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伟章的大部分作品都与清溪河沿岸小镇,与他的故乡川东北三河流域有关,或可称为三河流域小说.这类似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或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不过,只有在《大河之舞》中,作者把清溪河本身当作写作对象.因此,较之罗伟章先前的多数作品,《大河之舞》是比较复杂也比较独特的.《大河之舞》的复杂性不在于情节或语言,尽管其情节和语言都可圈可点,而在于内涵,或者说,在于这部作品所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严复笔下有三个卢梭:中立的卢梭、可褒扬的卢梭和被批判的卢梭.也就是说,严复对卢梭思想并不是一直批判:在1913年前,是批判、介绍和赞扬交替;而在1913年后,基本上就是批判了.严复对卢梭的批判有两个高峰:一是1905年(<政治讲义>),一是1914年(<〈民约〉平议>);批判的内容,一直聚焦在"民生而自由平等"上.由此可见,严复对卢梭思想的批判,主要是取决于他自身的好恶和当时变动不居的社会时势.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说严复的思想具有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3.
正1"在没有西伯利亚的地方,人们把城市之外的大地一概视为流放地。"诗人于坚的想法让我一震,原来我一直都居住在流放地。"流放地"的表述引起了我的联想,苍山西坡的这片汪洋花海,是放逐野性的地域,还是安放心灵的地方?流放是一个有贬义色彩的词条,多少给人壅蔽之感,但这恰恰给了我进一步深入的勇气。大地莽莽,人微如草芥,在杂草丛生荆棘重重的地域,每行一步都需要莫大的勇气,这就是这个世界建立起的秩序,而此地是无序的,凌乱而庞杂的西坡腹地,又一次迎  相似文献   

4.
烟雨洪江     
正沿着沈从文先生当年的屐痕,从桃源溯沅而上,抵达沅、巫二水汇聚的五溪要津——洪江古城。至此,江面宽阔,水势浩大,于是就有了"洪江"的称谓。古城坐落在湘西名山嵩云山下,凤鸣高山,龙藏深水,山川形胜,让人沉醉。繁荣的丝绸水路河埠之上,仿佛昔日聚散盈虚,帆樯林立;石板路边,依稀当年迎来送往,商贾骈集;而布满苔藓的高墙深院,独具特色的门斗楼阁,蕴含丰厚的  相似文献   

5.
王晓利 《寻根》2002,(6):26-30
我期待走进凤凰古城,全缘于沈从先生对他故乡那种痴纯而神秘的描绘,还有他曾爱恋的那位叫“翠翠”的山妹。而当我来到凤凰,缓步走在沱江边红岩石板的巷道里,审视巷道里一座座青瓦青砖的旧宅时,或在横跨沱江的那座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重修的虹桥上,望着江中戏水的伢崽,浴后梳理着长长湿发的女人或在江边石级上一棒一棒槌洗衣裳的妇女时,满城与满江的喧嚣,已使凤凰这座在我脑海中静美古老得如清清江水中的倒影一样的形象乱了,最后倒塌、混浊成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6.
桃源记     
为桃源写文,我一直很担心,因为大凡地籍名文,大都记录名山大川、极物名人.而桃源一地,四面有山,却都不高峻,虽离石宝山最近,但有话说:"石宝山无好人,好人不上石宝山."有此等忌讳之语,桃源人是不肯对外人提起的;有河,却不汹涌,蜿蜒而走,清悠自然;有田有地,能生五谷、能长百草,但都长而不丰,获而不富;搜遍桃源地界,未见过有别于它处的物事,翻阅古今史籍,也未出过一个闻名古今的人物.但这偏僻小地却取了个好名字,因了这名字,尽管不是陶翁笔下的桃源,却也让人容易记住了.  相似文献   

7.
有许多东西永远也无法超越。 李进生一直想超越我,这是他写进作文里的。11岁那年,李进生成了我的同学,他父亲是从部队上转到地方上的,他们一家随他父亲从省城来到了我们县城。我对省城来的人一直比较羡慕,心里有些敬畏,但很快这种敬畏就消失了,因为我发现李进生并不能让我敬畏。  相似文献   

8.
刘放 《大理文化》2013,(10):80-82
去年11月中旬,在云南大理待了两天时间。但就是这短暂的两天时间里所见所闻,也让人目迷五彩、耳缭七音,惊喜得仿佛一个因激动而语无伦次者,处处可落笔却又不知先写哪处好。过去的两周时间里,我的心一直还沉浸在云贵高原,那片彩云之南的地方,那片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方,那片电影《五朵金花》诞生的地方,那片"大理三月好风光哎蝴蝶泉边好梳妆"的地方,那片"有心摘花莫怕刺哎有心唱歌莫多问"的  相似文献   

9.
正丹是一个82岁的老人,他退休后就一直待在家里,孩子们因为忙于工作不经常回来陪伴他,而他的老伴也在几个月前生病去世了。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很多年轻人都会时常感觉被边缘化,更不用说像丹这样年迈的老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直到他遇到了4岁的小女孩儿诺兰。那天是诺兰的生日,妈妈带她去超市里买蛋糕,而丹恰巧也在这里买东西。妈妈正专心致志地选购货品时,忽然听到站在购物车里的诺兰对着路过的丹说:"你好啊,老人,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吓了一跳:当面叫别人"老人"可  相似文献   

10.
父亲     
杨晓洁 《大理文化》2013,(10):43-48
父亲离开我们有十多年了。多年来,我一直想写一点关于父亲的东西,却一直无从下笔,父亲的确是太平凡了,一个普普通通山乡农民,一生简单朴素,真没有什么可写的,而平凡的父亲在我心底里一直就是我快乐和幸福的源泉,任何东西都无从替代,那种情怀,无论怎样的浓墨重彩又都无力表达。父亲没上过学,但父亲识字,识很多字。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不仅识字还博学,在我懵懵懂懂的时候父亲就教我就念"春雨惊天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等长大一些,可以跟在劳作的父母身边  相似文献   

11.
土耳其笔记     
郝岚 《世界文化》2013,(10):38-41
在键盘上敲下关于土耳其的第一个字符之前,我从那里刚刚回来不久,她的样子却已经在我心里反复设想和描绘了很多年。开端相信吗?土耳其名列我儿时出境漫游梦想的第一个。当我在恰那卡莱的车上与一位澳大利亚的女士说起这事时,她瞪着眼睛说,这真不平常,她的第一个梦想是去巴黎。是啊,谁不想去巴黎呢?在我人生必去的几个地方名单之上,巴黎当然名列其中,可是排不进Top5。为什么是土耳其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坦白说,这像很多孩子的梦想一样,没有什么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说出来或许还会让你觉得"无厘头"。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或者80年代初,中国的一个城乡结合部,我们所住的那个小镇,父母任职学校的家属宿舍属于一个叫做"幸福队"的地方。大体说,在那个地方度过童  相似文献   

12.
晓云褚家     
褚纳新 《寻根》2009,(1):122-125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老人,因与我同姓,从而聊起了家事。老人说:姚北褚姓的先祖是从四明山迁徙过来的,褚家的肇基之地是在一个叫晓云村的地方,几年前他从山里的朋友处打听到晓云还有一座褚氏祠堂,他很想去看看。我们约定择日同行。  相似文献   

13.
赠沈从文—他跟他叔叔去看过人头①这个民族精通一切实用艺术:绘画、烹调、耕种,尤其是—死亡。什么地方是要害,他们最清楚。他们有一种天分—死亡时一声不响。多少万人,卒拉着头,等候着雕花的宝刀?在刽子手的缎袍旁边等侯丝绳作的纹索套?多少个一公尺高的小孩跟着叔叔去找爸爸  相似文献   

14.
密码     
一直以来,我总被这样的问题困扰:为什么人类历史上大多数家族无法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而极少数家族却能够长期兴旺发达、充满生机。那么主宰家族兴衰的"家族密码"究竟是什么?我试图想找到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15.
1893年,阿瑟·柯南·道尔"杀死"夏洛克·福尔摩斯,去了瑞士,将达沃斯变成高山滑雪胜地.10年后他将福尔摩斯复活,亲自调查了一起冤假错案,并在英国引入上诉制度……柯南·道尔的奇闻逸事和发明创造,一直隐藏在他笔下主人公丰功伟绩的阴影之中,然而它们一点儿也不逊色—— 获得"杀人执照"以及对道德的评价 众所周知,在成为举世...  相似文献   

16.
超越恐惧     
正大学毕业前,我一直生活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一个小镇上,那里的居民只有一千来人,但无论是否相识,人人都笑脸相迎,友好相处。大学刚毕业,囊中羞涩的我就带着梦想,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纽约。朋友建议我先去纽瓦克,说那里离纽约不远,是个很有前景的地方。然而,他撒谎了——纽瓦克是我听说的第一个有枪击事件的城市。但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在纽瓦克找个地方落脚。  相似文献   

17.
楔子有时候我简直无法容忍我的父亲。他性格执拗,脾气暴躁,对我要求太高。有时候我又觉得很难理解我的母亲。她目光狭隘,眼里只有我的弟弟。不就因为他是男孩吗?一想到这我就心里别扭。我害怕和父母亲一起生活,那样我会有很多顾虑,比如,性格冲突,或者,精神生活存在差异……好在我初中开始就住校,大学更是去了很远的地方,所以极少和他们碰面。  相似文献   

18.
欧阳江河的长诗《凤凰》,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内容意蕴。表面上看起来,它写的是徐冰的装置艺术作品"凤凰",但在更深的文本自我指涉层面,它也在不断地谈论当代诗歌写作的可能性问题。诗歌围绕装置"凤凰""飞"与"不飞"的问题,从观念与物质性、神性与原罪、凤凰观念的历史反思等角度进行了探索,最后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诗歌经过一系列的领悟与思辨,达到了一种观看方式的变化,解构了那种外向性、扩张性的"飞",而提倡一种谦卑和谐,与天地融合共处的"飞"。  相似文献   

19.
正宝华虎街,不是一条街,而是古时"走夷方"的重要驿站,属滇藏茶马古道。这是云南南涧茶马古道南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据刘尧汉先生《南涧县十二兽历和〈母虎日历碑〉散记》一文记载,虎街是"母虎日历碑"的发源地。据说,这是一个由十二兽神守护的地方。这个传说一直吸引着我,于是,我来到了虎街。街口一副对联吸引了我,上书"古有彝祖创造母虎文化绵  相似文献   

20.
海烟 《大理文化》2013,(6):46-48
没有一处安宁的地方属于我 没有一处安宁的地方属于我 我在僵冷的冬天 躺进墓穴一样的夜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