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帆     
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在400年前就曾设想不要携带任何能源,仅仅依靠太阳光能就可使宇宙帆船驰骋太空.但太阳帆飞船这一概念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明晰起来.  相似文献   

2.
宇宙帆船     
在大海中扬帆航行是一件很写意的事情,而如今,那400年前开普勒笔下的宇宙帆船也将起航,它不需要任何能源,仅仅依靠太阳能就可以驰骋太空。  相似文献   

3.
1609年,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将自制的望远镜指向了浩瀚的夜空,我们在太阳系中的左邻右舍的神秘面纱才被逐步揭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就是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意大利人伽利略·伽利雷。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年份,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400年后的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  相似文献   

4.
阅读之旅的第一步,要先带大家邀游太空,探索一下宇宙的奥秘——够酷吧! Let's go!仰望上苍时,天性常常会让我们发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否孤独?在茫茫宇宙中,会不会就只是地球上才有生命存在呢?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月球时,同地球进行了严格对比,这种对比的方法也是古希腊作家普卢塔克在描写月球人生活时所使用的。开普勒辨认出了月球  相似文献   

5.
答:开普勒(1571——1630年)是德国杰出的天文学家。1571年生于符登堡,1587年(16岁)入蒂宾大学。在校期间,由于受哥白尼学说影响,开始致力于天文学研究。1596年出版《宇宙的神秘》受到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布拉格天文台长第谷的赏  相似文献   

6.
失踪的“大行星”自从16世纪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以来,人们逐渐接受了以太阳为中心的行星运动学说,此后的天文学家们在此框架下开始深入探索行星的运动规律,确定行星的精确运行轨道和位置。早在17世纪初,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关系时,注意到每颗行星和太阳的距离都大约是前一颗的1.3~2.0倍,唯有木星至太阳的距离是火星的3.4倍。信奉“宇宙和谐”的开普勒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对此作过专门的讨论,他的结论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应该有一颗行星存在”。18世纪初,戴维·格雷戈里在他一本著名的《天文学基础》书中提到行…  相似文献   

7.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曾说:“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而他所发现的三大定律就是明证.在1609年开普勒用数学方法发现了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之后,整个国家政局不稳,宗教斗争严重,炮火连天,哀鸿遍野.开普勒被迫离开首都布拉格,居住在多瑙河边的一个叫林茨的小城里,任数学教师.这天早晨,他凭桌傍窗,望着窗外多瑙河面上粼粼水波,不觉犯了愁思,直瞅着那河,像个木头人似的呆坐了很久.过去是绝没有这种情况的,只要一靠近桌子,就像磁石见铁一样埋头写作、计算,而近来他有种说不出的烦躁和凄凉.他这个数学家已名存实亡.他想起1611…  相似文献   

8.
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致力于寻找行星运行中的音乐,他反复计算有关行星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运动速度和各种比例,力图证明金木水火土和地球诸星的运行是符合节奏并遵循和声规律的,应能形成一首和谐的乐曲。在这种长期的试探中,开普勒终于在1618年5月15日发现了他著名的第三定律,即行星绕太阳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中国大陆“2009国际天文年”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天文馆举行,这标志着为纪念400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望远镜遥望太空之壮举而启动的“2009国际天文年”正式向我们走来。活动启动后,北京天文馆即首度发布了“天文播报”——“地球一小时”熄灯计划出炉。据悉,第一次熄灯计划将安排在本月28号的晚8时30分至9时30分。  相似文献   

10.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说:"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是通向宇宙之美的关键",由此可见数学作用之一斑。本文解读了关怀学生、民主教学、知行合一、"说"数学等几个关键问题,以期对同仁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第谷,看到开普勒的《天体运动轨道的秘密》一书后,非常欣赏开普勒的数学才能,加上自已年事已高,便邀请比他小25岁的开普勒到布拉格天文台来工作。1600年开普勒来到了布拉格,没想到仅仅合作了一年,第谷便不幸去世。 第谷被人们称为“星学之王”,连续二十多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了精确的测量,积累了宝贵的观测数据,临终前他将自己所有的观测资料交给了开普勒,并希望开普勒完成他所未完成的星表。开普勒想从这些数据中,算出行星运动规律。 在开普勒时代已经发现太阳有六个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其中火星轨道形状和圆偏离最大,观测记录算出的结果是一个数值,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12.
汪晓勤 《中学教研》2002,(9):40-40,F003,F004
类比这一重要的思维方法曾被17世纪德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开普勒(J. Kepler,1571~1630)视为“知道大自然一切秘密”的“导师”,被20世纪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G. Pólya,1887~1985)称作科学发现的“伟大的引路人”。的  相似文献   

13.
赵怀英 《物理教师》2009,30(2):43-44
1开普勒的悲情人生 约翰·开普勒(Johanns Kepler,1571~1630),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史家称为“创制天空法律者”.  相似文献   

14.
在宇宙幼年时期,由于温度太高,光在那时根本无法闪亮。那么宇宙中的第一缕光线是从哪儿来的呢?通过研究距地球2.81亿光年的一个小星系发出的辐射,天文学家认为,星系内部恒星的诞生可能促使宇宙发出了第一缕光。据认为宇宙产生于距今约137亿年前的“大爆炸”。紧接着“大爆炸”后的宇宙温度极高,物质粒子全部以离子化形式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恒星和星系这种致密的物质结构无法轻易形成。随着宇宙的膨胀、冷却和去离子化,很多原子核和电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氢和氦这种中性的、原子量小的原子。虽然恒星随后开始形成,但由于宇宙处于去离子化状…  相似文献   

15.
开普勒是德国近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数学的和谐性探索宇宙,在天文学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开普勒是继哥白尼之后第一个站出来捍卫太阳中心说并在天文学方面有突破性成就的人物,被后世的科学家称为“天上的立法者”.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宇航局“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于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6日晚间10点49分(北京时间3月7日11点49分)发射升空,以寻找银河系附近可能适合生命存在的类地行星。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在宇宙中将不再孤单。  相似文献   

17.
整整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广义相对论。他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牛顿所认为的恒古不变的宇宙。引力,这个牛顿看来属于上帝之手的“第一推动”,而在爱因斯坦眼中不过是物体在宇宙弯曲空间运动的自然结果。广义相对论曾给出四个著名的预言:光线弯曲、引力红移、黑洞存在和引力波存在。根据相对论的观点,宇宙是一个时刻都在波动的世界,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之所以存在我们所谓的“万有引力”,是因为这些物体周围宇宙的四维结构发生了扭曲。小到电子绕核的快速旋转,大到黑洞的剧烈爆发,甚至远在一百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声霹雳,它…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评选出2010年度十大天体物理学发现,字宙外潜伏未知“结构”新证据、银河系中心发现神秘气泡状结构以及“大爆炸”造出“液态”宇宙等重大发现榜上有名。1.每个黑洞内都含有一个宇宙天文学家在2010年4月宣布,我们的宇宙就像是俄罗斯套娃的一部分.可能栖身于一个黑洞内,而这个黑洞本身又是一个更大宇宙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动物数字     
计数天才——珊瑚虫珊瑚虫会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每年在体壁上“刻画”出365条环纹,1天“画”1条。古生物学家发现,3.5亿年前的珊瑚虫每年在体壁上“画”出400条环纹,由此,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的地球昼夜只有21.9个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几何高手——蜘蛛蜘蛛结的“八卦”网,既复杂又漂亮,这种八角形的几何图案,即使工程师用直尺和圆规也画不出如此匀称。当对这个美丽的结构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时,出现在蜘蛛网上的概念真是惊人——半径、弦、平行线段、三角形、全等对应角、对数螺旋、悬链线和超越数e。力学神算——蜜蜂与…  相似文献   

20.
<正>这个夏天,一则消息让人类再一次把目光和思绪投向宁静绚烂的星空。北京时间7月24日凌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与地球最相似的系外行星开普勒一452b,并称"天文学家已经接近几千年所梦想的目标——发现另一个地球"。那么,像开普勒—452b那样的类地行星上有生命存在吗?人类有没有可能去拜访他们、和他们沟通?宇宙中极有可能存在与地球环境非常相似的行星,也可能孕育出生命开普勒—452b位于天鹅座,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