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魏书生对教育民主思想的认识 许多教师问魏书生:“你的课为什么讲得这么顺手?”魏书生回答:“就是和学生一起商量,商量就顺手了。”商量的效应是什么?魏书生上完一堂课常常让学生总结这堂课哪里上得成功,哪里上得不成功,学生们说:“我们最满意的是老师上课跟我们商量,我们感到很高兴、很感兴趣,所以学习的积极性就上来了,思维也就跟着转起来。”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调动非智力因素,这就是商量的效应!商量的实质是什么?魏书生说:“和学生商量,就是实行教育民主。”对于教育民主的理解,魏书生不仅仅把教…  相似文献   

2.
魏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中有关于教学民主的理论,他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同受教者商量商量再商量,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人意识,强化受教者当学习主人的自豪感。魏书生曾说过:“我的教法并没有什么奥秘,最大的特点就是同学生商量。”实际上,这便是魏书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法宝,即课堂教学中注重把主动权交给受教者。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3.
从魏书生“惩罚”学生谈起临泉县老集一中邢秀,徐长兰魏书生是我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他管理班级的方法独特、新颖、适用,收到的教育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不久前,我们读了一篇短文;魏书生对班级里犯错误学生的“惩罚”。读后,使我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魏书生老师对...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问过魏书生:你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此之高,自控能力如此之强,尤其是当你外出讲学、长时间不在学校的时候,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照样能够正常、高效运行,有没有什么“秘诀”?魏书生说:“如果要说有,那就是隐恶扬善、尊重别人。”“仔细想来,根本的办法其实只有两个字:民主。”他常说:“民主不仅是教育的手段,而且是教育的目的。”我们看到,在魏书生班里,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通过和学生商量、商量、再商量,统一意见,然后执行的。大者如:作业究竟是根据自身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布置?单元或平时测验进行不进行?作文是同学之间互批还是…  相似文献   

5.
田惠晓 《河南教育》2006,(7S):23-23
吴澄是班里没有住校的五个人之一。他家和学校只有一路之隔,放学后住校生还没有回到宿舍,他就可能已经到家了。可就是他经常迟到,每次都是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来,站在门口小声喊“报告”。我详细问过情况,原来早上两个闹钟都叫不醒他!父母也没少下工夫,可他迟到却依然如故。在谈心、写保证、罚值日、叫家长等一切方法都无效后,我决定采取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把这件事拿到班里,让同学们商量商量怎么帮助他。  相似文献   

6.
张宇 《现代企业教育》2009,(10):157-158
魏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但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魏书生可以说是最有影响的教育改革家之一,也是在教书育人方面最有艺术个性的人生之一。民主和科学是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两翼。民主育人使学生由“学习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而科学育人则使学生由不会学习变成了会学习,从而使学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7.
侯器 《教学与管理》2000,(11):54-56
提到魏书生“教书” ,就不能不提到他的“育人”。有许多老师曾问魏书生 :“看您教语文多轻松啊 !您是靠什么方法 ,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学习的 ?”魏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 ,只有两个字 :“育人”。是啊 ,我们都感觉魏书生语文教学轻松、省时、高效 ,然究其诀窍 ,魏书生却只用了两个字作了概括 ,还说是“育人” ,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疑惑。然而在我们认真分析了魏书生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后 ,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 ,那就是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的确与他成功的思想教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他的语文教学里 ,“教书”和“育人”已经水乳交…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钱梦龙、魏书生教学风格进行比较研究。在教学指导思想上,钱梦龙把“训练”放在核心地位;魏书生强调“民主与科学”。对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认识上,钱梦龙认为,学生是“主体”;魏书生认为,学生是“主人”。在教学实践方面,钱梦龙把训练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魏书生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放在重要地位。而他们所受的教育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所处社会背景不同,是形成其不同教学风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不论到哪里上课都能迅速地和学生们沟通心灵,形成默契的师生关系,其中的秘诀就是他善于和学生商量商量。商量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商量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商量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我借用此法,使班级管理获得了很大成功。   一、民主商议组建班委会   1995年学校安排我任三·三班的班主任,并担任语文和思品课。全班共有 64人,女生占 55%;一个弱智生;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不高,日常行为习惯达标率约占 50%;学习总成绩居全年级的下游。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我做的第一件工…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任。针对我国中学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应在教学模式、思维模式、教育内容方面下功夫,从而将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任务落到实处。 一、改革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民主化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占统治地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经验型模式。这种模式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该模式曾对人类文明的传承起过积极作用,但因其缺乏民主氛围,学生主体地位无法真正落实,所以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十分重视教学民主问题,他常跟学生说的话是“商量商量”。从教学…  相似文献   

11.
大文学家雨果诗云:“世界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也曾说:“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细察心域极宽。”可见,在广阔无垠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是做老师的伟  相似文献   

12.
11月上旬笔在淮北听了全国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报告,被他渊博的知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方法、服务型的管理模式所折服。真不愧为教育界的奇才。魏书生的教育管理思想,其核心是服务。“领导就是服务”,是魏书生的口头禅,这也是他独具特色的管理风格中尤为引为注目的部分。用他的话来说,服务体现在:当教师,为学生服务;当班主任为“副班主任”服务:当校长为副校长、师生们服务;当局长为副局长、全局干部职工服务。  相似文献   

13.
魏书生老师常说他的长处是善于“商量”,无论做班主任工作还是课堂教学,他都愿意和学生们“商量、商量”。“商量”一语说来轻易,细细琢磨却有丰富的内涵。这一“商量”,赶跑了师道尊严,使教师能用建议性方法处理自己的情绪,体现出对教育对象的尊重;这一“商量”,消除了教师道貌岸然的侃侃而谈,赢得了师生的心心相印和教学信息的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科学”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教育管理的方法。他说:“我没有什么新方法,只是思考70年前‘五四’运动提出的口号‘科学与民主’,并诚心诚意地将其运用于班级管理,结果使我和学生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解放与个性自由,从而提高了工作与学习的效率。”魏书生用“民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靠“科学”来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为什么我们用魏书生“民主与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管理学生,却收不到他的效果呢?为什么没有他那份自如与潇洒呢?带着这些问  相似文献   

15.
我最初接触王荣生的名字是在2002年下半年,当时为了写作魏书生语教学问题的章,我在图书馆检索研究魏书生的相关献,同事告诉我王荣生写过一篇《魏书生语教学思想的学理阐释》,找出来一读,那感觉可称为“目眩神迷”,立即觉得自己再写魏书生方面的章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  相似文献   

16.
《魏书生: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末路》一文,从“超越于功利之上的人文关怀’’等抽象概念出发,断言魏书生具有“权威主义人格”,其语文教学思想是唯技术论的应试教育思想,这一断言缺乏立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故不能成立。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思想总体上应归属于素质教育的思想范畴。  相似文献   

17.
一、课前.要学会“闻”。“闻”就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建议,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这样,便于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幽默默风趣,使学生人人爱学,乐学。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我不会教书,是学生教会我教书。”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专家魏书生反复阐述:教育归根到底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个好教师就看他培养学生多少好的习惯。魏书生之所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能使他的学生具有那么多良好的习惯,最根本的是他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很多良好的教学习惯。为此,在学习研究落实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践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校注重对教师自身教学行为进行规范和强化,培养教师良好的教学习惯。一、说的习惯魏书生说:“说,是一个人整理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能力。”教师每天都在说在讲,怎么说得明…  相似文献   

19.
我和魏书生     
李镇西 《师道》2004,(2):7-9
我第一次见到“魏书生”这三个字,是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1983年。我在一本刊物上读到了介绍魏书生的字后,真是激动万分。那时我正沉迷于俄国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作之中,所以我很自然地把魏书生与苏霍姆林斯基相比较,他们两人都是自学成才,都在农村中学任教,都把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20.
去年,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在济南执教公开课后请同学们谈感受、提意见。一生说:“课上得轻松,老师讲得真好!”魏书生说:“我真的没讲什么呀,我是很懒的。”一生道:“老师‘懒’得出奇!”话音刚落,会场千余名教师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是啊,整节课下来,连平常教师写的板书都由学生“承包”了,老师不可谓不“懒”。魏书生惜话如金,只是适时引导、点拨,但学生的学习变得越来越生动、主动,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的学习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我们的传统教学往往忽视了学习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