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境、友好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就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文明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文坛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细读哈代的诗歌,不难发现其大量诗作中表达出超前、深刻的自然意识和生态思想: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对自然生态的忧虑和对人类摧残自然的谴责;对社会生态的忧患与对人类社会异化的叹息。生态批评理论为研究哈代诗歌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人类应当深刻反思以往实践活动所产生的负面效果,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于是生态文明呼之欲出。为实现生态文明.我国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不断增大,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对香格里拉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的探讨,以便为人类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号召,这是我们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中提出的新的命题。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它始终是伴随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发展由原始状态经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所产生的生态危机已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威胁,从而唤起了人们的生态觉醒。而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五种全新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制度和生态道德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从环境整治入手,构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变。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学的叙事及其读者感知往往凸显多重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进而形成由动物叙事探寻生态困局解决路径的逻辑。郭雪波早年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与草原情结为其小说拓展了生态批评的解读空间。他的作品《银狐》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采用动物叙事的表述方式,展现了自然危机与人类的精神危机;在叙述社会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同时,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了人类重建生态家园的努力;借助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源,表达了敬畏自然、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作者在《银狐》中对生态观念的强化是基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继承,也是对当前人类家园的文化守望。可以说,《银狐》提供了解决生态忧虑的现实方案,为中国生态文学叙事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批评的方法,通过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三个方面对《乳房》的解读,发现菲利普.罗斯通过对主人公凯普什变形的描写,其实想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类必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自然和谐共处,否则等待人类的只有灭亡。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是针对困扰当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文化,体现了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社会文明形态,是生态文化价值和目标的体现,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化教育是树立全民生态意识,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高校是直接或间接地推进全社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合格人才的重任;高校应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着力建设生态校园;高校应把传统生态文化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德育教育的新课题,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心性修养,以增强学生抵御不良思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对叶广芩的生态文学创作进行解读.认为其生态文学运用生态整体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从生态的视角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了人文主义的内省.对于生态道德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生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生产包括生态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生态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相对独立意义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生产,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使人类的生产活动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人类要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现代社会,生态批评通过文本分析挖掘作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种种处理和想象,为人类准确认识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批评范式。在生态批评的导引下,我们应该反躬自省,以一种科学的态度积极建设人文生态,逐步确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正确的生态理念以及和谐包容的生态意识,最终建立人类诗意栖居的自然和精神家园。而生态城市建设就是要使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在城市区域内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和谐统一,实现由良性人文生态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这应该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人类复归美好精神家园的必由之途。  相似文献   

12.
生态价值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价值学是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它是生态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人类思想史上曾出现过三种不同的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学科也涉及生态环境的价值问题,它们探讨的是生态环境的具体价值。要全面地把握生态环境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态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必要在概括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一门揭示生态环境一般价值的学科--生态价值学,从而有助于人们形成对生态价值问题的科学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文明和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学校应把生态德育融入到传统德育体系中。通过对河南省6所高校2000名学生生态意识现状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生态德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生态危机而出现的高品位高境界的新型社会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内涵与育人价值,对指导大学生道德教育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生态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的阐述,分析了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文化与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构建生态文化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新的途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试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结合生态批评的理论解读迪金森诗歌,发现其自然诗歌中体现融入自然之乐,感受自然的无私和慷慨,对自然充满了深切的生态关怀。同时,诗人还对人自身进行了反思,尤其是对于现代科技和智慧进行了反思,指出人类的机械自然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诗人还思考了现代社会中人类的物质观念,强调努力保持心灵纯净的必要性。这些生态智慧无疑对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生态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这部作品中对自然环境的恶化,男女婚姻的不幸以及人类精神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生态批评理论框架下,借助它的三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对《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旨在挖掘小说中的自然、社会、精神生态蕴含即人类只有回归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失衡。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和劳伦斯深谋远虑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生态批评第二阶段继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生态批评之后兴起的批评流派,是生态批评的"红色化",也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绿色化"。它把文学批评放在阶级压迫和生态危机的语境下,把人类、自然、文学、文化联系起来考察,反对物种歧视和阶级歧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帝国主义,认为这些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其目的是通过文学研究对人类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改变自然和劳动阶级的"他者"和"边缘化"地位,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公正和社会公正意识,建立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实现了批评实践中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融合,提高了生态批评的人学品格,为生态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批评开辟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8.
生态革命是对传统哲学世界观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和“反自然”的实践观的彻底变革。生态革命将生态哲学世界观最广泛地贯穿于人与自然的互动状态之中,从而在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中形成人与自然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相互作用。信息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以沟通方式的变革为主要特征,引发包括物质运行环境、人际交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时空的变化,导致人类社会的文化生态和形态的重大变革。生态文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信息时代社会领域必将发生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文章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分析入手,着重探讨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领域和实施途径,提出现阶段应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0.
关于生态教育和培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无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人们所掌握的生态知识严重不足,迫切需要加强生态教育和培养工作,进而分析了当今世界人类生态化的作用及其提高的途径,并提出了能够改善生态教育和培养过程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