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公平——一个历史与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概念,它随历史的演变而演变。在奴隶社会里,享受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在封建社会里,享有受教育权的只是少数特权阶层。资产阶级教育公平观经历了“保守主义关于教育面前机会均等”的概念、“自由主义关于教育面前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新概念”三个阶段。无产阶级认为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才为实现教育公平准备了社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概念,它随着历史的演变而演变。在奴隶社会,享受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特权。在封建社会,享有受教育权的只是少数特权阶层。在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公平观经历了“保守主义关于教育面前机会均等”“自由主义关于教育面前机会均等”和“教育机会均等的新概念”三个阶段。无产阶级认为只有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才为实现教育公平准备了社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理解高等教育公平的概念范畴:分配 经济学认为,公平的本质在于它是调节社会成员之间财富分配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在教育经济学领域,社会成员对高等教育的占有实质上也是社会成员之间对高等教育产品的分配。“科尔曼报告”在定义教育机会均等时实际上也是从“分配”的范畴加以界定的,该报告认为,教育机会均等是指教育系统对教育产品(goods)在各个不同学生组别中的分配从总体上应该是平等的。尽管对教育产品的具体描述有所不同,但从分配的角度界定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2 0 0 2年年会于 2 0 0 2年 1 1月 2 7~ 2 9日在广东教育学院召开。年会中心议题是教育公平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许多与会者在谈论教育公平这一概念时都不约而同地对“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等概念进行了区分 ,大部分学者认为 ,虽然这几个概念在西方经常被交互使用 ,但在中国所形成的语义应该是不一样的。“教育公平”主要是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切入 ,对社会关系平等与否进行价值评价。“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是从社会经济资源分配的角度出发 ,强调的是社会资源分配的合…  相似文献   

5.
所谓教育公平.在我国普遍认为是指下列三方面的内容:即(1)起点均等论,指入学机会均等。(2)过程均等论,指教育条件均等。(3)结果均等论,强调学业成功机会均等。教育公平日益成为我国教育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因而受到2005年召开的全国人代会和政协会的普遍关注,以至成为“两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的学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因为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由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将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不公。  相似文献   

6.
影响班级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些年来 ,一些学者陆续翻译、介绍了国外研究教育公平方面的著作和文章 ,与此同时 ,在国内 ,随着经济上的不平等 ,教育上又出现了“贵族学校”、“高等教育收费制”等新的现象。这些变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迄今为止 ,在这些方面 ,人们已取得了共识 ,在有些方面 ,人们还有异议。本文试图分析影响班级教育机会均等的因素 ,在分析之前 ,不能不先解释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一、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 ,它分开始、过程、结果三个阶段。从动态考察 :教育机会均等就有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既科学阐明了促进教育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对新时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主要指向的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  相似文献   

8.
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平等问题一直被学者们视为“迷宫”。1教育公平问题也是教育理论界聚诉不已的理论难题。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大多是从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关系等角度来展开的 ,认为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一对矛盾范畴、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起点的平等。我认为仅从教育机会层面上考察教育公平问题 ,并把教育机会均等作为教育起点的平等 ,忽视教育活动内部的教育公平问题 ,是无助于形成科学的教育公平观和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的。一、教育公平究竟是什么我国已有的同类研究仅仅从教育机会均等的层面上来探讨教育公…  相似文献   

9.
薛绥之、柳尚彭二同志的《鲁迅作品教学难点试析》一书(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对现行中学教材所选十九篇鲁迅作品中的难点、重点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若干有关资料便于教师参考研究。全书不尚浮文,有的放矢,非常实用。正因为是要解决教材中的难点,因此《试析》各篇的写法也就各不相同,有的重在介绍背景材料,如《记念刘和珍君》、《“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有的重点分析主题,如《风筝》、《故乡》;有的重在分析人物,如《一件小事》、《孔乙己》;更多的则是解释难句,其例极多。总之是哪里有困难,《试析》便在哪里做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公平、平等、公正和正义的追本溯源及比对考察,笔者认为,围绕教育公平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教育公平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独立性概念;2)教育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操作性概念;3)教育公平是代价最低、效率最高的追求;4)教育公平以权利平等为基础,向往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