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故乡     
徐芳 《大理文化》2013,(11):75-76
到大理了。在发鬓捋一片缠绕于苍山洱海间的薄雾,证明我确实到大理了。那被指尖轻轻捋下的雾,很真实,微凉即化,却内含一种凝固了千年的宁静。  相似文献   

2.
于坚 《大理文化》2010,(1):6-13
【大理印象】我二十岁的时候,离开故乡昆明第一次远游,我去的就是大理。从此,我把大理视为我的第二故乡。在云南,大理乃大道之邦。中国无人不知的大理石,藏于大理苍山。苍山最高海拔4122米,是世界  相似文献   

3.
大理的水     
我想,如果苍山缺少穿梭在林石之间灵动的秀美,古城里不曾有那贯穿承载着“文献名邦”气息流淌的使者,洱海没有十九峰间潺潺而下的活力,家乡大理,也许会因此少了许多生气吧!是的,说大理,不得不提大理的  相似文献   

4.
周林 《大理文化》2013,(12):81-82
未去之前,大理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盘桓了许多年。 有缘总会相聚,终于走进大理。 以我通过各种渠道对大理的理性认识,我在脑海中描画过色彩斑斓的大理。但是当我与大理真实地相拥时。我还是被大理的美所震撼。  相似文献   

5.
笛缘     
今生与笛有缘。记得上小学时,看歌舞团演出,当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时,我被那优美动听的笛子伴奏声深深感动了。那一年去赶大理三月街,往返走了三十公里路。我用舍不得花的车费和零用钱,买回了一支心爱的竹笛。  相似文献   

6.
绿野海云居     
海云居去过多次. 有一次踏着泥水而去,在秋雨中,一步步用脚丈量着对它的向往.菌子的气息弥漫着,松针的香味很浓.走出密不透风的雨帘,石钟寺和宝相寺的禅意渐渐远去,脚步最后落入一片静穆中.这所建于清康熙年间的最年轻的石宝山寺院,已斑斑苔痕,在高大的松柏下如一位一声不吭的老者.我们轻轻踏入二院三重的院落里,在老尼轻声问候中,下榻在它古老的安然里.  相似文献   

7.
远处的喜洲     
谁在不远处等了我很多年。我的前世又错过了谁?——题记在大理,阳光笼罩着的乡村,让道路两边的庄稼地里的叶片闪烁着光芒。车窗滑过连绵不断的绿色,我看见一片古老的村落,渐渐地贴近了我在车窗里的心跳。在此之前,我已经疲倦了很久,逐渐浅下去的心力,使我的心里产生一种渴望,想寻找一个地方,让我忘记积压了很久的沉重,把心放在一个地方,静静地敞开,与一种清泉一样的东西,彼此融化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走读大理     
崇圣寺三塔 和崇圣寺三塔的特殊关系,是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高中历史课本.老师拿着一本教科书,言简意赅地讲述着南诏历史.历史老师的那堂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我们还不懂事,这个大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只觉得不过是一座普通的寺庙而已,以至于我第一次去大理,只去了寂照庵和感通寺.  相似文献   

9.
游赏大理     
品读无为寺 登大理苍山,无为寺是必须去的.女儿这样一说,更坚定了我的想法.来大理前,我查阅了一下大理历史,特别是那句"看尽了风花雪月,看不尽苍山无为".有道是:"有为无为,有岸无岸,身居龙渊,心达彼岸."单从字面上看,就会让我们对大理人的智慧心生敬仰.作为打卡大理相对小众的景点,那宁静淡远的禅韵,像清风一样穿越迷茫的岁月,又像流水一样浸润着思想.  相似文献   

10.
远眺,吴安臣印象我始终认为,大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地方,地处滇西要冲的大理,仿佛是一个驿站,用它的山水和田园,为每一位南来北往的人提供一个不让心灵孤独的所在。与大理的地理位置一样,大理的作家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沉静而淡泊的风气,不喜张扬,更不喜欢拉帮结派、划地抢滩。每一位作家都似乎怀着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心理,去接纳州内外不同地域的作家们,因而在全省文学界中保持着良好的口碑。这样的情形,使得大理作家群落中的每一位作家,都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各地的作家都发自内心地敬重他们,喜欢他们,乐于与他们亲密无间地相处。吴安臣是我多年的挚友了。第一次见到吴安臣是在几年前,我去大理参加滇西笔会,  相似文献   

11.
一段经历     
赵宇 《大理文化》2004,(4):20-21
二十九岁那年,我离开双江,离开妻儿,离开熟识的人们,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一方热土,去一个半生不熟的地方--大理.原因很简单,父母的根在大理,退休回大理祖籍.叶落归根.我是长子,得紧跟父母,自然想办法调动.大理虽然是父母的故乡,于我却遥远而朦胧,毕竟在过去随父母回老家探亲,都是匆匆一瞥.  相似文献   

12.
正在离故乡并不远的县城里,我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将窗子与书桌朝向故乡的方向。总有这样那样的东西阻挡我的视线,但我的内心总能清晰地看见,那里的柳条正扭着腰肢,那里的麦穗正垂着头颅,那里的棉花正咧着嘴儿傻笑。可是,我始终无法走进那一片河坡的内心,始终无法与树上  相似文献   

13.
双廊     
“洱海有蓬莱,三千溺水谁飞渡”这是古人写双廊的诗句。就这样简简单单一句诗,让我对双廊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双廊位于洱海东面,与大理古城咫尺相望。这个终年被洱海水温柔抚摸着的小岛,是属于故乡大理的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瞬间的感悟     
疲惫的心再也不能承受城市的喧嚣,站在急速穿梭的人群中已迷失了自己,我向往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和,索性坐上一辆车,回到那久别的乡村田间。那里不再有城市中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所蒸发的气味,到处弥漫着青草、树叶和泥土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一种澄明与开敞。  相似文献   

15.
悠悠故乡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不论是高官显贵,还是平民草根,故乡像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树,后代儿孙就是树枝上的那片叶子。叶片伸展的脉络上,有故乡土壤中升腾的养分;叶面碧绿的毛孔里,滋润着故乡的清泉碧水。不论这片叶子飘落何处,它都来自那棵大树,在它的心灵深处,总会不时生出对那棵大树的依恋和柔情。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大理古城,像我这种偶尔步入其间的人不在少数。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文字或者图片,加上有限的几次逗留,约略地知道它的沧桑与久远,却永远也做不成其中的一部分。记得一位作家这样写道:"穿越大理古城南城门,犹如洞穿一条历史的隧道……而一踏进大理古城,‘文献名邦’就不仅仅是写在匾额上的冰冷词句,更是充盈在细水长流的现实生活之中的珠贝,温润可人,令人无限惊喜。"我正是用这段文字调整好了心情,在春天的某个下午,带着我那爱着爱着就老了的妻,又一次踏进了大理古城。  相似文献   

17.
校园素描     
正从物体的本质属性上说,它们都是静态的,但在我心里,它们也是动态的。——题记教室关掉铁门后的开关总闸,空荡荡的教室瞬间黑了,我仿佛突然置身于某个黑黢黢的山洞,周围弥漫着未知而神秘的气息。刚才奋笔疾书(粉笔)的黑板报此刻亦隐蔽起来,眼前的一片漆黑与静谧彻底将我怔住了。  相似文献   

18.
镜庐笔记     
题记:如果说喜洲是一位白须飘飘的长者,那么,镜庐则是喜洲聪明的三儿子。在喜洲,我像风中的一片叶子,被大理的风吹着,托着,飘荡着,满怀的阳光,使我的心里溢满了一种温暖。在喜洲弯弯曲曲的巷道里,我的想象如同一片辽阔的森林,被大理的微风吹着,仿  相似文献   

19.
情牵大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我已经离开大理二十多年了。然而,不论是先在省城昆明还是后来在首都北京,我都一直透过各种渠道关注着大理的发展与变化,始终情牵着一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风花雪月之地"。毕竟那是我可爱的家乡,也是我曾经辛勤工作过的一方热土。自然,在大理生活工作时的一些陈年往事以及回访大理时的一些难忘场景,免不了会时常浮现于眼前。  相似文献   

20.
由大理州委宣传部主管,大理州文联主办的《大理文化》创办至今已35年.读了2014年全年的《大理文化》,感觉是神游了一遍大理的文学、文化海洋. 大理是一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我国唐代所建的南诏国,宋代所建的大理国国都都设在大理.大理是曾经的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已享有“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文化古都”的美誉.大理是一块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土地,因此,植根于这样一方沃土的《大理文化》,其历史民族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