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德意志民族发展历史起伏性很大 ,历经了三次高潮与三次低潮 ,因而德国的发展也走出了一条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折射出德国巨大的“矛盾体”。德意志民族顽强、务实、勤劳、敏锐 ,同时在特定的时候又有着残暴、毫无原则和奴役他人  相似文献   

2.
1834年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在经济领域迈出了德国国家统一的第一步。普鲁士是关税同盟的盟主,它利用该同盟控制了中小邦国,排挤、打败了奥地利的势力,以“小德意志道路”实现了德国的第一次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3.
莱辛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其著作《拉奥孔》从媒介、题材以及审美感受三方面阐明了诗与画的特殊规律,同时提出了诗与画的不同美学原则以及艺术规律,批判了"诗画一致"说。莱辛诗画理论的出发点与他所倡导的启蒙运动密切相关,他大力倡导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进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思想上扫清道路。莱辛的理论和实践促成了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德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德国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即君主制下的资本主义道路。这种道路的形成与他的历史特征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条件为以后德意志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和武力统一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5.
德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也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德国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选择了一条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道路,即君主制下的资本主义道路。这种道路的形成与他的历史特征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条件为以后德意志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和武力统一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德国的近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职业培训方式的实用化倾向。德意志民族国家文化传统对此特点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德意志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长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模式,形成了此种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前提是什么?为什么德意志封建大邦普鲁士能够统一德国?为什么贵族出身的俾斯麦会成为德意志统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俾斯麦统一德国为德意志民族的发展留下了什么后果?本文就这些问题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德国历史文化传统与纳粹主义的产生有无必然的联系 ,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在德国历史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明显的相互背离的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狂热追逐军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保守的德意志 ,另一种则是积极倡导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自由的德意志 ,双方力量对比的消长决定着德国民主化的进程。由于承载了过于沉重的历史包袱 ,德国最终走上了有别于西方主流社会的特殊发展道路。随着二战末期及战后初期社会历史环境的深刻转变 ,德意志特殊道路归于终结  相似文献   

9.
一、德国文化传统 德意志民族给世界奉献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者、大文豪、艺术泰斗和科学巨匠,堪称世界民族之林中的文化民族。但是,恰恰在德国也产生了希特勒和纳粹主义。为什么德国文化中会出现这样一个悖论?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德国形成了哪些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德国人直面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罪责,自觉反省历史,利用一切机会向受害国人民认罪,并以实际行动清算过去,赢得了过去受害国政府和人民的谅解和信任。究其根源是因为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深厚的理性的传统。秉承于罗马帝国的文化与传统使德意志人养成了思考的世界性的前提和空间;德意志民族国家的难产也意味着由于没有政治和文化霸权,德意志人的思考也是更少桎梏,而充分享受自由,养成崇尚思考和思辨的特性;而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的起落的历程,充分显现德意志这样一个具有文化理性传统的民族对历史所具有的反省能力。  相似文献   

11.
答:恩格斯根据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德意志各邦力量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指出实现德意志统一有三条道路:"第一条道路就是通过消除一切独立的邦而达到真正统一的道路,亦即实行公开革命的道路.""第二条道路是在奥地利统治下的统一.""第三条道路是:以普鲁士为首的统一."(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474—479页).列宁也指出: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或者  相似文献   

12.
德国国民性是德意志民族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体现,在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表现,同时在整个德国历史进程中不断传承发展。考察德意志民族历史,在其国民性中始终贯穿着理性与盲从、软弱与残暴互相矛盾的表现。这种矛盾,同样体现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文章以德国19世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为例,阐述德国19世纪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领土分割,经济凋敝,主权地位及冷战中的联盟归属被悬置。在诸多因素作用下,德意志民族心理经历了一个重塑过程。德意志民族心理的重塑,为1949年新生的国家——西德的外交方略的形成奠立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德国自十九世纪下半叶实现了国家统一,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到二十世纪初已建立了近代法的完整体系,成为大陆法系的典型国家.德意志民族作为世界民族中最为独特的一支,近代以来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而德意志的民族精神则对德国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俾斯麦认为德意志的统一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进行。他了解到德意志的强邻俄国和法国都不希望德国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奥地利一定会同普鲁士拚死争夺统一的领导权,因此,普鲁士要完成德意志的统一大业,非以武力和战争为后盾不可。1862年他在议会上说“德国未来不在于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当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用空话和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要解决它只有铁和血”。他撇开资产阶级和议会的反对,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加紧扩军备战。他认为只要实现了统一,资产阶级就会拜倒在他的脚下。俾斯麦扫荡了阻碍德国统一的内外敌对势力,迅速走上了以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勃兰特提出的“新东方政策”,其核心是在苏美放弃德国的统一主张后,联邦德国怎样去寻求德国重新统一的现实道路。50年代中期后,苏美从其全球战略利益出发,分别调整对德政策,1955年苏联先后和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率先承认两个德国并存的事实,美国也开始奉行维持现状的政策,为此勃兰特“以接近求统一”的新东方政策出台。“新东方政策”的确立与推行对的重新统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实现了与苏东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密切了两个德国之间的关系,使民族不可分割的情感日益融合,并形成德意志民族必将统一的信念;第二、对美苏关系的“缓和”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形成间接或直接地产生了推动作用,从东西方两方面为德国的重新统一创造了外部条件,第三,对1989年东欧剧变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使民主德国有剧变中风云突起,最终导致柏林培坍塌,两个德国的统一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7.
即时     
《中国德育》2013,(22):4-4
德国:6年内一个孩子“打”3次“阅读疫苗” 爱批判、爱思考,几乎成了德意志民族的标签,与之对应的一个好习惯则是阅读。德国培养阅读重视从娃娃抓起,6年内,一个孩子要“打”3次“阅读疫苗”。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宗教改革是德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变革运动,它引起了德意志普及性国民教育运动的兴起、民族主义的兴起,对德意志民族的教育观、职业观等,以及德国的工业现代化都产生过深远影响。在大国崛起中,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脉络,把握好其时代特征,总结、借鉴各国历史发展的经验,可以更好地体现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时代,法国成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而此时的德国仍处于分裂状态之中,政治、经济、文化都较落后,外来文化尤其是法国文化大量人侵德国,并在其境内刮起一阵全社会的“法国化”之风。德意志民族热衷于讲法语,并纷纷模仿法国的生活方式、艺术方式,且以此为荣。在这场文化的冲突中,德国一批启蒙知识分子最先作出反映。他们反对对法国文化的拙劣模仿,并努力发掘、发展和创立德国自己的民族文化,促进了体现鲜明民族特质的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多民族国家的国情相结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江泽民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勇于创新,对新时期民族问题的内涵作出了界定,努力践行两个大局思想的民族发展道路,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为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全面开创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