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X):136-136,137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基于1994-2004年黑龙江省环境质量和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检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试图解释它们之间关系的前提下,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用199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逐点估计方法,就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动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人均GDP和能源消费之间呈现N型关系,在人均GDP从低到高变化的过程中,存在一段平稳下降区间,在此区间前后人均GDP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能源消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存在.进一步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研究表明,高收入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呈现倒U型关系,而低收入地区的能源消费持续提速.最后为我国制定能源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选取濮阳市2001-2013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环境污染排放量之间的曲线模型,得到了濮阳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研究表明:人均GDP与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呈现典型的倒U型特征,而人均GDP与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正U型的特征。根据环境指标选取的不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中国省区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环境经济学界的许多研究不断证实或充实这一结论。本文基于环境一收入的库兹涅兹曲线关系假设,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2004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六类环境指标与人均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均粉尘排放量、人均SO2排放量和人均烟尘排放量三种指标随人均收入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而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人均废气排放量随收入变化呈现单调上升的一次曲线;各类环境污染指标随收入变化的转折点出现位置有所差异,而我国环境污染指标随收入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研究了山西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山西省环境污染排放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但是,并不是典型的倒U型曲线;除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人均GDP增长而减少外,其它四个指标的排放量都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在增加,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增长,山西省环境总体上将呈现恶化趋势。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山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并就解决山西省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成都市二氧化硫、TSP、氮氧化物浓度和二氧化硫、烟尘、COD的排放量代表环境量指标,以人均GDP为经济量指标,验证了成都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其TSP、氮氧化物浓度、COD、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基本符合倒U型曲线,二氧化硫浓度符合N型曲线,其浓度值仍然处于上升阶段。分析了该曲线成因,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分析包头市1990年~2010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二者的演替轨迹并不完全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工业废气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好转的拐点还未达到,应该加大环保力度,促使其提前出现。  相似文献   

8.
利用陕西省1986年~2005年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数据,建立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尚未呈现典型的"倒U"型关系.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均处在上升阶段,只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处在下降阶段.认为.陕西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陕西省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选取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排放强度作为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经验估计.1952-2007年的时间序列协整检验表明,排放总量、人均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单调递增的关系,而单位GDP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支持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位于1319元.1995-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协整检验表明,排放总量与人均收入呈单调递增关系,单位GDP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呈单调递减关系.而人均排放量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两个拐点分别位于3304元和44049元.目前除北京、上海、天津外,其他各省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位于上升阶段.  相似文献   

10.
大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发展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勇  王宁 《科技与管理》2007,9(1):11-13
随着大庆市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更加关注经济增长对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本原理,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该市的人均生活垃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人均GDP的关系,得出大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基本符合倒“U”曲线关系的结论,并为大庆市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环境管制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虑了环境管制因素下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问题,并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中国1996-2008年期间三者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自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目前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作用存在差异化,具体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将对环境污染起到抑制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则加剧环境污染.(2)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相互的促进作用,FDI与环境之间表现为FDI加剧环境污染.环境管制抑制了FDI和污染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润润  邓祥征  金琴  郑新奇 《资源科学》2011,33(11):2169-2174
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经济增长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对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决策支持价值。本文以鄱阳湖流域为案例区,利用1978年-2008年人均GDP与鄱阳湖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数据,构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分析了鄱阳湖水体TN、TP浓度随人均GDP增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研究表明,鄱阳湖流域经济增长与氮磷排放的关系具有库兹涅斯曲线(EKC曲线)特征。鄱阳湖水体中TN、TP浓度随经济增长而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转折点分别位于人均GDP为8600元/人、7400元/人(以1977年为基期计算)时。目前,由于产业结构优化、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与环境政策的影响,鄱阳湖流域的氮磷排放量已出现下降趋势,但为保持鄱阳湖水质的持续改善,鄱阳湖流域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控制氮磷排放,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曹广喜 《软科学》2012,(3):43-46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运用1980~2008年的金砖四国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和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了金砖四国的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问题。结果表明:金砖四国存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金砖四国的人均碳排放拐点已过,经济增长对于碳排放目标的制约总体上已经消除,印度是延缓金砖四国碳排放拐点的一个最重要国家;人均GDP是人均CO2排放的一个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詹浩勇  冯金丽 《大众科技》2009,(11):194-196
近年来,广西经济在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也出现了较大污染。文章根据1991~2007年广西人均GDP与相关环境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其中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仍将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5.
榆林市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之一,资源富集、经济贫困和生态脆弱三大特性叠加,是典型的资源富集贫困地区。对1990年~2004年榆林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榆林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都存在较强的库兹涅茨(EKC)特性。建立环境综合污染水平指标,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榆林市经济发展和综合环境污染水平的EKC曲线。该曲线具有与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其他资源型城市相似的特点,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EKC曲线短时间内都还没有出现转折点的可能。新兴资源型城市和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两大特点决定了榆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在分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互动作用一般机制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内蒙古1985~2004年环境与经济数据,从实证的角度,运用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计量模型,对二者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内蒙古各类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规律相差明显,不完全符合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EKC)特征。内蒙古EKC并不乐观,内蒙古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因此,应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治污力度,实现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晏艳阳  宋美喆 《软科学》2011,25(9):24-30
利用面板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是否符合库兹涅茨假说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两者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呈"倒U"型变化,并且在人均GDP 15,527.3元处存在拐点。据此推断出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总体及绝大部分省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将随着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持续扩大,在人均GDP值达到转折点后随之缩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28个地区1995~2009年的面板数据,在估算28个地区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采用灵活稳健的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CO2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及其东部存在CO2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且转折点为0.76千元人均实际GDP,但是中部、西部不存在该曲线;中部正趋近于人均CO2排放的转折点,西部离该转折点还有较大差距;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CO2排放具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其区域内的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对国家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六个地级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对它们的经济与环境指标进行分析,构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以工业"三废"污染排放及其综合指数为污染指标,研究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对环境状况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各地市需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软科学》2014,(6):127-130
首先仅考虑经济增长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运用岭回归方法进行检验,发现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如果同时考虑经济增长、工业化、城市化、对外贸易、科学技术水平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运用ARDL模型进行检验,则发现我国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过拐点的人均GDP非常高,达到9.5×1012元,遥不可及。此外,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对外贸易开放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其中科学技术水平的作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