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对学生资源的开发,对错误资源的利用,来关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细节;让课始寓教育于无痕,让课尾精彩纷呈,让课堂盈溢人文关怀,让学生张扬个性,让教师的错误如此美丽,让教材的错误得以生成;从而呈现数学教学中的细节美。  相似文献   

2.
李海霞 《知识窗》2014,(2):61-61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教师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关系,即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与关键。结合教学实例,笔者谈了“导学”的一些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3.
由于初中生数学思维发展不全面,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平时的数学学习和解题中不可避免的出现错误。教师应该把这些易错题进行分类、整理,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分析,找出错误的根源,和学生一起反思,有效利用这些错题的资源,让易错题"变废为宝",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的根源在于普通的常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明确认识到生活与数学教学息息相关,密切联系而不可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明确指出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从生活中取材,把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和学习数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让小学数学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联系生活提出自己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是一场数学教育观念、数学观、数学学习观念的更新。教师和学生的数学观,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观直接影响数学的教和学。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就必须依据数学的特点实现数学观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袁水莲 《知识窗》2012,(4X):49-49
<正>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  相似文献   

7.
毛战玲 《科教文汇》2014,(21):140-141
初中学生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知识的难度和综合性逐步加深,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夹生”或“认知遗误”等现象,作业中的错误随之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都应把作业中的错误作为宝贵的资源,探求数学纠错的策略和方法,提高纠错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初中学生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知识的难度和综合性逐步加深,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夹生"或"认知遗误"等现象,作业中的错误随之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都应把作业中的错误作为宝贵的资源,探求数学纠错的策略和方法,提高纠错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万雨 《科教文汇》2008,(19):105-105
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现实生活的情景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闵勤 《知识窗》2009,(9X):66-66
<正>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独揽课堂、过多限制、剥夺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学生的错误、教师担心的"意外"以及灵活多变的课堂处理是一种最直接、最可利用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也是有效课堂教学最宝贵的财富,直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2.
盛安木 《知识窗》2014,(24):46-46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的思考。其实不然,数学也充满着感知和做题的技巧,它是一个读、思、做三者的有机结合体。针对学生不喜欢阅读数学教科书的情况,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这种错误的观念,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改革日益发展的今天,关注学生成为教师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设计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可以让教师更有效地关注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陈芳春 《知识窗》2014,(6):15-15
《数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条件,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合作交流意识呢?笔者认为: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的整体框架时,要从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空、学习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开放式教学预设,为学生搭起合作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赵宏杰 《科教文汇》2009,(10):116-116
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教师面临更大的考验与挑战,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努力与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常常会犯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然而,由于教师怕学生出错而影响教学节奏,所以针对这些错误,常常采取忽略、回避的态度。个别教师认为,对于学生的错误,如果用课堂上宝贵的35分钟来处理,对学生而言简直是浪费。结果,这些错误未能得到妥善处理,导致学生无法吸取教训。其实,对于这些错误,如果能进一步分析一下原因,并透过错误发现症结所在,利用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可能会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8.
陈爱华 《科教文汇》2009,(9):132-132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学要加强数学学习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何尚德 《科教文汇》2013,(15):150-150,153
作业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是对课题知识的延伸和补充,通过作业可以起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复习的作用,同时通过作业亦可以实现对问题拓展和延伸,作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但是,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错误地使用了这一教学形式,重复预留问题,统一预留问题等,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压抑了学生的消极情绪,让作业丧失了其应有的功效,下面本文就以数学学科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中学生出现的解题错误其原因多种多样,我们的教师应当从学生思维中的条理性和缜密性加以分析,挖掘其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有效进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