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陈德才 《文教资料》2007,(16):81-83
《项脊轩志》善于通过典型的细节和场面的描述,细致而深刻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在叙事和写景中抒发了作者强烈而真挚复杂的感情;在谋篇布局上有精巧的构思,处处紧扣项脊轩来发挥;抒发的深厚感情,随事曲折,情致妙肖,从而唤醒一种意外的独特的美——阴柔美。  相似文献   

2.
《项脊轩志》审美属性的达成反映了现象学美学所界定的"美"是"一种关系性存在物",主要体现在《项脊轩志》中的自然对象成为审美对象的途径、作为自然对象的审美对象需要具备的特征、作为自然对象的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当代意义与价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以项脊轩为支点,结构清晰地描写了三重空间,修葺前后项脊轩的现实空间,“诸父异爨”的家族伦理空间,追忆母亲、大母、妻子的情感空间。解读文本架构的三重空间,阐释《项脊轩志》的三重空间诗学意蕴,极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借项脊轩的兴废来表达三世变迁、物在人亡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的散文。若能理清《项脊轩志》的情感层次,也就走进了归有光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5.
我在向同学们讲述什么是艺术作品中的美的观念的特征时,以他们所学过的课文《项脊轩志》为例,分析了它强烈吸引人的艺术魅力——它所具有的人情美、绘画美和音乐美。项脊轩是一间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小小书斋,作者通过回顾自己青少年时代在此的读书生活,引出自己同亲人——祖母、  相似文献   

6.
《项脊轩志》是明朝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它以小屋———项脊轩的变化写世事变迁,以“我”为中心,以时间为线索,写亲人的聚散离合,均为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琐事、个人情怀,然而在读者看来,《项脊轩志》正是以此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怀念亲人、赞美女性、抒写人情之歌。一、内容解读《项脊轩志》一文中作者主要写了生活中给了自己无限关怀爱心的三位女性———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位女性的事情,可写甚多,但作者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根据三位女性在自己各个生活阶段中的地位,精心地选取了几个富有生活情味的场景。作者写母亲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7.
从文体特征看,《项脊轩志》这一文言散文名篇呈现出明显的诗性特征。从文学本体论层面看,《项脊轩志》具备诗性精神。基于诗性解读,文章提出了《项脊轩志》的教学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78):13-15
《项脊轩志》之所以感人,归有光之所以能够以"淡笔写挚情",主要归功于其出类拔萃却不显山露水的细节描写。文章就从细节的选材、细节之间的组合、具体细节的描述三个方面探索《项脊轩志》中细节描写不易为人察觉的妙处。  相似文献   

9.
归有光为明代“唐宋派”散文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项脊轩志》真情为文、不事雕琢。《项脊轩志》叙的是平淡琐事、但事细而情深;笔墨简洁、言近却意深;情绪悲愁,情深而意长。从《项脊轩志》看归有光其人其文可谓:情到深处归平淡平淡之中见至情。  相似文献   

10.
《项脊轩志》又题作《项脊轩记》,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的佳作。归的散文文笔疏淡,感情真挚,虽然题材较窄(因乡居时间较长),却别具韵味。尤其是生活中的琐事、琐语、琐闻,经过他的描述,无不亲切动人,正如王锡爵所评价的那样,“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归公墓志铭》)《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等篇可说是归有光散文中的代表作品,而《项脊轩志》又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篇。  相似文献   

11.
诗情 诗意     
明朝文学家归有光之文《项脊轩志》追怀往事,哀悼亲旧之杂记,即事抒怀酣畅淋漓,语淡情深。行文中洋溢着诗情之美,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12.
黄曼 《语文知识》2006,(3):38-38
归有光的散文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项脊轩志》,但我更喜欢《寒花葬志》。《项脊轩志》表现的是一种对家道中落、物是人非的感伤情绪,《寒花葬志》则表现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13.
归有光的散文被称为"明文第一",而《项脊轩志》是他的一篇名作。读者在解读这篇散文时,往往被归有光词短意长的真挚情感所打动,同时也感慨于这篇作品所表达的人生志向。笔者搜集了众多学者和语文教师研究《项脊轩志》的成果,拟从主题、写作特点和教学设计三个角度,对学界的研究成果加以梳理,同时给出语文教师在设计《项脊轩志》时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教材处理。1990年版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第一单元议论文,新增了《文学评论两篇》。这篇课文与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编在一起。茅盾评论的是长篇小说《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文学评论两篇》评论的是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的内容和形式。第五册第七单元编有《项脊轩志》。《项脊轩志》为课外自读课文,《文学评论两篇》为课内自读课文。《文学评论两篇》既可作为《项脊轩志》课外自  相似文献   

15.
拜读了余一鸣等7位同人发表于《语文通学通讯》2002年第7期的《〈项脊轩志〉备课资料》以下简称《资料》)、郭瑾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8-9期合刊的《〈项脊轩志〉教学札记》(以下简称《札记》),发现对若干问题的解释不确,甚至有悖于历史事实。普通高中语文第二册特别是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参”)选编了大量资料,其中一些观点也颇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为了能使归有光和《项脊轩志》的若干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解释,起码有利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鄙人不揣浅陋,略陈己见。一、“项脊轩”是什么意思?它是归有光命名的吗?《…  相似文献   

16.
一、文本解读 《项脊轩志》一文属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内容,是一篇出色的抒情散文。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用一问旧屋作线索,将人物、事件联系在一起,所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感人至深的小事。  相似文献   

17.
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师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纂》,继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之后,于明代三百年间的作家只选了归有光一人的作品,而《项脊轩志》又是公认的"太仆最胜之文"。归有光对"志"和"记"是有严格区分的,他的文集中《双鹤轩记》《沧浪亭记》等,都用以记"事",而如《兰圹志》《寒花葬志》等,则以"志"为篇名,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因此,《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记事或物是辅,记人是主。抓住人物——文中的三个  相似文献   

18.
<正>读《项脊轩志》,总会让人感到一种沧桑变幻、人世无常的悲伤意味,然而作者构建这些意味的方式不是痛心疾首式的呐喊,不是饱含哲理式的议论,也不是面面俱到式的叙述。不论是哪种情感的意味都流露出悠长绵远的韵味,淡淡的忧伤却是深沉的体验,深邃的感悟飘飘忽忽,若隐若现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正是《项脊轩志》独特的魅力,而我们认为它的这种魅力是有艺术支撑的,那就是——时间。读《项脊轩志》,我们能时时刻刻感觉  相似文献   

19.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融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的传世美文,作者“借一阁寄三世之遗迹”,文章以忆三代故人为叙事主线,状旧居项脊轩之景,言喜写悲叹志。自问世以来,这篇散文就以其朴素悲凄之情打动着万千读者。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重点论述了《项脊轩志》中的空间情景,指出《项脊轩志》不是单纯地展示建筑空间,而是在空间叙事里渗透了强烈的个体主观意识,使空间成为心志情思的承载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