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志强 《文教资料》2012,(11):127-128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思想界、文化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时代,后现代主义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广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了解后现代主义的实质,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本文从后现代主义的实质和影响入手,分析其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探索出一条趋利避害之路,更好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与教育研究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登上了历史舞台,70、80年代发展至高潮,并广泛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等各个领域。进入90年代,一些教育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教育研究方法表现出多元性、开放性和复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视野下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等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识教育当然无法绕开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本文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在后现代视野下如何发展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影响全世界广泛的文化思潮,教育技术领域也不能免。本文介绍了后现代主义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国外后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成就,并提出网络教育是后现代主义教育技术的主要战场和突破口,以求呼唤一种积极的后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视野下的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雷 《现代教育论丛》2008,(3):18-21,13
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哲学、文学、美学、教育学等社会各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识教育当然无法绕开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本文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探讨在后现代视野下如何发展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范式的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文化思潮,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悄然兴起于欧洲,七八十年代发展至高潮,并广泛地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学者们对这一思潮逐渐关注。在其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范式正在发生着转变。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不但影响了艺术、哲学、社会文化,而且也影响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基于教育技术发展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本文提出应该用批判性、多元化的思考方式重新看待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而更有利于教育技术实践应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反文化思潮,一开始出现在建筑领域,而后它移植到哲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领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继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近几年来,后现代的教育思想逐渐渗透到了语文教育研究领域,在给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的同时,也为语文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如今,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俨然成为了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孟苓莉 《考试周刊》2010,(12):23-24
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的哲学、文化领域.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广泛的讨论.近些年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也受到关注。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反形而上学.大致说来.它是对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它主张综合思考以往一切思想文化的长处,以多元化方式创造性地构建新的哲学文化。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建筑风格和艺术表达方式到各种哲学流派,从大众传播媒介到学校教育,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后现代主义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文从探讨后现代的根本特征入手,分析后现代主义在教育观上的影响.以揭示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后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至今众说纷纭,作为历史范畴、文化范畴、思想范畴广泛流传.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已有不小影响,我们对待后现代主义应采取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思潮,以其批判性、丰富性、复杂性等特点冲击着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新兴思潮,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源于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德国的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美国的奎因、罗蒂、杰姆逊等人。后现代主义的矛头直指现代主义的痼疾,其意义在于对现代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进行反思和重构。20世纪90年代后,后现代主义开始对教育领域发起冲击,他们运用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对现代主义视域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话语权和话语方式、教育评…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70年代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关系密切.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传媒中具有通俗化、平民化特征,这恰恰迎合了目前大众文化倾向.迷你挑战赛<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反美学以及电视剧<武林外传>的反严肃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出现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七十年代后才开始兴盛,它是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是后现代主义在教育领域发展的产物,是旧教育观念与后现代主义碰撞出的火花。本文首先对后现代化教育观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郑淮  杨昌勇 《教育学报》2006,2(4):22-25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将后现代主义引入教育领域,为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发了检讨和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热潮。后现代主义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现代主义批判教育的话语霸权和研究范式,同时倡导创新和多元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构教育理论的理性主义和主体性,弘扬人的非理性和主体间性;批判性地探讨了现代的教育目的、制度和课程体系等,强调教育的差异性和多变性。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研究和教育理论的影响,有利于我们厘清它们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下的教学思维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股哲学和文化思潮,它对现代理性进行了诸多的批判和诘难。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知识观的批判,为教学变革提供了新的认识依据。本文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知识观,从教学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目的三个方面分析教学思维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一、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榜样与榜样教育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道德上的犬儒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在对榜样教育的反思问题上,给我们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赵薇 《林区教学》2008,(7):53-54
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我们经常听说与谈论的话题,它是一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盛行于80年代后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后现代文学又是什么呢?在中国有没有后现代文学呢?论述了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特点以及后现代文学的含义,着重说明了产生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后现代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理念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文化思潮.本文在简要介绍后现代主义思潮和当前教育技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技术哲学视角对后现代主义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富有精神性的文化形态,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网络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有着文化逻辑的内在契合性。体现出非中心化、平面化、复制性等后现代特征。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视角,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世俗实用的文化思潮,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由于具体的本土文化因素,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形成了文化的错位性、实用功能性、时尚世俗性和缺乏宗教意识等本土文化特征,决定了当代文学难免堕入话语前卫而缺乏存在之思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