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了“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条件、“短”字特点和“新闻”的共同要素,也就明确了现场短新闻同短新闻、新闻之间的关系。现场短新闻与新闻之间的共性已经不言而喻,新闻的四大要素就是现场短新闻与新闻的共性。现场短新闻与新闻之间的个性也已明确,现场短新闻和短新闻的五个条件,三个特点就是有别于新闻的个性。这里要着重研究的是现场短新闻与短新闻的关系,以具体把握现场短新闻的写作特点。现场短新闻与短新闻的共同特点是: 第一、两者均属报道形式。无论现场短新闻还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2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他指出:“新闻宣传首先要真,第二要新,同时要活,要短……这次现场短新闻评选就是一种好形式。”什么是现场短新闻?我的看法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  相似文献   

3.
今年6月12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现场短新闻”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他指出:“新闻宣传首先要真,第二要新,同时要活,要短……这次现场短新闻评选就是一种好形式。”什么是现场短新闻?我的看法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较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现场短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形态,当然也不能跳出这个范畴。什么样的新闻内容决定了采用什么样的新闻报道形式,就现场短新闻而言,不是所有的新闻素材都可以采用这种体裁的,往往要受题材的限制。这是新闻规律所决定的。因为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品种,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它在价值取向和选材上同一般新闻报道不同,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独特的要求。现场短新闻的重要特色,是记者的采访活动与所要报道的新闻事实处于同步发展之中。无论是反  相似文献   

5.
现场短新闻,顾名思义,除了篇幅短小以外,还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就是要求作者一定要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并将现场所见所闻用文字的形式告诉受众,使受众产生如临其境之感。因此,新闻现场的场景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没有场景描写,就没有现场短新闻;现场场景描写不当,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新闻现场,受众难有如临其境之感,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发展,新闻界的同仁越来越重视现场短新闻的拍摄。什么是现场短新闻呢?现场短新闻,是指新闻记者直接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向观众报道的新闻价值较高、篇幅短小的新闻。也可以说,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记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当然,要真正写好它,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写出"鲜活"的凝重或灵动,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必须有点扎实的功夫,并且要全力以赴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7.
把现场短新闻写出份量,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的新闻价值。因此,首先要打题材仗,把那些适宜写作现场短新闻的题材,纳入到这个新闻品种中来。这里,应克服一种模糊认识。目前,有些作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现场短新闻这一品种的重要性,误以为它是“小东西”,因而舍不得把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突发新闻事件、重大典型人物等题材写成现场短新闻,一味追求“头条消息”、“长篇通讯”。这样,就使得现场短新闻栏目里,很难得到表现重大新闻题材的稿件。其实,现场短新闻这一品种,已得到了读者的  相似文献   

8.
吕松  田志俊 《新闻世界》2003,(12):14-15,17
散文手法是一种表现艺术。它在现场短新闻中运用非常广泛。散文形式灵活、篇幅短小、笔调自由的表达技巧,现场短新闻都可以兼收并蓄。用散文手法写作的现场短新闻。它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新鲜的事实和信息.而且还有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清新的文采。  相似文献   

9.
<正>作者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进行新闻作品的采写制作,最终形成广播现场短新闻。该新闻具有较高的价值,凭借广播进行播放,达到传播的目的。要想真正写出一篇有文采、有分量、有韵味的作品,实属不易的一件事,本文从广播现场短新闻的写作艺术入手,结合自身的写作经验,谈谈现场短新闻的新作艺术,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一、广播现场短新闻广播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问题的形式之一,迎合了听众求快、求短、求新、求活的普遍心理,以真实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要写好现场短新闻,并不是一件想办就办到的事,要使写出的现场短新闻有其社会价值和新闻价值,需要动一番脑筋。首先要明白现场短新闻有哪些要素。简单地说,现场短新闻的要素有三:一是要有较高的新闻价值,这是现场短新闻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一要素,也就抽掉了其新闻属性,谈不上新闻,更谈不上现场短新闻了。因此,具有新闻价值是现场短新闻的基本要求,无论如何是不能缺少的。二是要短,针对性强。唯有  相似文献   

11.
现场短新闻作为新闻文体的一种形式,越来越受到新闻界的普遍重视。如何采写现场短新闻,已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的新课题。但是,笔者在编辑工作中发现,一些作者采写了所谓“现场短新闻”,其实本人并没有深入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而是通过事后访问“复原”而成的。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用复原法采写现场短新闻有违现场短新闻提出的初衷。大家知道,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新闻单位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提出了如何推  相似文献   

12.
现场新闻除具备一般新闻的特点外,还具有与其他新闻形式不同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四化"、"三准"。现场化。新闻作者通过对现场的具体采访、描写,让新闻尽可能地再现现场,从而产生呼之欲出的效果。形象化。现场新闻要抓住新闻事实最突出的特点,将其有形的客体更加直观化、具体化。记者要用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事  相似文献   

13.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捕捉住的一个凝聚信息、富有特征的场面或片断,不枝不蔓、不追前溯后地再现于形象描摹中的纪实性现场报道。虽然,电视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但是要把新闻做得有现场感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何才能采制出一篇现场感很强的优秀现场短新闻呢?一、发掘最有价值、最鲜活的新闻亮点  相似文献   

14.
现场短新闻以其形象真实的现场场景,使受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但是,在诸多的现场短新闻中,也存在着非现场因素。这些非现场因素,必然对现场新闻的真实性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可能导致新闻失实。因此,排除现场短新闻中的非现场因素,是写好现场短新闻,保证现场短新闻真实可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那么,现场短新闻中的非现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如何排除这些非现场因素保证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15.
钟钱彬 《新闻三昧》2006,(12):44-45
现场短新闻是记者亲临现场,再现新闻及其现场的目击式报道。应该说,现场短新闻是一种比较灵巧、好驾驭的新闻形式,是作者可以随时捕获新闻的一种轻武器。当然,要真正写好它,写出分量,写出文采和韵味,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任何一种新闻体裁都要认真对待才能做出“鲜活”的作品来。现场短新闻以其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短小精悍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正在成为报刊等各类新闻体裁的轻骑兵。《攀钢日报》作为攀钢职工爱读的报纸,在一版中长期开设了现场短新闻这个栏目,反映职工生产、施工、工作中发生的“鲜活”新闻,受到了职工读者的欢…  相似文献   

16.
在1990年八九月间,笔者曾就第一届现场短新闻的评奖实践,在《新闻出版报》上谈到过现场短新闻的界说问题。如今随着对现场短新闻研究的深入,笔者想就新闻界的一些不同看法再谈点个人的认识。有的同志就现场短新闻的三个要素——新闻价值要高、现场感要强、篇幅要短小,提出了一个“现场+短+新闻”的界说。这个界说有可取之处,它简明易懂,而且三个必备要素提得很明确。但作为界说,在内涵上不够完备,不能准确地回答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试想,有现场感的短新闻能等同于现场短新闻吗?现场短新闻一个必不可少的特性是:新闻事实的主体必须是现场发生的,它的新闻价值与现场事实是融为一体的。有些新闻有新闻价值,篇幅短,也有现场感,但其事实的主体并非作者所目击或并非此时此地的现场发生的,是不能冠此称谓的。因而现场短新闻这个概念的内涵,绝非“现场、短、新闻”三者的机械揉合。像汉语的  相似文献   

17.
自1989年10月中央宣传部的领导提出大力倡导采写现场短新闻以来,我国新闻界现场短新闻的采写已蔚然成风,产生了一批有声有色、颇有影响的佳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好评。这其中有多种多样的原因,而现场短新闻在写作形式上的独特之处也是引发这种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李瑞环同志在首届“现场短新闻评奖”颁奖大会上指出,现场短新闻具有真、新、活、短四大特点,其中新、活、短三项都涉及到这种体裁的写作形式。这里,我们想探讨一下现场短新闻写作中的一个方面,即现场短新闻的开头与结尾。在这方面,现场短新闻有充分条件摆脱一般消息写作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环境下,传统媒体更要加强自身优势,保持核心竞争力。现场短新闻以其新、短、快、活的特点,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以现场短新闻的形式报道教育新闻,更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本文阐述了教育类报刊短新闻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9.
现场气氛摄影艺术造型表现的术语。指摄影作品内容通过画面再现真实生活情景。转意现场短新闻写作,指现场短新闻作品能够把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立体式的表现出来。现场气氛主要指:新闻事件中人物所表露的情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看了钟祥电视台石长顺同志写的《电视现场短新闻的表现特点》(《电视研究》1991年第3期)一文,受到不少启发,同时也觉得该文所论及的电视现场短新闻的表现特点不够周密和全面。在此,我谈谈个人对电视现场短新闻表现特征的一些看法,以期引起电视新闻界同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1990年的全国首届现场短新闻评奖活动对提倡和鼓励国内新闻界写出、拍出、播出更多更好的现场短新闻无疑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