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法必须创新,灵活且有情趣。笔者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行了一些尝试,重在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讲课故事化用讲故事的方法代替死板僵化的填压式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将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这样既能引学生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更形象、更深刻。  相似文献   

2.
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故事对儿童不仅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儿童知识的增长,因此,故事法在德育中具有其它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l)故事使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教育儿童,符合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特点;(2)故事提供的道德知识具有情境性和人际性,有利于道德知识的实际应用;(3)故事能给儿童提供大量的良好示范和榜样;(4)故事能使儿童熟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故事法运用的主要方式有读故事、讲故事和补全故事三种。其中,讲故事不是照着书本读,而是凭借记忆来改编故事,经过老师思…  相似文献   

3.
试教期间,我教了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刻舟求剑》第二课时。这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思想。这一堂课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设置疑问,调动学习积极性:“思维始于疑问”,一开讲我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给老师下面讲的这个故事取个题目。”然后,我要求他们在听故事中,从整体上把握内容。通过设疑、讲故事,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启发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分析、概括。二、运用直观教具,突破教学难点: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有些书面语言有时难于  相似文献   

4.
“循环小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在概念教学中,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上课伊始,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这个故事是讲不完的,…  相似文献   

5.
预习课文对学生很有益处。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动脑动手,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发展智力。我们组的教师比较重视抓课前预习,做法是: 一、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激发儿童的兴趣,要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我们采取讲故事的片断的方法。或讲故事的开头,或讲故事的高潮,或讲故事的惊险场面,引起学生的悬念,使他们迫切要求了解故事的全局,认真地去阅读课文。对于写景,写人物的文章,我们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重,遇事喜欢问个“为什么”、“怎么样”的心理特点,采取简介人物或地点的方法。如预习九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的多数课文后面介绍一则与课文有关的、有趣味的小知识。这些小知识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用花边把它框起来,形式像个小方块,同学、老师爱把这类小知识称之为“小方块”。教材说明中只要求学生随便读读,不检查、不考试,因而没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也没允分发挥其作用。 这些“小方块”一般与课文相映成趣,着重于有关语文学习的故事、趣闻,乃至简短的作品、言论,它们—— 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小方块”内容丰富,与课文相关联,可以弥补课文单调、枯燥之感,使课文变得有枝有叶,有血有肉。如课文《皇帝的新装》,放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社会课是一门新型学科 ,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性 ,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教育性。如何发挥社会课的教学优势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应当是小学社会课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主要历史内容 ,以讲故事为主社会课教材有一部分内容是历史性课文 ,由于历史知识取材于不同的时代 ,单一性强 ,学生理解和记忆都感到有困难 ,特别是有关历史人物的主要业绩 ,以及有关朝代、地点、人物常会发生张冠李戴和知识混淆的现象 ,通过讲故事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如 :讲“工业革命”一课 ,学生知道了英国的机械师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引起工业技术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没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人生,没有故事的课堂也必定是缺少活力的课堂.故事的背后是情感、形象、细节、趣味,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运用故事进行教学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又符合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色.《争论的故事》就是盛老师给她的孩子讲故事,从而围绕这则故事展开讨论的课文,课文的主体是故事,是“争论”.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爱讲故事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争论”的故事中深入浅出地领悟生活的哲理,像鱼儿一样畅游,游出趣味,游出智慧.  相似文献   

9.
每一位教师都对教材的使用和知识的传授持有独特见解,强调文言知识点或课文鉴赏技巧以满足应试要求的有之;注重内容教学,花大力气来拓展课文背景资料,实现“知人论世”者有之。笔者认为,“应用”是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发掘课文各个方面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结合笔者教学经验,本文对生活化理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工具,只有充分地利用教科书,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特别是当今的升学考试,试题覆盖面广,知识点多,要求学生全方位的掌握。历史也是如此。在历史教科书中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到边到角”的地步,因此,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文的阅读,并且要注意培养提高自己阅读课文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提高阅读历史课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教学过程:一、揭题并质疑1.同学们喜欢讲故事吗?今天我们就要学着讲一个神话故事《哪吒闹海》。要讲好一个故事,应做到什么呢?(师小结:要熟悉内容,按一定的顺序来讲,语言要生动。)2.下面,我们就先来读懂这个故事,然后按一定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来讲一讲这个故事。[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讲故事导入课文,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学生想讲,就一定会仔细认真地读好课文。  相似文献   

12.
在一所山村小学,有一个班的学生,后来全都考上了大学。这班学生在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调走了,而一时没有新老师来。一位老先生自告奋勇去代课--他是因政治原因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的。那时纯朴的人们都知道,当时所谓的“坏人”,都是有学问的好人。村里就让老先生代了那个班的课。那班学生已有两个多月没有老师约束了,放任得像山林野生的小动物,无法安静地坐下来,老是乱轰轰的。老先生就给学生讲故事,学生也只有在他讲故事时才能安静下来。老先生知识渊博,天文地理无所不晓。他把课本知识融在故事里,不知不觉中教给学生。往往一个故事听完了,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从听自然课中发现,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法,仍然以各种形式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其表现:一是“满堂灌”。有的老师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有的老师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某些词句标出来死记硬背;有的老师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复述内容。二是“满堂问”。有的教师把课文中准备灌输的知识,分成若干问题,一问到底;有的老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故事和适时地结合时政内容,既能吸引学生,又会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感染。一、引入故事,激活课堂几乎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小时侯可能是每天晚上听着大人讲故事入睡,白天在听老师讲故事中学习知识,学生们伴随故事的音符从儿童向成年过渡,跨入青春期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在阅读教学中,怎样使知识与能力,微观与宏观,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全面体现呢?我在教学中篇篇扣住这样几个“点”和“面”,效果甚好。紧扣四个“点”: 一、知识点即一篇课文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同课文有不同的知识点,一般可从生字、词汇、作家作品、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种存在形态,显性知识是指格式化、文本化了的知识,它的传播比较容易。而隐性知识是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既没有文字的表述,也没有相应的教材内容,是此知识点与彼知识点衔接、过渡时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它往往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感知和经验。例如,有位老师在教《可爱的草塘》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描写美丽景色的语句。师:你读了课文,说说草塘是怎样的美?美在哪里?生:草塘里的水很清澈。师:课文中哪里说?生:(读课文中的句子):“我举目四望……芦苇和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  相似文献   

17.
一、重在激趣,逐层提升(一)着力激趣,创设情景借助图画、故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儿童自觉进入阅读状态。低年级教材配有许多色彩明丽、富有童趣的插图,儿童在观看美丽的图画后很想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会自主阅读课文,从阅读中获取知识,获得成就感。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我往往结合挂图,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讲完故事,鼓励学生去阅读课文,看看课文写得好,还是老师的故事讲得好,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上《乌鸦喝水》时,我一边复述课文,一边表演一只神情焦急到处找水喝的乌鸦,好不容易找到水…  相似文献   

18.
<正>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文学形式之一,而讲故事,也是最能锻炼儿童将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相结合的途径之一。儿童要讲一个故事,要先阅读故事,掌握情节,读懂意思,然后在头脑中重组,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将一篇课文讲成一个好听的故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几个"助力器"。1.定标题,凸显故事的主线。在学习讲故事前,老师先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提出,要让初中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是一个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有鉴于此,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探索设置了“故事时间”。初中阶段历史课与故事关系紧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通过讲故事能有效地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并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我在每节课专门设“故事时间”让学生走上讲台,尝试从“无主题故事”到“主题故事”,再到“主题故事结合个人观点的讨论”,乃至自己作小先生。整个过程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切入,渗透着对学生史料整理、综合判断等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什么?语文就是故事。语文教材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向孩子们传递着关于语文的各种知识;老师通过一个又一个富有故事感的课堂,把孩子们引入语文的世界。一位智慧型的语文老师,一定非常善于讲故事,能够运用故事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讲故事可以对他们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故事储备与讲故事的能力,应该成为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必备素养。最适合孩子的故事一定是能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