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江市站位全市发展全局,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城镇化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透视循环经济,可为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循环经济的内涵拓展新的思路.一方面,生态伦理的公平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理念充分展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生态伦理思想的洁净生产、合理消费和适度人口的重要道德规范是循环经济三大基本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真实表达.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真正体现生态伦理的基本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5)
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城市进步、农村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发展水平提升的重要指标。但是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城市的生态平衡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本文简单分析与探讨得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生态保护问题,且针对这些问题,阐述城镇化措施对其的保护作用,以期通过对城镇环境生态的保护与具体规划,改善城镇日益增加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从而使得城镇居民得以在健康、绿色、和谐的环境中生活。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建设和发展我国以人为本、重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新型城镇,是党和国家未来几十年的主要经济发展战略。为避免过去在城镇化建设中粗放型发展方式带来的不良后果,更好地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目标,应着重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战略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规划的发展使得城镇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人口不断的融入城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城镇的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这包括国土空间资源、能源资源等。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居民城镇的建设的进度大大加快了,城市文明的传播速度也加快了。这有利于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6.
中国干旱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及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旱区城镇是干旱区人类活动最为集中、人地关系最敏感的区域。干旱区城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相互改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干旱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中心城市集聚扩散作用加强,绿洲城镇组群的区域协作加深,城镇发展的外部支撑条件改善。但城镇综合竞争力仍然不强,城乡差距日益突出,民生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环境压力加剧。强化中心城市和绿洲城镇组群相互协调的空间组织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和民生设施建设、促进"三化"融合、推进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协调发展是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突破瓶颈的重要途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对于推动大连市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作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的一种特殊载体,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研究以推进蓝区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主旨,将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城市经济学的空间结构理论等与城镇土地利用和城镇化的现状紧密结合,洞悉土地资源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将理论与具体研究相结合,提出蓝区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策略和优化配置方案,将用地方案与转变城镇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探讨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路径,丰富和完善城镇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城镇化发展水平逐渐加快,城镇道路作为城镇发展中的重要项目受到普遍关注。城镇道路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建设项目,不仅关系着城镇发展还对城镇居民出行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城镇道路建设时,必须要严格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加大城镇道路的科学化设计。无障碍施工是城镇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理念,有效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让城镇道路设计更加科学。基于此,本文针对城镇道路中的无障碍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葛长发 《内江科技》2007,28(7):89-89
城镇化的发展就是要实现城镇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新发展的社会目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智力基础,城镇化发展必须树立"科教兴镇"的战略理念.加速发展城镇教育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地区职业性、社区性的高等教育,开展多样化的高中阶段后非学历教育培训,城镇教育的不断提高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联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求,其蕴含着和谐生态伦理思想。首先结合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及环境瓶颈分析了推广循环经济的背景,并结合循环经济的"4R"内涵,揭示了其蕴含的"经济、社会、生态三维系统"公正理念,进而针对推广循环经济的政府、企业、公众三大主体,论述了重构生态伦理重塑的途径,为推动循环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为此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世界上多种发展理论的借鉴和提升,同时也与我国当前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国内产业结构的特点以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并举战略密不可分.而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这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调谐思想和生态伦理智慧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要求我们必须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整合生态伦理观念,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源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益凸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整体论、系统论思想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循环经济的实践基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问题首先是要解决环境问题,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结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将欧洲环境局的DPSIR环境管理模型应用到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中来,在传统DPSIR模型的基础上融合新型城镇化的四个核心支点,改进的DPSIR模型将生态要素因子作为驱动力对压力作用的衔接桥梁,能更好地描述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建设协调发展关系,DPSIR框架下生态文明视阈的新型城镇化是提高驱动力,缓解压力,改善状态,消除影响和全面响应。选取广西三城市作为分析样本,实例应用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林区多年的城镇化事实说明依托林业本身发展城市体系理念是不可行的。本文探讨了围绕林区城镇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东北林区依托城镇网络体系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观点:本文以黑龙江省林区经济和城镇发展为实证案例,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已成为全党全国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新的形势下,要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是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国际潮流、承担负责任发展中大国义务的必然选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深入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理念,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指导方针、基本途径和目标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增强科技支 撑能力,完善体制机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  相似文献   

17.
贵州是我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省份之一。本文在简要论述贵州山区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非农产业体系的培植、城镇化经营与管理等四个环节详细分析了贵州山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科技瓶颈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加快贵州山区城镇化发展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7)
城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应以低碳制度规划为指导,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支撑,并以低碳生活理念为保障积极构建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19.
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河南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也是一个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省,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对建设生态河南、富民强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