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延安作家了解、熟悉边区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前期延安文艺界的下乡入伍运动对作家的生存状态与文学创作产生了持久的、深刻的影响。由于下乡入伍运动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延安作家自身的不足,前期延安文艺界的创作活动与现实生活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现象。  相似文献   

2.
创作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是决定文学创作成功的前提。1938—1942年延安内在的政治功利性违背了文学创作规律,作品艺术水准下降。不过延安的政治文学生态仍以开放自由为主,保证了创作回归个人的可能。政治功利性与艺术自觉的碰撞,导致作品成为展示内心矛盾的载体,创作主体意识总的来说是弱化了。  相似文献   

3.
对民间元素的重视和吸收是延安文艺大众化的特色所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就文艺导向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延安文艺界意识到民间元素对文艺大众化的重要性,但没有突出这一点,有时还消解了大众化与民间元素的内在关系;讲话发表后,延安文艺界形成了文艺大众化离不开民间元素的共识.其二,就创作主体看,知识分子在...  相似文献   

4.
抗战发生后,一批国统区漫画家来到延安,他们在热情歌颂抗战主题的同时,也用讽刺漫画作武器,批评延安社会的一些消极现象。延安整风运动前后党中央对漫画艺术的指导,使延安漫画家实现了政治和艺术的转变,并使延安讽刺漫画的风格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5.
结合我国当前文艺界的现状及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阐述托尔斯泰关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作用、写作目的、艺术作品的内容、主题、评价优秀文艺作品的标准等观点。  相似文献   

6.
一直为研究界所忽视的辑录于南京的《意外集》,在丁玲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现实关注、人性言说的主题既是《莎菲女士的日记》灵魂剖析的继续和发展,又是《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人性关怀和人性批判的情感和思想渊源。其创作主题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左联时期创作的转变,对早期创作的回归,对延安时期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在80年代对我国文学创作发生了深刻影响,使文艺界出现了一股探索潮流。时隔不久又归于沉寂。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理论的迷惘,(二)观念的转变,(三)评论的没落,等等。但“退潮”并不是“消失”,更不是整个文学创作进入了“低谷”。事实上,新的文学尝试正在顽强地生长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五四”时期湖北的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论及了湖北文艺界在经历了酝酿、萌动、兴起和演进这个过程后,一度兴起了进步的文化运动和文学创作的高潮,使湖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分析《空中骑兵》的主题、结构和人物描写的表现手法,充分肯定了作者Ambrose Bierce的艺术造诣,并指出该作品在主题提炼、结构安排和人物描写上,对文学创作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池莉在20世纪九十年代达到其文学创作的颠峰,其作品不断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她对生活的观察视角以及被冠以新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备受文艺界关注,她对生活的界定让广大观众看到了生活中烦恼、卑微的普遍性,人们从各个角度认同了池莉的创作.但是当下人们对其沉淀三年苦心打造的作品<所以>的反响却略呈寂然,这传达出了一个重要信息:池莉的新作没有实现读者的艺术期待,读者对池莉的作品产生了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1.
延安学不是以启蒙主义和个性解放为重心的五四新化运动的继续,也并非当代功利主义的“政治学”的源头。延安学是由中国现代社会政治革命孕育和民族解放运动催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艺,是一种有着相对独立完整的艺术体系和学特质的新的学形态。  相似文献   

12.
1940年10月至1945年8月,新四军在苏北根据地积极开展文学、音乐、美术创作和戏剧演出等文艺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苏北新四军文艺活动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延安解放区文艺活动对其影响是重要原因之一。苏北根据地在人才培养、文艺组织、文学创作内容和活动形式等方面都参照了延安解放区的文艺活动。  相似文献   

13.
苏区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革命文艺,苏区文艺确立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原则和文艺大众化的方针。中央苏区与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的两块革命根据地,两个苏区的文艺无论是理论来源、指导思想、文艺制度,还是题材与体裁、表现手法、创作群体等,都具有同质同源的属性,但由于地域差异、地位差别,两者之间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中央苏区文艺相较于鄂豫皖苏区文艺,理论体系更加系统,文艺制度更加完善,组织化程度更高,创作队伍更加庞大,人员更加专业,影响更加深远。苏区文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所进行的文艺理论与实践活动,其经验与教训对后来的延安文艺及新中国文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初到延安的知识分子有着浓重的五四个性主义思想,他们在自由、民主的文艺氛围中畅所欲言,于是鲁迅风杂文兴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通过延安文艺整风运动,以讲话为核心的文艺观念得以建构,知识分子们逐渐以讲话为话语准则,集体转向。笔者旨在展现30年代末40年代初,延安解放区由自由宽松到以讲话为一切话语准则的文化语境变迁过程,从而宣示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我国文艺战线的旗帜。具有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但是。在西方文艺思潮的激烈冲击下。我们一些理论家不能坚持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观与价值观。照搬西方的一些理论来贬低甚至歪曲毛泽东文艺思想。产生一种新的文化“洋奴”倾向。本文对此提出思考与辨析。批评这种与先进文化方向相违背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俄苏文学艺术对近代中国社会影响的覆盖面不是很大,其地位也很难说是举足轻重。但是它们在中国文艺领域中的表现却相当活跃,相当前卫,相当锐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核心思想和艺术宗旨,通过左翼文化运动和延安文艺等社会运作方式或存在形态,主导着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方向,渗透到中国社会大众的思想和意识中,成为现代中国文学艺术的主流。迄今为止仍处处可以看到它们的痕迹、它们的影子、它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谈论中国当代文学的文学、政治一体化特征时,几乎都归因于工具论文学观的制约。研究者们大多从发生学的角度追溯延安文艺运动的深刻影响,工具论文学观的主流化其实是一个众多合力推动的复杂的文学思想演变过程。而检阅中国现代文论,我们却发现,这一结构的生成是与革命文学观念的发展联袂而来的。  相似文献   

18.
贾芝从延安时期受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影响,开始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工作,在民间文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和保存、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组织和管理,以及中外民间文学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前期延安文学中的左翼文学资源主要表现于三个方面:政治理性下的文艺特殊性追求,人性与审美的文学观,现实主义的文学观。左翼文人通过编辑文艺刊物、授课、讲座、直接指导创作,或组织文艺社团、举行文艺活动等方式,将他们的文学思想传播出去。  相似文献   

20.
历史地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需要关注其得以产生的语境。《讲话》中最富有创造性、最能体现毛泽东文艺学思想的实质,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上卓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文艺与群众、文艺与生活这两个问题的论述。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讲话》成为了新中国文艺运动的“共同纲领”。其基本精神在历史的今天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