11):94-95
上组图是王皓连续使用正手的两扳衔接,本组图是王皓连续利用反手在防守后接快撕的封堵套路。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都只是手段上的改变,但王皓运用战术的核心是一样的——坚决贯彻速度压制力量。  相似文献   

17.
年度回合11.9     
《乒乓世界》2005,(12):34-35
马林发侧下旋短球到王励勤反手位,王励勤反手侧拉直线,马林扑正手拉直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反手位。马林侧身再拉斜线,王励勤挡斜线然后侧身反拉直线。马林扑正手兜余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正手大角,马林扑救失误。  相似文献   

18.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10-113
上次我们简单介绍了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初学者在学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掌握一项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在练习正手攻球的过程中,体会击球点的概念,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要掌握转腰、收前臂,找到腰手合一的感觉。 在不同的击球点击球,其技术动作是不同的,比如在高点击球,发力方向更为向前;而在低点击球,发力方向要更为向上。此外,在正手攻球时,转腰和收缩前臂几乎是同步的动作,不要前后脱节,要在收缩前臂的过程中去击球,击球之后要迅速还原,养成连续击球的习惯。在训练方法上,多球训练可以更好地巩固技术动作,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球来练习步法。  相似文献   

19.
正手天下     
你到网球场看看,很多人都在用正手练习着击球。当你问学网球是从哪种击球开始学起的,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正手击球。所以说,正手击球是网球技术中最基本、使用率最高的一种击球方法。可是尽管人们练习正手击球的机会最多,但为不能打出线路清晰、有威力的正手击球而苦恼的人却不少。怎样才能使正手击球成为自己的进攻武器呢?本期特别推出“正手套餐”,请慢慢品味。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在教学中对乒乓球初学者正手攻球情况的观察,分析正手攻球常见的错误、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准确性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