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客户服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企业全部的经营活动都要从满足客户的需要出发,以提供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的义务,以客户满意作为企业经营的目的。客户服务质量取决于企业创造客户价值的能力,即认识市场、了解客户现有与潜在需求的能力,并将此导入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过程中。优质的客户服务管理能最大限度地使客户满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获得利益。本文通过对电力公司客户服务管理现状的分析,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电力企业特点的客户服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客户知识管理研究在分析其最终消费者--读者的消费特性的基础上,提出出版社客户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而且出版社的产品特性也决定出版社的发展不能停留在现阶段的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层次上,而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与客户建立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与客户资源共享,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客户资料,建立企业客户知识库,通过数据挖据技术来发掘客户潜在需求,进而去满足其潜在需求,在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繁荣的同时,实现出版社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田华  李勇泉 《科技广场》2013,(8):232-238
旅游保险产品以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适宜通过网络营销模式进行推广。本文将深度营销引入旅游保险网络营销中,通过分析我国旅游保险网络营销的现状、问题等,提出基于深度营销的旅游保险网络营销的创新路径,最终得出结论:我国旅游保险网络营销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保险企业通过与客户的深度交流,不断推出契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保险产品,最终实现旅游保险市场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基于拓展的质量屋的客户需求映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设计过程中发现,客户视角与技术视角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的产生使得企业在生产设计产品时容易引起客户需求与技术需求之间转化产生偏差,不能真实地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建立客户需求与技术需求之间的有效映射是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采用质量屋作为客户需求映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而构建了拓展的质量屋模型来解决客户需求与技术需求之间的映射问题,以实现客户需求和技术需求之间更为准确的映射.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客户的需求供电部门能提供便捷的服务、优质的电能和个性化的服务,一些电力大客户已经不满足于微笑服务、主动服务、他们需要有更详细、更专业的沟通,伴随着知识的传递过程,而传统用电营销模式无法满足这些个性化需求,只有通过及时掌握电网运行状况和客户用电特点的专业知识营销,才会增进对客户理解,真正提高客户满意度.本文结合供电企业大客户差异化服务理念的逐步建立,进一步探讨供电企业如何有效地制定大客户差异化服务策略.重点分析了售前、售中、售后阶段的服务策略,指出核心是售后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莉 《科技风》2012,(19):261
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营销工作,相应的只有保证市场营销工作正常运行,电力企业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营销理念的制定必须满足市场需求,电力企业应全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一切需求"的营销观念,将服务作为中心、市场作为向导,建立相应的营销机制。本文针对市场营销管理的精细化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正在不断地发展,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等各领域的用电需求也随之得到了提升,并且这些需求肯定会继续的增长下去。客户对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促进了供电公司在客户服务的进行与改进并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原始传统的电力客户服务理念与服务方法已无法满足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另外,电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是电力企业提高自身发展要求的关键。作为电力的供应企业,供电企业要想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客户的需求,增加本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财务措施提高和改善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客户服务的状况,结合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客户服务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吴健瑞 《科技风》2013,(12):264
在电信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增量市场潜力越来越小,企业发展目标越来越集中于存量市场,谁能够更有效地发现客户潜在需求,进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谁就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因而,各企业都非常重视客户相关数据的挖掘;而电信企业自身所拥有的海量用户数据和产业特点,也使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精确营销策略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1-I0002
客户联络中心和微软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Aspect日前宣布推出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他们与客户之间的交互沟通,满足他们对社会化媒体不断增长的依赖,帮助企业不但实现与客户一对一的个性化沟通,而且能够发现客户们对于产品和服务的共性需求,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2,(2):27-27
0ld Mutual是南非最大的保险公司,Nigel Wigram博士是公司的客户关系经理.通过多种直接或者间接的渠道,Old Mutual为公司客户数据库中的80万用户提供类别广泛的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团体保险、养老金保险等)."为了全面了解我们的客户,更好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客户自身,客户已持有的保险和未持有的保险,销售渠道等等)上来观察数据."Wigram说,他已经在公司工作了36年.  相似文献   

11.
谁能最快最准地把握客户的需求,并用产品来满足这种需求,谁就是创业的赢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物流服务需求个性化、定制化特点充分认识前提下,将定制营销理论引入物流服务,通过物流服务定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从销售的角度来讲,客户是企业的血液,与客户建立最佳关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竞争高度激烈的现代买方市场条件下,这一理念已成为企业的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技术等新经济浪潮的扑面而来,客户在消费活动中的理性化程度越来越高,其直接表现为消费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差异化。因此,将市场细分终极化,把每个客户视为一个细分市场,针对每一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展“一对一定制营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多种多样,各有立场和角度,也各有利弊。基于某商业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实际,结合业界普遍的客户信用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实际需求建立客户等级分类模型和Z-score模型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系统性地评估,并利用真实数据进行验证,寻求现有信用风险评估值得改进之处,建立更为完善的客户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为输送更多合格的外贸商务人才,各高等职业院校纷纷转变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改革。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商务英语函电因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外贸企业需要,急需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利于将教学与工作实际相衔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相似文献   

16.
陈曦 《科教文汇》2014,(16):141-141,180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为输送更多合格的外贸商务人才,各高等职业院校纷纷转变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改革。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商务英语函电因其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不足,无法满足外贸企业需要,急需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利于将教学与工作实际相衔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客户资源管理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阐明在科技期刊全面推行客户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科技期刊在管理客户资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科技期刊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整合客户的信息资源,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开展系统化的客户研究,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市场正在稳定的发展着,而电力市场营销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而随着社会体制的快速变革,电力市场营销理念也必须进行创新与调整,供电企业要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电力营销策略,生产出更多满足于人们实际需求的电力商品,加强做好电力优质服务,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并积极耐心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促进电力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电力市场营销及电力优质服务在营销中的作用进行漫谈,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粗糙集求得的客户需求权重会出现相等或等于零的情况,会干扰技术设计人员使其在产品配置过程中无法准确掌握客户对产品各模块的重视程度。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合理地确定产品配置中的客户需求权重,提出了基于粗糙集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集成分析方法,将主、客观方法结合,大大提高了客户需求权重的准确性。先利用粗糙集初步确定客户需求权重,再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深入考虑客户需求的自相关性,以修正客户需求初始TB497权重相等或等于零的情况,而后选择合理的主、客观权重偏好系数,利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将主、客观客户需求权重结合起来得到最终的客户需求权重。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产品定制为案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5,(12):140-144
为解决服务传递系统可能出现的效率低下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以客户需求和客户行为分类为基础,将耦合的客户订单分离和前—后台渗透于服务系统设计过程,构架了基于延迟策略的服务系统概念模型;针对服务系统前台与客户具有实时交互的特点,构建了改进的M/M/1排队模型,研究改进前后服务系统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基于延迟策略的服务系统会产生一种客户分流机制,即在满足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的同时,使系统排队、逗留人数和等待时间减少,运作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