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琳琅妈妈 《顽皮娃娃》2008,(15):I0016-I0017
如何教宝宝识字?该不该教宝宝识字?宝宝几岁开始识字好……教宝宝识字这个问题是每个妈妈都很难回避的,尽管在广大家长中已然分立出两大阵营:强烈希望尽早教宝宝识字和坚决反对过早教宝宝识字。但是无论家长支持还是反对,宝宝对“字”的感知随着对各种信息的接触都在慢慢形成。  相似文献   

2.
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作用?家长在为宝宝选择兴趣班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和困惑?为此,笔者采访了几位家长,通过交谈了解到:很多家长送宝宝上兴趣班是为了从小培养他的爱好和兴趣,陶冶情操,并非想借此一定要把他培养成某个领域的专家。当然,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宝宝的潜质,家长自然会悉心加以培养;如果他表现平平,家长也会坦然面对和接受。这表明家长对兴趣班持有一种理智和成熟的态度。但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在是否需要为宝宝选择兴趣班以及如何选择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困惑,希望能得到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困惑一家长甲:我有…  相似文献   

3.
张燕 《母婴世界》2010,(3):34-34
母亲既是宝宝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好的保育员。孩子有什么不正常,总是由母亲首先发现。3月3日是爱耳日,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宝宝的听力。不少新手妈咪会担心宝宝的听力有没有问题,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  相似文献   

4.
3-6 听力玩具     
在选择玩具时,家长需了解相 应阶段宝宝的心理、生理发育进展 起情况。以下是我们为3-6个月的 宝宝发展听力推荐的玩具: 3个月的玩具选择 3个月宝宝清醒的时间明显增 多,感觉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耳 朵的灵敏度有了提高,已能初步分 辨来自不同方位的声音,被成人抱 起时头部可稍微竖起,头部转动自 如。  相似文献   

5.
宝宝听力不过关,并不表明听力一定有问题;而听力筛查过关了,也并不代表听力就百分之百没问题。不信?进来看看!  相似文献   

6.
陈倩 《母婴世界》2010,(9):46-47
现在有些家庭会请保姆照料宝宝,一般家长认为保姆在年纪上可算作大人,不需要进行安全教育,其实这样做是不妥的。要知道,如果保姆对安全常识一窍不通,那么宝宝遭遇危险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今天,我们搜集了一些宝宝居家的常见安全问题,家长在教育宝宝安全常识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教育宝宝的保姆。  相似文献   

7.
正开学的时候,家长送托班宝宝来园时总是反复地叮嘱教师:"老师,我的宝宝要喂,他不会拿勺子;老师,帮我的宝宝褪裤子;老师,我的宝宝踢被子……"从家长的反复叮嘱中得知,家长最担心的是宝宝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洗手,不会自己大小便等问题。因为孩子小,宝宝在家的许多事情是由家长包办代替的。家长的担忧,我们能理解;宝宝不会自理,这也属正常,毕竟是托班的宝宝嘛。但如何帮助宝宝  相似文献   

8.
小“飞机”适合年龄:3 ̄4岁。游戏目的:发展宝宝的本体感和平衡感。游戏玩法:家长用双手扶在宝宝的腋下(把宝宝当成小“飞机”),抱起宝宝一同转圈。两个人在转圈的同时,当宝宝的双腿伸直举高时,家长对宝宝说:“小‘飞机’升高了。”而当宝宝的双腿伸直放低时,家长就对宝宝说:小‘飞机’降落了。”注意事项:家长要视宝宝的情况,调整转圈的速度。“龟兔赛跑”适合年龄:3 ̄4岁。准备:做游戏前,家长给宝宝讲讲《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游戏目的:发展宝宝手膝着地向前爬行的能力和双脚连续向前跳的能力。游戏玩法:家长先设定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宝宝…  相似文献   

9.
蔡桂清 《福建教育》2013,(10):32-33,57
哭伴随着宝宝成长的整个历程。从刚开始期待宝宝的哭声,到后来厌烦宝宝的哭声,从开始听到宝宝哭声后的喜悦到后来的惧怕,家长常常需要经历一场巨大的“心理革命”!如何听懂宝宝的哭声,解决宝宝的哭闹,是让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以下是一组母亲对宝宝丢失树叶的回应方式及宝宝表现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就听力问题对幼儿家长所做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幼儿家长对孩子听力情况的了解程度,本文作者自编了一份包括14个问题的问卷,在西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对幼儿家长做了一次调查。结果警示:家长对孩子的听力健康关心不够,不少家长对诸多问题作出“不知道”的回答。结果同时表明,在普通幼儿园的正常孩子中也有一些孩子存在着听力方面的异常情况,应该引起广大家长、幼教工作者和特教工作者的关注。此外,本次调查还反映出一个情况,为幼儿听力检查提供服务的机构太少。最后,调查证实,噪声污染对孩子的听力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如果宝宝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异常状况,家长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求助于儿科医生。借助各种先进的手段,儿科医生可以发现宝宝的异常并提出具体的处理意见,也可以帮助家长解决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如果家长也能掌握一些比较简单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尽早地发现宝宝的异  相似文献   

12.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医学专家日前指出,在今后5年内,科学家也许能够通过对耳聋患者的耳部受损细胞进行改造和修复,帮助他们恢复听力。布里斯托尔大学感官生理学教授霍利说,在耳蜗移植的同时进行受损细胞改造,可以恢复长期耳聋患者的听力。目前,耳蜗移植手术可以帮助年幼的患者恢复听力,但对于听神经已经严重受损的长期耳聋患者来说没有作用。 科学家已经用干细胞培育出了脑细胞和肌肉细胞用于移植,但对于能否对耳部细胞进行改造目前仍无把握。 霍利教授表示,他们已经在实验中成功地改造了老鼠的耳部细胞,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对人的耳部细胞进行改造也是可行的,可以将胚胎耳部的感官细胞进行基因改造,然后进行培养和调整,制造出所需的细胞种类来。霍利教授说,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三到五年内使耳蜗移植效果更佳而且应用范围更广,也许将来有一天能够只用细胞改造方法而不用进行耳蜗移植了。  相似文献   

13.
陈倩 《母婴世界》2010,(7):44-45
小宝宝都喜欢玩玩具,有的玩具能让宝宝更聪明快乐,有的玩具却会伤害到宝宝,宝宝玩具的安全问题,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哪些玩具不适合小宝宝玩?家长应该如何挑选玩具?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4.
滚来滚去的皮球游戏目的:提高宝宝身体的控制能力。准备:一个皮球。游戏方法:家长和宝宝面对面,家长蹲着或坐着,宝宝站着,家长用双手拉着宝宝的双手,两个人都伸直双臂。家长将皮球放在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幼儿耳聋也叫小儿聋,指某一年龄段内宝宝伴有听力障碍的症状。宝宝的听力在出生后不久就会发育成熟,因此要密切关注其健康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6.
适合月龄:1~6个月。目的:家长经常对宝宝进行抚触,能增进亲子感情。动作准备:宝宝平躺在床上,家长坐着或站着,但要与宝宝面对面。运动量:家长要根据宝宝生长发育的情况来做亲子抚触操,运动量可以逐渐增大,但不能操之过急。如果宝宝不烦躁,而且不气喘,说明运动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林怡 《顽皮娃娃》2008,(22):I0006-I0007
当宝宝一天到晚东奔西跑,看起来没有停歇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满心疑惑:这小家伙该不会有多动症吧?诚然,精力过于旺盛的宝宝常常会让家长困扰不已。但是我们可以就此断定宝宝的好动真的是有问题吗?如果家里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宝宝,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相似文献   

18.
寒冷的冬天,银白色的冰雪世界对宝宝充满了诱惑。厚厚的积雪和滑滑的冰面成了他们最好的玩具。但在宝宝开心玩耍之时,家长一定不要忽略了他们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早教Q+A     
《母婴世界》2013,(11):146-147
六个月大的宝宝吐舌头一般为正常表现,与好奇、贪玩等有关。只有极少数宝宝的吐舌现象是与生长、智力方面的发育问题有关。对于前者,无需加以干预,随着宝宝增长,会慢慢好转,切忌用手去掐,这样反而会起到了负强化的不良效果。如果家长有担心,可以在宝宝吐舌头时,和宝宝一起玩游戏或做其他事情,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若宝宝大部分时间总吐着舌头,并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家长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相似文献   

20.
小手真灵巧准备:画有简单图案的纸、针(或其他物品,下同)。游戏方法:家长先用针在纸上沿着图案的轮廓扎出针眼,然后让宝宝顺着针眼撕出图案。比如,家长对宝宝说:"宝宝,这里有个大萝卜,小兔子爱吃萝卜,我们帮它把萝卜撕出来吧。"宝宝撕完后,家长要表扬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